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一)了解国共两党对建国的不同主张,知道重庆谈判的背景、主要内容。知道内战的爆发,能够结合相关史实,了解内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变化。(二)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靠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共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之前对于抗战历史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缺少应有的客观评价和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形成科学的认识。3重点难点1.重点: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2.难点: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出示抗战胜利图片,引入抗战以后国共内战的爆发活动2【讲授】第一幕:选择篇要了解一场战争,我们要了解哪些因素?学生回答之后,师承转:首先我们来了解内战爆发前中国社会的呼声和国共两党的建国主张。抗战胜利前夕,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分别召开代表大会,提出了不同的主张1.呈现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的部分史料引导学生思考:(1)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前途各有什么想法?(2)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对当时的百姓将产生哪些直接的影响?2.设问:蒋介石的反共内战的方针既定,那内战有没有马上爆发?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承转:蒋介石既不想放弃内战的念头,又不能马上发动内战,那他是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活动3【活动】第二幕:谈判篇出示两段材料,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推测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果毛泽东不去,蒋介石就可以把内战的责任推到中共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可以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同时借和谈之机争取调兵遣将、部署内战的时间毛泽东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去重庆谈判。出示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的照片设问:明知有危险,明知蒋介石无诚意,毛泽东等人为什么还是要赴重庆谈判?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毛泽东去重庆,可以响应全国人民呼吁和平民主的呼声,尽力争取和平,制止内战;可以表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和教育当时对国民党尚抱有希望的人民。只有这样才能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真诚谋求和平的,是代表人民意愿的。如果毛泽东不去,蒋介石就会宣传中共无和平诚意,将内战责任推到中共身上4.出示资料1和资料2为什么重庆谈判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说明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想通过和平谈判来避免战争承转: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方面没有达成协议?5.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拒不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这说明了什么?(教师也可以补充当时双方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中共提出参加政府;由中共人士担任山东河北等5省省主席职务;参加军事委员会;中共的军队编为48个师。国民党提出不得于现在政府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一揽子解决问题;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承转:《双十协定》带来和平了吗?活动4【活动】第三幕:内战篇其实国共在谈判期间就是边谈边打,《双十协定》签订后,双方冲突仍未停止。双方在1946年1月10日签订《停战协定》。然而在6月,蒋介石自认为准备充分,撕毁《停战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地图上指出位置1.是什么原因让蒋介石自认为已经“准备充分”呢?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出示美国帮助国民党部署内战的图片2.展示《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根据表格,说说内战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面对敌强我弱、实力悬殊的战争,如果你是弱方,你的心态可能是怎样的?1946年一位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毛泽东谈话时,毛泽东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经过一年多的战斗,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出示1946.6和1947.6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比图设问:为什么短短一年时间,国共兵力的消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阅读课本,寻找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列表格归纳到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分散,被迫改为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2.出示地图《转战陕北》。在陕北战场上,1947年3月,国民党投入23万进攻陕甘宁边区,扑向延安。而人民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在延安以南激战7天7夜后,主动撤离延安播放视频,了解共产党当时采取的一些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结束语:在敌我力量改变的情况下,1947年夏,中共觉得战略进攻时机成熟,做出了新的战略决策: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至于战略进攻阶段国共的战况如何?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