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教学设计 (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教学设计 (4)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1.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化的基本要素。
2.能分析人口变化的图表和资料。
3.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口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4.能分析人口变化的图表和资料。
5.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口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6.知道中国当前主要的人口问题,危害和解决途径
2重点难点
世界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
中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统计图表,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结合资料,知道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情况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个方面决定的。
3.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理解人口合理发展的意义。
4.通过实例,了解不同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和应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措施。
5.树立合理的人口标准的观念。
学时重点
世界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
学时难点
世界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出示图片(1):出生于菲律宾的世界上第70亿位公民丹妮卡。提问:你认识图中的婴儿吗?
出示图片(2):世界人口日的宣传画。提问:你知道世界人口日是几月几日吗?你应如何认识70亿这个数字,你觉得设立世界人口日有必要吗?
出示图片(3):世界人口增长变化图。提问:你可以从图中看到什么?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2【讲授】讲授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
(2)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3)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迅猛增长,使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加。
提问: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迅猛增长?
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3.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
结合图8-2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思考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人口自然增长
阅读P93第一段和阅读卡,知道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一些国家人口再生产的资料的表格
出示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图。提问:你读到了什么?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平衡: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高。
(2)人口迁移
出示地图: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和图8-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小组讨论探究完成P93的活动题。
人口迁入对该地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①缓解了劳动力不足,引进了不少高素质人才,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利);
②引发交通拥挤、居住困难、卫生、教育等社会问题(弊);
③加重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弊)。
4.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
结合资料1和图8-4、8-5,讨论思考: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有怎样的表现?会带来哪些危害?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A、发展中国家(如:印度)
(1)人口问题的表现:
(2)带来的影响(危害): P94 最后一段
(3)对策:
结合资料2、3和图8-6、8-7,讨论思考:日本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有怎样的变形?会带来哪些危害?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B、发达国家(如:日本)
a、人口问题的表现:
b、带来的影响(危害): P94 最后一段
c、对策:
结合资料: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日本鼓励国民多生多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小孩可以在每个月得到政府5000日元的补助,而第三个小孩可以每月得到1万日元的补助。
意大利生育的婴儿从第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韩国“鼓励生育”标语比赛:
“爸爸,我一个人很孤单,我想要弟弟妹妹”(大奖);
“两个子女比一个子女幸福,三个子女比两个子女幸福”(金奖);
“多支蜡烛当然比一支蜡烛的光更明亮”(银奖);
“留给子女的最大遗产是兄弟姐妹”(铜奖)……
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
伊朗《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本法颁布实施满1年后出生的第四个及其以后的儿童不再享受法律规定的有关儿童数量方面的一切优惠条件。
表格整理归纳: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对策
发展中国家(印度)
发达国家(日本)
提问:人太多好吗?人太少好吗?那多少数量的人口才好?
5.合理的人口标准
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即【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统计图表,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通过各种图标和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
3.通过实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4.通过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学时重点
中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
学时难点
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出示韩非子、毛泽东、温家宝的图片和人口观点: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又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就会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问:结合今天中国的人口现状,你比较赞同谁的观点
活动2【讲授】 讲授
2.合理的人口标准及原因
复习前一节课合理的人口标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即: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提问:问什么?
原因:a、人是生产者,……如果人太……
b、人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太多……
出示材料: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材料
材料一: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
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材料三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问:以上3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哪几方面的人口现状或问题?
数量、素质、年龄结构
3.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我国人口国情的主要特征)
出示图片:中国占亚洲和世界的人口比例图。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已达13.7亿人(不包括港澳台为13.4亿)。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广东省(104303132 )、山东省 、河南、 四川省 、江苏省 、河北省 、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 (54426891 )。
出示图8-8中国人口数量变化,描述1949年以前,1949-1982年,1982年至今的人口变化特点,分析变化的原因。
讨论P95的观点
A人口数量大,每年新增人口多;
出示图片8-10、8-11,提问:图片反映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特征?
B人口文化素质(人口素质)整体较低
C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年龄结构】
提问这些人口问题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结合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表格和图8-9,讨论分析人口数量,每年新增人口多的危害:
①资源环境问题: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剧了资源危机,自然环境因负担太重遭到破坏;
②社会问题:加重就业压力,产生诸如交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③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合图片资料分析
人口文化素质低的危害
①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破坏资源环境;
②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就业难度;
③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④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老龄化的危害
①加大医疗、卫生、养老、社会保障的压力,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②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阻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③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归纳完成书本P96活动题:我国人口国情的主要特征,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家庭负担的影响。
转承:如何解决这些人口问题呢?
4.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地位、具体要求(内容)、目的、成就、调整与发展等方面逐一分析
出示:计划生育的成就图、单独二胎政策的图片资料并全面分析单独二胎政策启动的依据、作用和担忧。
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措施
分组讨论,整理归纳和分析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6.作为13亿多人口中的一员,面对我国的人口现状写一份倡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