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 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设计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七 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设计 (2)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1.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结合课本内容,并查阅资料了解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3.自主思考提出解决威胁中国和平与发展问题策略的建议。
4.通过读不同类型的图培养从图、表信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5.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坚信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学习基础较扎实,思维能力较强。有关于之前一、二战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知识储备,但仍需要老师提供资料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
难点: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说时代的主题
【视频】视频中提到2015年是哪两个重要事件的几周年纪念?
(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各国对这两个周年纪念的高度关注,其实也体现了世界各国对当前世界现状的关注,和对世界未来道路的思考。今天,让我们借助一系列图、表资料,从中去探讨当今时代的主题。
活动2【讲授】理解时代主题
1.直面现状
(1) 一张地图透视和平问题
要明确当今时代的主题,必先了解当今世界的现状。我们来看第一副图片。【ppt:世界行政区图】根据你平时的读图方法,你首先获取到的信息是什么?这类区域图有什么作用?
(图名。明确区域位置)
读区域图有时还需要大家关注图上给出的注记和提示。所以,接下来给你一分钟时间读图,然后告诉大家你在这幅图中读到了哪些信息?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2)两幅图表关注发展问题
我想,大家一定敏感地发现,战乱频发的地区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和平问题常与另一个问题同时出现——发展问题。
为解读世界发展问题,老师准备了一副柱状图,【PPT:展示2013年人均GDP柱状图】从这张统计图上你又读到什么信息?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关注图名找到关键信息,结合纵横坐标内容进行解读,还有小注也不能放过)
大致按照人均GDP的高低世界所有国家被分为两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PPT:饼状图】在这一副饼状图中我们可以更明显看到,仅占世界人口22%的发达国家却占据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8%。
结合这两幅统计图,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一组图片聚焦时代愿景
而面对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和南北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世界各地的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愿望呢?这有一组用镜头记录的图片,阅读此类图片材料时,重点关注图名,并借助其形象生动的内容思考其蕴涵的深意。
所以,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幅图片,描述你看到了什么,并谈谈你的感受。 给大家一分钟思考时间,考虑好了请举手示意。
你们的发言让老师很是触动,更让我们感受到, 世界各地关于和平的呼声仍然高涨,关于发展的要求更是空前强烈,所以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透析原因。
既然如此,老师就有一个困惑了:到底是些什么原因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呢?这里有四幅图,既有统计图,也有区域图,还有形象示意图,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习得的读图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三分钟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归纳影响和平的因素主要分为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
(归纳影响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应该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3. 对策讨论
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可能各不相同,比如我们中国。在我国东海一带,日本对我国钓鱼岛的主权提出非法要求;在南海一带,菲律宾在我国黄岩岛的主权上也进行公然挑衅;还有去年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恐怖组织无差别砍人事件。另外在国家发展方面,“中国制造”力量巨大,但什么时候“中国创造”才能让世界惊艳呢?
所以,在时代的主题面前,中国政府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和平与发展的挑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可以怎么做?
活动3【讲授】升华
分析到这,你是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又是和平的基础)
课的最后,老师还有一幅图跟大家分享。【PPT展示中国女孩】这是3月30日,随着也门局势恶化,中国政府派海军军舰到也门将中国公民安全接回祖国。这个中国女孩跟那个叙利亚的女孩差不多年纪,她们都经历了战乱,但是不同的是,在她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满满的幸福感,只有被国家政府和军队所保护的安全感!
活动4【讲授】结束
我想这种由和平和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呼吁的,希望通过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
活动5【测试】学教测评
(一)选择题
1.从菲律宾、越南等国侵占我国南海部分岛礁,日本非法窃取我国钓鱼岛,到叙利亚冲突、巴以争端、朝核问题,国际争端从未间断。这说明( )
①局部战争和局部冲突不断
②当今世界局部和平,总体战乱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1960年,世界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这表明( )
①南北关系趋向缓和 ②发展问题尚未解决
③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悬殊 ④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这( )
①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说明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
③反映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表明维护国际核安全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课后反思
1.本课上完后,针对本课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不能理解?
2.你对本节课自己的“图说”,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不太满意?
活动6【活动】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举(为什么)
1.采用图说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课用到地图、统计图表、图片等非连续性文本,形象生动,学生对此类学材的兴趣更浓厚。
2.读图方法的指导。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能力的习得,从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3.情感的升华。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时事的关注度,这在平时教学中可能有所忽视,本课试图通过《叙利亚“投降”女孩》和《也门撤侨中的中国女孩》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强大给予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败笔之处(为什么)
1.时间掌握不到位,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学教测评。
2.关于《也门撤侨中的中国女孩》一图没有让学生自主解读,故学生在感情上的升华可能有所欠缺。
三、再教设计(为什么)
1.紧凑时间。在透析原因的环节控制学教时间,让学生预留更多时间在第三环节去探讨解决的策略。第三环节学生讨论对策时应适当对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和时间控制,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同学发言,在发言时尽量不要重复。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图和思考,以及最后的学教测评。
2.最后《也门撤侨中的中国女孩》一图,先让学生进行读图猜想,之后再还原真实情景,学生会对国家给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更深的感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