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测试
1、梳理、巩固本课知识要点。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77页“练一练”:应选C(七七事变)。
3、练习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C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A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3.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D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6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两国友好城市多在233对,人员往来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上均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回答问题:
(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主要原因。
(3)试举一列说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实。
(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答案:(1)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发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2)发展情况: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或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主要原因: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努力;中日邦交正常华的实现。(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留学生学习隋唐先进文化,”(4)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互访、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等。(中日书法交流,摄影大赛、日本插花、茶道、柔道、摔跤表演、学生联谊活动、日本电影周、中日围棋大赛)言之有理即可。
5.今天南京市有一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你是该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请你写一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解说词(包括时间、日军的暴行、启示),并对目前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限300字以内;所述事情应符合事实,想象合情合理,观点正确;文字叙述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朋友们,欢迎大家进入南京大屠杀历史博物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了长过六周的奸淫抢掠和血腥屠杀。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中,数万放下武器的战俘、20余万平民无辜惨死,遇害人数超过30万……这场大屠杀,日军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进行……这场大屠杀还伴随着劫掠、纵火和奸杀妇女,使人们对这批兽兵是否有姐妹、母亲和祖母产生怀疑。历史不容篡改,我们希望日本右翼分子能正视历史,尊重事实,以史为鉴,推动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