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画报里的中国1.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画报自一百多年前传入中国起,画报便一直安静地为这片古老的大地记录着属于她的汗水与荣光。70余载风雨兼程,新中国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让我们穿越光影的距离,回顾我们来时的路,看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第一目新中国:顶天立地站起来1898·谢缵泰时局图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大厦将倾,列强的铁骑正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帝国主义的野心正蚕食着这只沉睡的东方巨龙。1898年,《时局图》横空出世,用辛辣的笔触揭开了中国正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事实,为时人敲响了警钟。饱受凌辱的巨龙从何时苏醒?中华民族何时能够站起来?1949.10.01·北京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③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回顾:从近代走向现代的中国1840年1911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1956年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中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区别 联系领导阶级 目的 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 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1.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3.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革命纲领不彻底 群众发动不充分 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必然趋势在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上,年轻的共和国该如何站稳脚跟?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恢复国民经济1950·湖南岳阳易振家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一阶段—1949-195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阶段—1953-19561953年12月,党提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2)三大改造1956·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公私合营新店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阶段—1953-19561954宪法宣传画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3)民主政治建设新成就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阶段—1953-19561956·河北唐山农民载歌载舞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建设成就: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建立起了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展现出新中国的外交风骨、扫盲运动广泛开展、妇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任务),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1956-1976成就: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意义: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6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65成功合成全球首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1973袁隆平团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1968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6·北京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共和国的两颗启明星相继陨落。随着巨星陨落,10年动荡逐渐尘埃落定。共和国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弯路,“共和国的未来该去向何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该何去何从?”成为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现实难题。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第二目新时期:改革开放富起来1979·美国TIME 封面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时代》封面。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一个决策,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向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8——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抉择。1978·北京邓小平与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8——开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目的:①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社会主义: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党的建设: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世界舞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8——意义: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最重要)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③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第三目新时代:民族复兴强起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十九大报告(2017.10.18.)作出“新时代”判断的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共八大(1956.9.15~27)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27)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2017.1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历史脉络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人民期待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国际地位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的意义3.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4.人类社会发展史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1949.10.1195620121978.12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行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回顾中华民族的漫漫复兴路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课堂小结站富强新中国:顶天立地站起来新时期:改革开放富起来新时代:民族复兴强起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恢复国民经济三大改造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端地位目的意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新时代的科学内涵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学以致用1.(2022·山东济南高一期中)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抗争,但最后都失败了。1921年,把锤头和刀镌刻在自己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中国人民从此迎来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②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真理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真理,①③入选。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不选。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不选。故选 A2.(2022·浙江金华市江南中学) 1956 年年末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中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B.使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C.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答案】D【解析】A,B,C 都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意义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故选 D。3.(2022·安徽六安高一期中) 毛泽东曾指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的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然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这和对地主不同。”这段话所反映事件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对资本家采取了和平赎买政策,开创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③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④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采取了和平赎买政策,开创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同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②④正确。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说法错误,应是过渡时期,排除。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错误。4.美国某汉学家说:“很多人钦佩他以 87 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一举动( )A.使中国人民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人民富起来C.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D.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 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C 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D 错误。5.对于中国的改革,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梅花扑鼻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发展方向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③黄金无足色——要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不能忽视亟需正视的问题④仍需傲霜雪——要绕过深刻转型中积累的问题,寻求改革的捷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②正确,"大胆去尝试"反映了改革应该勇于创新,要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③正确,"黄金无足色"指的是要全面看待改革的成就和问题。①错误,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④错误,改革应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绕过问题寻求捷径。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要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理由是(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指导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正确理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正确,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是因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故选:A。7.(23届广东省四名校高三政治联考)习近平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②是以资本为中心,致力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③否定了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标准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④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渐趋统一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中国式现代化否定了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标准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故①③正确。②:中国式现代化扬弃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故②错误。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有差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渐趋统一"说法错误。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8.(24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下6 月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充分说明:①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③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同的,②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 9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③④说法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