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实。知道一二九运动的基本史实与影响;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理解和平解放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与文字材料了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后果;通过视频播放与角色扮演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积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中国人民绝不屈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与反抗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 学生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立志刻苦学习,振兴中华。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能够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了解一些日本侵华史事件的大致情况,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而且以感性的了解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引导、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理解和平解放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新设计 教学流程:1、导入:[出示时事问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重要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此导入本节课题抗日战争2、新课知识点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出示《松花江上》的歌词,提出问题:(1)歌曲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2)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4)结合课本第一段:说说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A、“共匪”的地盘在不断巩固、壮大,对我构成了威胁……B、日本鬼子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要被日本占领了……(5)出示地图和歌词,说说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6)蒋介石针对日本的侵华采取了什么政策?其结果如何?(7)国民党政府不抵抗,那么中国人民呢?设计思路:书本知识不多,可牵涉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把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问题的一一分析与解答中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基本过程,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二: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1)出示十九路军的图片,说说十九路军的抵抗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出示华北事变图片,此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党有什么抗日行动?(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国学生有什么爱国的行动?(4)说出一二九运动的时间?地点?起先锋作用的是谁?领导力量是谁?口号?(5)在全国人民的抗日压力和中国共产党大力号召下,国民党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看视频:思考如下问题1、视频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是由谁发动的?发动的时间?3、发动这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事件发生后,各方的态度如何?结果如何解决?知识点三:西安事变角色扮演:请你以“战略家”的眼光来设想一下,“杀蒋”和“和解”分别会给中国的前途带来什么?(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而且给日军以可乘之机,不利于全民族一致抗战;放蒋——有利于促成内战的结束,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归纳西安事变的结果及其和平解决的重要作用设计思路:通过视频的观看和角色的扮演,引导学生从视频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更好地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3、课堂小结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 十九路军奋起抵 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东北抗日义勇军 一二九运动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今天的中国人民: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现在:站立歌唱国歌课件18张PPT。?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重要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我们不能忘记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1、歌曲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2、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结合课本第一段:说说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课文第一段: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生产萎缩,贸易锐减,失业增加。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5、结合地图和歌词,说说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丰富,日本可以将掠夺的资源用于战争,同时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点。A、“共匪”的地盘在不断巩固、壮大,对我构成了威胁……B、日本鬼子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要被日本占领了……6、蒋先对付谁呢?对日本采取什么政策?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结果?日军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东北三省不抵抗政策7、国民党政府不抵抗,那么中国人民呢? “九一八”事变意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第十九路军重机枪队这一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1932年1月28日,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事件名称?时间?地点?起先锋作用的是谁?领导力量是谁?口号?此时的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看视频:思考问题:1、视频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是由谁发动的?发动的时间?3、发动这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事件发生后,各方的态度如何?结果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张、杨1936.12.12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主张和平 解决;(1)日本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2)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想要取而代之(4)英美担心蒋被杀,亲日派掌权会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5)中间阶层人士担心蒋被杀,事变会引发更大内战(6)广大西北人民痛恨蒋的祸国殃民政策(7)张、杨骑虎难下,急切等待解决。 “杀”还是“放” 杀蒋 ? 放蒋? 放蒋? 放蒋? 杀蒋 ? 请你以“战略家”的眼光来设想一下,“杀蒋”和“放蒋”分别会给中国的前途真正 带来什么? 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而且给日军以可乘之机,不利于全民族一致抗战; 放蒋——有利于促成内战的结束,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西安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至此,国共之间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东北人民、十九路军、中共、爱国学生奋勇抵抗西安事变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胡锦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右图照片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纪念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成台历。这座建筑应该位于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 D.大部反攻阶段 练一练3、促进民众觉醒,掀起全车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是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 .五四运动D.九一八事变4、下列不属于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共同点的是 ( )A.都由民族危机引起 B.青年学生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C.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D.都由北京扩展到全国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有利于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国共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教学设计 (2).doc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