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二、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2学情分析 学生对冷战的概念比较陌生。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复习导入】:师:点击投影雅尔塔会议图片,同学们,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生:雅尔塔会议,二战期间,合作(盟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师:(板书相关内容)对!二战后期,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英美苏三国领导人,面对人类的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走向团结合作。但是,这种战时的并肩作战的盟友关系,随着二战乌云的散去,同盟关系还能维持吗?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又是如何?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七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下面我们学习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新课教学】:师:投影展示情侣闹矛盾,发生冷战,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冷战中的对峙是怎么个含义?什么是冷战呢?这词起源于美国政论家斯沃普提出,其含义是指?点击展示含义投影。请个同学来大声朗读一下冷战的定义。师:这个定义中要注意几点:(1)双方:不同性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2)领导国:美国、苏联;(3)手段: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如经济封锁、科技竞赛、军备竞赛、外交孤立等手腕。(4)关系:敌对;(5)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师:点击链接投影灰太狼动画,红太狼用平底锅打灰狼,这是典型的家庭式热战,不过灰太狼还幸福的享受呢!(经典话语:我会回来的)今天我们所讲的冷战中也伴随着局部热战, 点击幻灯片展示投影, 局部热战通常是指美苏通过局部代理人的战争进行,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达到美苏双方“互相遏制,却不诉诸武力”。主要表现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局部热战?生: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等。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框“冷战政策”的学习,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1”的内容。生:完成核对自主学习1的答案,(教师点击投影答案),错误的用红笔标注,课后巩固。师:哪一事件发出了冷战的信号呢?生: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师:点击链接展示投影,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丘吉尔,1946年,他在访问美国富尔顿时发表的著名的演说中,以铁幕一词公开的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和平、安全,发出了冷战的信号。我们来看看他的演说,点击展示史料投影,请同学们思考完成问题。(指导解读材料)生:(1)苏联,(2)冷战政策。师:点击链接返回,接着美国有步骤的抛出了一个个冷战的措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呢?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师:冷战中美国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师: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和美国在政治上的表现都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点击链接投影。师: 1947年,杜鲁门以“希腊”、“土耳其”受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当时,希腊的资产阶级在共产主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土耳其是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美国要求国会拨款,对这两个国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美国这种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点击链接展示史料,来看看杜鲁门当年的演说,完成相关问题。生:(1)社会主义,(2)苏联,(3)资本主义,(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出台杜鲁门主义)。师:点击链接返回,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呢?生:推行“马歇尔计划”(实行、实施“马歇尔计划”)。师: 点击链接投影,西欧国家经过二战的摧残,经济困难,政局动荡。美国政府忧心忡忡,害怕西欧也被社会主义苏联颠覆。对此,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也叫“马歇尔计划”。到1952年,共援助西欧130多亿美元,来帮助西欧国家修复战后的经济恢复。这一举动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但是,美国真的如此慷慨吗?他们为什么要帮助西欧呢?请同学们思考完成问题。生: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师生:正确,正所谓:有句歇后语体现马歇尔计划的本质——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师:为了与之抗衡,苏联与东欧5国成立了“经互会”,共同恢复、发展战后经济。师: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1949年,美国与加拿大,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这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苏联作出了争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与东欧7国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约宣布解散。那么,北约和华约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思考完成相关问题。点击链接展示史料和问题。生:(1)《北大西洋公约》,(2)北约,(3)华约,(4)A。师:这两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板书相关内容)师:点击下一页超链接!进入第二框“美苏争霸”的学习,(过渡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下面我们开始第二框的学习,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2”,可以前后交流。生:完成“自主学习2”的答案核对,错误用红笔标注,课后巩固。师:50年代,苏联的国家实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对东欧的控制也加强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政策进一步外向化,注意力开始向全球扩张,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这时的美苏冷战就发展到了美苏争霸的阶段。1953年,赫氏上台后,苏联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师:点击链接投影展示,“赫对美记着说的话,思考完成问题”。生: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师:“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也是种霸权政策。生:国家实力(经济、军事)增强,(综合国力的增强)。师:点击链接投影: 疯狂的军备竞赛。生:看图片和史料,初步了解美苏的军备竞赛。师:点击链接投影,第一阶段最典型的事例是“古巴导弹危机”,把美苏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概述一下古巴导弹危机。并根据提供的史料,思考完成问题:古巴导弹危机最后是如何收场的?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生:概述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被迫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加剧了争霸。师:讲的很好。双方都囤积了足以使对方毁灭上百万千次的核弹头。。。点击链接展示投影。那双方有没有发生核战争呢? 没有师:点击链接投影,因为他们都知道核战争的危害!!!请大家读一遍,了解其危害!师:很好。因此,有人说“美苏争霸,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 但我们要用客观史观来正确看待历史,我们看【以史明理】的问题,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看历史: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形势紧张,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但美苏争霸,两国实力相当,也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争付出了高昂代价,但也不可否认,推动了科技发展。师:点击链接返回,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阶段:大家欣赏这幅漫画:点击链接,完成相关问题。生:肯尼迪、赫鲁晓夫,B。师:点击链接第二阶段“苏攻美守” ,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兵,尼克松访华,请大家回忆: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有何变化?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师:点击链接第三阶段“双方实现有限缓和” ,结果:为什么争霸的最后苏联“破产”了呢?师生: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两国都把大量的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 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长远的损害,特别是苏联,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应有改善,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苏联破产。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板书相关内容)师:美苏在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对外政策也有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生:关键是双方经济、军事等实力(即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师:我们要赢得国际地位,就要努力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的实力,切记历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师: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独霸世界,还是意味着世界将会和平了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依然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人类将向何去处,世界将向何去处。【结束教学】:铃响下课,师生道别!课件40张PPT。两极格局的形成Cold War Era知识回顾:此图片是什么会议的场景?它召开于什么战争期间?这一时期美苏是什么关系?从二战时的盟友到冷战时的对手,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180゜的大转弯呢?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量2/3外贸出口额1/3黄金储备3/4 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冷战中伴随着局部热战,达到美苏双方“互相遏制,却不诉诸武力” 。 冷战的特点1、军事包围2、经济封锁3、政治颠覆英国的铁腕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美苏冷战的信号“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冷战的表现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3.杜鲁门“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马歇尔计划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 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马歇尔计划? 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1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冷战政策军事上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称霸全球北约合作互助华约对峙—争霸美 国苏 联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苏联人对美国人说“你最好别惹我!”20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 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 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 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即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21讨论平起平坐第 1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探究赫鲁晓夫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凭什么?国家实力(经济、军事)增强22美苏争霸争霸形成阶段特征结束赫鲁晓夫上台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挑起美苏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冷战结束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苏攻: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守:尼克松访华; 美从越南撤军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处于劣势 肯尼迪 赫鲁晓夫美攻苏守苏攻美守双方实现有限缓和50-60年 代70年代高 潮80年代第一阶段:古巴导弹危机(1962) —— 一场惊心动魄的核对抗对这副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要维护世界人民利益,抵制美国的扩张政策B、赫鲁晓夫满头大汗,可见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C、两人都试图按下手中的核按钮,摧毁对方D、两人较量难分胜负,于是都放弃了敌对立场图中两人分别是谁?肯尼迪赫鲁晓夫扳手腕的态势反映出优势在哪一方?24恐怖的平衡核战争危害: 首先,核武器直接攻击的地区,方圆几公里内的人员死亡。 其次,造成长时间大范围核污染。 最后,大规模核战争会引起“核冬天”,如果情况严重,人类会就此灭亡。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25第二阶段苏美—苏攻美守出兵阿富汗从越南撤军尼克松访华26 第三阶段美国苏联——美苏实现有限缓和 缓和方面的突出事件: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由重重的围墙、隔离网、岗楼 、巡逻带组成的柏林墙美苏争霸的特点: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美苏争霸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 部战争;客观上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对自身的影响: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苏联解体。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和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朝鲜战争中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苏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变得怎样呢???三、现实与未来——如何面对国与国 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5美苏争霸美苏冷战出台“杜鲁门主义”(美)推行“马歇尔计划”(美)成立“北约”50-60年代: 美攻苏守 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 苏攻美守 苏出兵阿; 美撤军越;尼访华80年代:双方实现有限缓和成立“华约” 政: 军: 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本课小结结果发 展两极格局结束(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2)图二反映了哪一反动势力的猖獗?这一势力 的猖獗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3)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势力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了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这套“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什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教科书将它称为什么?杜鲁门主义; 冷战材料题(2)为了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建了军事政治集团,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组建了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请写出这两个集团的名称。北约; 华约(3)1991年12月,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戈尔巴乔夫交出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纽,一个大国分崩离析,二战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宣告瓦解。这一瓦解的政治格局指的是什么?标志其瓦解的重大事件又是什么?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学设计.doc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