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一)知道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对德国造成的影响,知道法西斯专政的种种表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通过探究法西斯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三)通过德国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同时认识到对爱国主义的叫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一)重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难点:《凡尔赛和约》、经济危机与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呈现图片、材料:法西斯的由来2.请学生根据课文说出20世纪20、30年代有哪些国家建立法西斯政权?3.这些国家为什么会建立法西斯政权?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课题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1.利用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学习,根据前面学习,阐述日本,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同时渗透历史要素学习法。2.学生看书思考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并完成表格。(1)意大利新课教学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有哪些“收获”?(2)你认为,战后意大利国内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局面?(3)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受到了怎样的严厉处罚?(2)《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国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3)呈现资料: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与处罚以及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会对德国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后果3.快速阅读课文P82,提问:(1)在严重的危机面前,纳粹党做了怎样的宣传?(2)面对纳粹党的宣传,德国人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链接:简要介绍希特勒其人。4.希特勒上台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和行动?带来怎样的影响?请用相关史实说明5.教师讲述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6.呈现法西斯侵略的史实。思考:(1)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的反应是什么?用相关的史实说明(2)在你看来,英、法等国家对德国的纵容可能招致怎样的结果?7.呈现资料《国际关系史》,思考:(1)为什么英、法等国家会纵容德国?(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否满足了德国的野心?(3)德国在慕尼黑会议后为什么又要与苏联签订条约?(4)想象一下,德国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行动活动3【导入】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课件17张PPT。东条英机阿道夫·希特勒墨索里尼法西斯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国内消灭民主政治,压制自由经济;国外疯狂侵略扩张,屠杀平民。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统治,1940年大政翼赞会的成立,标志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国内独裁统治国外扩张侵略国内一党独裁国外扩军备战1.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外因:①一战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所获甚微内因:②战后国内通货膨胀、物资匮乏,失业增加,整个社会笼罩着不满情绪。(矛盾尖锐)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政党:机遇:时间:法西斯党(墨索里尼)人们对政府的不满1922年夺权,建立法西斯。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二、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外因:①战败国,受到…内因:②大危机…。人们…不满,痛恨…③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在课本中寻找)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经过①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32年)②希特勒出任总理。(1933年)③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1934年)3.德国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①政治上:(1)对内独裁专政②经济上:③军事上:④民族政策:(2)对外侵略扩张?①政治上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建立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集党政军大权与一身。对内独裁专政②经济上通过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确立战争经济体制;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增加战前储备。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内独裁专政③军事上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兵役制,扩军备战。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要大炮,不要黄油”对内独裁专政④思想上(民族政策)推行反犹、排犹政策。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宣称德意志是最优秀民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屠杀奥斯威辛集中营遇难者对内独裁专政德+意日1.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柏林—罗马轴心3.轴心国集团建立1937年二战2.亚洲战争策源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称轴心国集团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缔结《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军事同盟对外侵略扩张①1938年,占领奥地利。②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占领苏台德地区。阅读图册49页,法西斯德国的扩张③1939年3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看视频结合书本83页第3-5段讨论:1、《慕尼黑协定》是谁签订的?2、该协定的内容是什么?3、协定的签订说明英法等国推行什么政策?推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绥靖政策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阅读83页资料,回答课本问题。张伯伦所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休战,他认为带回了《慕尼黑协定》,即带回了和平。因为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地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事实是,张伯伦不仅没有带回真正的和平,以英法为代表的大国纵容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希特勒的话:证实了张伯伦希望的“和平”只是一厢情愿,希特勒不仅没有满足既得利益,未来还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①含义 指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容忍和退让的外交政策,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以换取暂时的和平。②典型事例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三、绥靖政策③绥靖政策的危害(纵容的结果)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b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在国内的威望;c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④绥靖政策破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的目的:苏联的目的: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粉碎英法绥靖政策启示与教训要尊重民族自决意愿。落后必将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不要对侵略者姑息纵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有人用“一”“二”“三”来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即一次大危机、二个策源地、三国坏同盟。 (1)“一次大危机、二个策源地、三国坏同盟”分别指什么???(2)面对“一次大危机”,德国和美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3)三国坏同盟在哪一年形成的? 三国内外政策有何共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doc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