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德军攻占北欧,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课内的思考题,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慕尼黑协定的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
难点: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8年9月)及影响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939年8月)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
2.“奇怪战争”和波兰覆亡
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4.德军西线进攻和敦刻尔克撤退
5.法国投降(940年6月)、英国抗战(1940年7月~10月)
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2.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引导学生回忆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请同学们回忆: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回答)
对!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板书第三章和第一节课题。)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8年,又兵不血刃吞并了奥地利。德国的这些扩张举动,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演示电脑课件,显示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位置,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和借口。)
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9年9月)及影响
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了会议。在没有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它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第一,英、法国内普遍存在着畏战情绪,千方百计想避免战争;第二,英、法企图将祸水东引,驱使德国进攻苏联。为此,他们便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第一,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第二年3月,德军开进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其军事、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出卖他国的行径,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39年8月)
面对德国的扩张,苏联政府曾一再强调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与英、法共同抗击侵略者。随着英、法阴谋的日益暴露,特别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于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苏联来说,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对德国方面来讲,也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而英、法的绥靖政策,更使德国毫无顾忌地去进攻波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
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出动58个师,坦克2500辆,飞机2000多架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对波兰首都华沙实施向心突击。英、法政府先是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奇怪战争”和波兰覆亡
英、法对德宣战后,本应配合波军在西线对德发起进攻,然而,它们却静坐西线、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战争”。说奇怪,其实也不奇怪,这正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波军孤军奋战,两个多星期后波兰覆亡。请大家思考一下: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归纳起来原因有三:其一,德军兵力强大,又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使波兰猝不及防。其二,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其三,英、法在西线按兵不动,没能与波军配合作战。
就在波兰遭到德军侵略的同时,苏军在波兰的东面也占领了大片领土,建立了一条“东方战线”。
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教师用电脑地图课件显示“东方战线”,边演示边讲述)苏联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通过军事占领和战争的方式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把其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千米。
4.德军西线进攻和敦刻尔克撤退
(教师用地图课件显示《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图,边指边讲)德军侵占波兰后,并没有像英、法希望的那样,继续向东侵犯苏联。而是转过头来进攻北欧和西欧。1940年4、5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表、挪威,接着入侵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同时,德军绕过法国自以为非常稳固的“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块三角地带。英、法动员了大批船只,经9昼夜苦战,才把近34万士兵运过海峡,撤入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第一颗苦果。
5.法国败降(1940年6月)、英国抗战(1940年7月—10月)
敦刻尔克战役后,也就是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这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又一颗苦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戴高乐将军,此时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与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坚持战斗。他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法国败降以后,希特勒制定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从1940年8月11日,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猛烈的空袭,每天出动上千架飞机对英国的军事基地、工业中心、首都伦敦等进行狂轰滥炸。同时,德军还出动大批潜艇在大西洋截击英国运输船只,使英国损失巨大,造成英国原料和粮食供应的极度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的态度如何呢?(指导学生阅读《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进而讨论:此时英国政府对德国侵略扩张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英国放弃了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遏止了德国要尽快摧毁英国或迫使其求和的目的。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在德军空中打击英国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又一次尝到了长期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我们从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清楚地看到:英法两国真正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利用电脑课件《二战前期欧洲形势》图,边演示边讲述)到1941年夏天,德国已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然后,希特勒先在苏联西部边境之外集结大量兵力,后来又侵入巴尔干各国,形成了从西南包围苏联的态势。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包括附庸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芬兰等国军队在内的190个师,550余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准备不足,使德军在几个月里深入苏境内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控制苏联约40%的人口及大部分工业区。尤其是中路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非常危急。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英勇的莫斯科保卫战。(演示影片《为祖国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片断。莫斯科居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纪念日红场阅兵及斯大林进行鼓舞人心的演说,红军由红场直赴前线)第二年初,苏军从莫斯科的南、北两面开始反攻,经40多天激战,歼敌50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次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欧洲战场如此,此时的亚、太地区形势又怎样呢?
2.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也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提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妄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日本的这一计划对于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且有赖于东南亚战略物资供应和在东南亚建立许多军事基地的美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此,美国也就不能不做出反应。首先,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其次,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对日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美、日矛盾激化了。日本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这便演出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幕。
(显示《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边演示、边讲述)珍珠港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水区面积33平方千米,可同时停泊各种舰艇几百艘。这里是太平洋上的交通枢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仅以28架飞机、几艘潜艇的微小代价,毁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要舰只。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还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地的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到1942年春,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尽快打败和消灭法西斯。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掌握《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有什么变化?归纳出绥靖→中立→参战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法西斯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了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消灭法西斯,被侵略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主要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和阅读教材所列《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分析、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在肯定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此,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不同肤色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个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到1942年和1943年,终于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阶段。
本课小结
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起了推动作用。
二、归纳:
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布置作业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历史意义。
课件34张PPT。回顾历史 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罪行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卷入的国家有60多个,占世界总人口的4/5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新课讲授一、慕尼黑阴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1.《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时间:1938年9月底
参与国家:英、法、德、意
2、内容:P28第1段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牺牲捷克、祸水东移)捷 克 斯 洛 伐 克波 兰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萨尔区苏台德区 “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根本原因: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4、和平主义思潮。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后果:十分恶劣《慕尼黑协定》
影响: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实质:姑息纵容侵略
英法以牺牲弱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但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它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材料: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牺牲德国苏联祸水东引纵容慕尼黑会 议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强占苏 台德区绥靖政策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法西斯气焰更加嚣张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西方国家绥靖政策在战前达到顶峰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
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
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3,缔约国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
的任何国家集团。同时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 《 秘密附属议定书》 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地
海(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
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
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
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
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内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入 侵扩展疆域苏联建立“东方战线”1941.6 闪击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意大利1940.6 不宣而战波兰1939.9 闪 击卢、荷、比挪、丹西线 攻势1939.9宣 战法英 波
兰德国突然袭击波兰,二战爆发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闪击波兰“奇怪战争”和波兰速亡德法边境“静坐战争”德国军队在华沙游行敦刻尔克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1940年4、5月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挪威挪威挪威挪威挪威丹 麦挪威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马奇诺防线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初期英、法军队从法国向英国的一次大撤退。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击败
英、法军队。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比、荷军溃退至法
国北部敦刻尔克地区,面临被歼灭的危险。5月26日至
6月4日陆续向英国撤退,由860余艘舰船运载33万余人
通过多佛尔海峡抵达英国。敦刻尔克撤退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8月12日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英国抗战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遭空袭的伦敦街道 1940年7—10月,德军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英国军民进行英勇抵抗,粉碎了希特勒的企图。 占领东南欧 至1941年6月,德国先后控制、侵占了东南欧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希腊五国。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知识线索梳理1938年9月,《 》 签订。它是 达到顶峰的标志,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 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波兰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A、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B、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C、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将爆发革命D、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挠1、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B训练检测 3、《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国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诺伐克 C.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将捷克斯诺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4、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 B.巴巴罗萨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D.霸王计划
DA答: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5、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请回答:(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答:进行不列颠之战,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国的阴谋。6.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下列观点您同意哪几种?请说明理由。
(1)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政策。
(2)绥靖政策是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避战求和的政策。
(3)绥靖政策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
(4)绥靖政策是处于守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