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教案 (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教案 (3)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历史地图和制作长征重大事件年代尺,知道红军长征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说出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把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到正确的路线引导对于革命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为民族勇于求索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内探究和课外延伸,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感悟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个人成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征途中的重要性。
2重点难点
1.重点:长征概况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新闻导入:纪念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
活动2【讲授】2
环节一:自主阅读了解概况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和红军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并动手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鼓励学生,找出和红军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1934年10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1935年1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你听说过以上哪些事件?哪些事件你从来没听说过?”在师生问答中,简要了解以上重大事件的概况(有关时间只需了解概况,不需要过多展开,教师适当强调几个重要的时间)同时教师点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指导学生并在黑板上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2.读图指导,观察《红军长征示意图》,说说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并找出发生以上重大事件的地名
师生互动,明确长征经过江西、广西、湖南、贵州、云
南、西康(民国省份,现撤销)、四川、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师生互动,明确和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雪山、松潘草地、毛儿盖草地、吴起镇、会宁
指导学生并在黑板上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活动3【讲授】3
以长征过程作为本课小结,强调长征起止时间、地点,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及意义,体会长征精神。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西行漫记》《地球上的红飘带》
课件23张PPT。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找出和红军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经过哪些省?画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感悟长征精神。
自主学习 了解概况005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经过哪些省?主要过程?005瑞金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尝试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敌强我弱博古李德“左”倾错误主张 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说说湘江战役惨烈的程度并分析原因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视频 四渡赤水出奇兵
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一渡赤水 放弃渡江 游弋扎西
二渡赤水 避实击虚 拿回遵义
三渡赤水 放弃遵义 假装北上
四渡赤水 回师贵阳 巧渡金沙从四渡赤水可以看出,红军作战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 比较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说说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 比较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说说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遵义会议前革命形势极端危急: “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指挥(全线出击、分兵把守、携带辎重、阵地决战)
遵义会议后长征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运动歼敌、声东击西、轻装上阵、机动灵活)发生转变主要原因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同伴互助 追根溯源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周恩来博古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1935年1月
遵义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结束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彝海结盟红军在彝族区的标语“红军不杀番人”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长征胜利的意义课内探究 感悟长征精神课内探究 感悟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内探究 感悟长征精神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美国作家 史沫特莱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
──德国社会活动家 王安娜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英国评论家 安东尼
(以上资料来源新浪网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合作探究:结合《七律·长征》和外国人对长征的评价,说说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2、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3、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谈谈红军长征给你的启示: 长征精神是我党的宝贵财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
(2)写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3)诗中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4)“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背景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反“围剿”
为了保存红军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