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具体史实;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战果;记住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抗日战争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比两次中日战争,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揭露日本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及战争的罪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而战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章为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知识体系完整,学生叫容易理清线索,再加上本节与时政联系紧密,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但对抗战胜利原因,尤其是根本原因的分析较难把握,教师应耐心引导、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事变、两个特征、两个战场
难道:抗战胜利原因分析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主题内容概括
1.一条主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三大事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3.两个特征: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和全面抗战(七七事变)
4.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考点梳理
重点:三大事变、两个特征、两个战场
难道:抗战胜利原因分析
九一八事变
用图片导出“九一八事变”,用表格解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影响,强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
展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图像,引出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再列表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影响、结果,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事件和平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用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图,导出七七事变,再用表格解析七七事变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重点说明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图片说明南京大屠杀的实况。12月13日公祭日。
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用对比的方法,列表比较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重点指出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同时说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保证。
中共“七大”
展示中共“七大”会址图,导出七大展开的时间、地点,列表分析其内容、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展出日本投降日,抗战胜利日,文字表述胜利的意义。
比较两次中日战争
列表内容主要有: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的比较。
认识启示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否定南京大屠杀 参拜靖国神社 钓鱼岛问题 修改历史教科书 慰安妇问题
两次中日战争都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乱,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中国如何应对?
提高经济势力和综合国力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
基本线索
|---→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1931193619371937年12月193819401945年4月1945年8月
|—----—|—-----—|—----—|—----—|—-----—|—------—|—----—|——
九一八西安卢沟桥南京台儿庄百团中共日本
事变事变事变大屠杀战役大战七大投降
课件16张PPT。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主题内容概括:
1.一条主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两个特征: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和全面抗战(七七事变)
3.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4.三大事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重点:三大事变、两个战场、南京大屠杀
难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
二、考点梳理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4、南京大屠杀5、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7.抗日战争的胜利三.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四、认识启示
1、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举例说明。
a、否认南京大屠杀
b、修改历史教科书
C、否认慰安妇问题
d、参拜靖国神社
e、钓鱼岛问题
2、两次中日战争都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乱,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如何应对?
a、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和平外交
c、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五、基本线索
|→ 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1931 1936 1937 1937年12月 1938 1940 1945年4月 1945年8月
|——|——|——|——|——|——|——|——
九一八 西安 卢沟桥 南京 台儿庄 百团 中共 日本
事变 事变 事变 大屠杀 战役 大战 七大 投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