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B B D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B C B C B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是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流星体向地球坠落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大部分会烧尽,不会落到地球表面,相当于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护作用,A正确;与距小行星带距离关系较小,B错误;火星质量小,大气稀薄,C、D错误。故选A。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震源深度为12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图中①表示地壳,横波传播速度较慢,A错误;读图可知,横波和纵波在②圈层传播的过程中速度显著增快,说明其内部物质组成并不均匀,B正确;③圈层为外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C错误;④是内核,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D错误。故选B。
5.根据材料可知,圆盘状化石其年代距今15.6亿年,读图可知,应对应图中的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圆盘状化石存在的地质时代为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期,D正确。生物演化一般是从海洋向陆地发展,主要在古生代,A、B错误。哺乳类动物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故选D。
7.读图可知,图中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km,且图示显示,气温随高度降低的高度达到16km,此地对流层高度大约为16km,此次飞行中巡航高度达到8km,位于对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飞机从地面飞到8km高空的过程中,一直位于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A错误;空气密度降低,B正确;空气对流显著,C错误;气压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D错误。故选B。
9.长江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受长江入海径流量影响大,夏季入海径流量最大,海水盐度最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122°E附近海域应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图中显示④曲线表示在122°E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最低,该曲线应表示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0.长江流域汛期气候异常干旱,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比正常年份增加,海水温度受影响较小,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大致呈正相关,因此由于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海水密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海洋广阔,长江来水量减少,对入海口海域的海水水位影响很小。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乙丙时段属于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甲丁时段属于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丙时段潮水退去,潮水位较低,紫菜出露,适宜紫菜采集,B项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宜进港,容易搁浅,A项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项错误;观潮一般选择涨潮时,而不是落潮时,D项错误。故选B。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由题干可知,苏宏图黑戈壁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即起沙风多从西北方向吹来,沙粒不断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西北方向为迎风坡,迎风坡微凸而平缓,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故B图示意的新月形沙丘分布最广泛,A、C、D错误。故选B。
15.V形河谷多在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的河段;峰林、峰丛为喀斯特地貌区典型地貌;风蚀蘑菇多分布于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强劲区域;图中河段曲流发育,可知地势较为平坦,流水侧蚀与沉积作用表现较为明显。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多是由心滩不断接受沉积增大淤高而成,符合该河段特点,由图也可看到该河段分布多个江心沙洲,C正确;V形河谷、峰林峰丛、风蚀蘑菇较少见,A、B、D错误。故选C。
16.结合河流流向与青居镇、曲水乡两地位置,可知青居出发应是上码头→曲水;返回青居应是曲水→下码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17.(18分)
(1)(8分)冬季。(2分)
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寒冷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强劲的冬季风干扰湖陆风不显著。(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6分)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2分)
原因: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2分)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2分)
(3)(4分)新疆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白天气温高;(2分)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2分)
18.(18分)
(1)(6分)甲—石钟乳;(1分)乙—石笋;(1分)丙—石柱。(1分)
形成过程:三者都是由碳酸钙长期沉淀形成的,从上往下沉积形成石钟乳;(1分)从下往上沉积形成石笋;(1分)石钟乳和石笋连在一起形成石柱。(1分)
(2)(6分)处于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2分)石灰岩广布,地表水下渗多,地下水丰富;(2分)岩层多裂隙,地下水沿裂隙喷出,形成泉。(2分)
(3)(6分) 有利:独特的地貌形态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分)
不利: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不利;(2分)该地貌不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2分)
19.(16分)
(1)(4分)淋溶层(1分) 固体基岩(1分) 矿物质(1分) 有机质(1分)
(2)(6分)气温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2分)降水丰富,淋溶作用显著;(2分)丘陵地形(地形起伏较大),土壤流失严重。(2分)
(3)(6分)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分)
作用:土壤结构逐渐复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提升;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增强。(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024年9月18日20时08分,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
7.此次的飞机试飞巡航一直位于
米。图2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高一年级地理
图。据此完成3~4题
8.飞机从地面飞到8km高空的过程中
A.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B.空气密度降低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5页,
C.气流做水平运动
D.气压一直升高
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
2022年,长江流城进入汛期以来,降雨量严重偏少,河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自
时75分钟。
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千旱灾宫。图5为长江入海口海城春、夏、秋
冬四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盐度(%】
注意事项:
图2
4.0
3.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1,答題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3.0
A.①圈层
B.②圈层
题卡上填写清楚。
-④
C.③圈层
D.④圈层
2.0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4.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用檬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L.0
A.①一横波传播速度较大
B.②一内部物质组成不均
22°12491269128E
C.③一软流层所在的圈层
D.④一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9.图中表示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曲线是
2024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对我
4600
40002500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
甲乙丙显生宙
双子座流星雨是北半球规模最大、流星数量最稳定的流星雨。2023年的双子座流星
10.长江流域汛期气候异常干旱,导致入海口海域海水较往年同期
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化石并非此前
A.温度偏高
雨从12月14日开始,到17日结束。图1示意双子座流星雨景观。据此完成1~2题。
B.盐度偏高
C.密度偏低
D.水位偏高
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
0距今时间/百万年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
的群落,图3为地质年代划分示意图。据此
图3
用潮汐规律。图6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潮水位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11~12题。
完成5-6题。
5.材料中含有圆盘状化石的地层形成时期是
A.乙
B.丙
C.②
D.③
6.该圆盘状化石存在的地质时代


A.生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46肩1价241闲19224北京时间/时
1.形成流星雨的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B.生物从陆地向海洋发展
图6
A.火星与地球之间
B.土星与木星之间
C.出现哺乳类动物
试酸
11.下列关于图中潮、汐的判断,正确的是
C.木星与火星之间
D.水星与金星之间
D.是重要的成矿期
A.甲时段属于潮,乙时段属于汐
2.流星雨陨落物可以降落到火星表面,但大多数不会降落到地球表面,源于
国产大飞机C919在一次测试飞行中,巡航高度达到
B.甲时段属于潮,丙时段属于汐
A.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
B.火星距小行星带更近
8km。图4为“试飞区域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
-6040-20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C.火星的质量较地球大
D.地球大气层更加稀薄
完成7~8题。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图4
高一地理XM·第1页(共6页
高一地理XM·第2页(共6页)
高一地理XM,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