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2)

资源简介

课件12张PPT。历史不容忘记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自主学习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 事变。面对日本侵略军的突然袭击,东北军奉令 ,不战而溃。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了 。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 ,对日军进行抵抗。中国国产党主张建立 , 。北平学生掀起了 。爱国将领
和 在 发动震惊中外的 。
3、西安事变得到 ,标志着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 。九一八不抵抗东北三省抗日义勇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二.九”运动张学良杨虎城西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一、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日本强大之后,又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用具体史实说明。现象: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史实:
1.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
2.一战期间,趁机出兵中国山东,夺取德国原来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
3.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材料二:日本的“田中奏折”中明确: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日本称霸的第一步便是征服满蒙。“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之特殊区域”“我国此后如有机会时,必须阐明其满蒙领土权之真相与世界知道;待有机会时,以得寸进尺方法而进入内外蒙,以新其大陆。” 材料三: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方法。
背景2:日本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日本选择了什么方法摆脱经济危机?地理位置:东北三省离日本较近,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 中国的基地等。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对于自然资源贫乏的日本来 说,从这里下手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 根据歌词和下图,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归纳一下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各种因素。阅读下面材料,回顾并思考资料:1931年7月9日,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7月1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巡查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付的?(3)你能否根据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因素,说一说东北沦陷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
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
气焰,并使华北失去
屏障,加速日本侵华
进程。“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他们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1)阅读声明,说一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2)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蒋介石被扣押后该如何处置?可能会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不利于抗战结束内战,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