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一)运用年代尺,知道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二)运用史料探究法西斯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三)通过德国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认识法西斯政权的非正义行为。
(四)通过日本、意大利、德国走上侵略道路的一步步推进,了解绥靖政策。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们(尤其是男生)对二战非常感兴趣,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设计二战原因的教学时,除了要讲清基本的史实外,更注重解惑排难。
对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经济大危机是二战的导火线;法西斯国家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是二战爆发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英、法、美“绥靖政策”和苏德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
3重点难点
(一)重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难点:绥靖政策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学生课前预习,完成预习案
(设计意图:利用历史工具年代尺,让学生通过预习,脑中有一个二战策源地形成的过程和时间观念。)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问题:下一次世界大战是哪次?为什么凯恩斯这么说?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问题:为什么丘吉尔这么说?
(设计意图:名人语录导入,引发矛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新课教学
1.出示预习案,校对预习案
2.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问题:一战后,战胜国意大利为什么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学生回答后,概括:1922年10月,黑衫军攻入罗马,
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初步形成。
(2)出示“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后入侵埃塞俄比亚”地图,并出示“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法国前外长赖伐尔”,导出绥靖政策,问题:什么是绥靖政策?
出示:
后出示:“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那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灾难。——墨索里尼”
升华:
2.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
(1)完成探究案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教材,思考:一战后,战败国德国为什么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2. 德国法西斯统治
问题:德国是如何对内法西斯专政,对外积极备战?
学生回答后出示1:“唯一真正知道国会情况的人就是我,所以由我来纵火把它烧了。——纳粹党头目戈林事后承认”
出示2:“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希特勒”
出示3:”推行反犹、排犹政策:据统计,整个二战期间,共有约600万犹太人被杀,其他各族人民死者不计其数。
出示4:6-18岁的青少年都要参加“少年队”、“希特勒青年团”和“德国女青年团”,接受战争教育和军事训练。”
出示5:”到1939年,德国已拥有105个陆军师,约270万人,其中5个装甲师,3200辆坦克,军用飞机4320架,驱逐舰22艘,巡洋舰9艘,装甲巡洋舰6艘及57艘潜艇。”
3.德国法西斯的扩张
(1)出示“西欧”地图,并出示1:“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希特勒”
(2)出示2:“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英国前首相张伯伦”
出示3:
升华: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出示4:“捷克斯洛伐克装备精良的40个师和闻名欧洲的斯科达兵工厂(1938年一年的军火产量几乎等于英国所有兵工厂的产量总和)落入德国人之手,大大加强了德国的实力。”
升华:
4.二战策源地形成
(1)出示地图“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轴心国的扩张野心”,演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2)出示:
二战策源地最终形成,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5.课堂小结
出示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问题:学了本课后,你怎么看这句话?
出示2:“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到我们的头上。——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出示3:
活动2【活动】导学案
历史与社会九上 3.2.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完成预先案相关内容。
2.依据史料探究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
3.通过学习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树立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观念。
【预习案】
【探究案】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教材,思考:一战后,战败国德国为什么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案】
(2014.广西南宁)1.《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2013.威海)3. 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1)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2)在一战中,德国属于哪一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标志着哪一地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用史实说明材料中德国是如何“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