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32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32张)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城市宣传片
印象攀枝花
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
水果王国
百里钢城
钒钛之都
康养胜地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和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并树立人地协调观。
2.通过不同实例的对比与分析,能够辩证的解释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3.能够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自然资源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为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提升地理实践力。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目录
教学目录
一、区域概况——攀枝花概况
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四、本课小结及课堂小练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区域概况
曾经的攀枝花“七户人家一棵树”,攀枝花是一座因国家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
攀枝花也是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
如今的攀枝花正奋力打造“英雄攀枝花 阳光康养地”。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区域概况
攀枝花市位于我国西南川滇交界部的攀西大裂谷,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山地为主。
下列关于攀枝花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攀枝花位于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B、攀枝花地处河流交汇处及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C、攀枝花拥有煤炭、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重工业发达
D、攀枝花属热带季风气候,“冬晒太阳夏避暑,避暑驱寒两相宜”康养宜居。
答案:D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主题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攀枝花地处亚热带干热的金沙江河谷,盛产热带水果,充足的光热,广阔的土地资源,为水果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这座几乎全境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川西南小城,已经成为横断山区一个颇具盛名的水果王国。
2018年7月14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全国第三套水果特种邮票。邮票选定的是攀枝花的四种水果(如图所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菠萝、樱桃、橙子、芒果)。攀枝花位于横断山区的一个干热河谷,曾经是个不毛之地,如今成为我国的亚热带水果王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攀枝花种植跨不同温度带水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主题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B
2018年7月14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全国第三套水果特种邮票。邮票选定的是攀枝花的四种水果(如图所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菠萝、樱桃、橙子、芒果)。攀枝花位于横断山区的一个干热河谷,曾经是个不毛之地,如今成为我国的亚热带水果王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攀枝花由不毛之地变为"水果王国",
进行的改造主要是( )
A.改变局地气候,增加空气温度
B.改造灌溉设施,丰富水源来源
C.进行土壤改良,发展种苗研究
D.大力宣传产品,营造品牌效应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主题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B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主题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芒果是被誉为热带水果的“果中之王”,是攀枝花水果的代表。攀枝花市金沙江河谷,海拔1300m以下的缓坡低丘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芒果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20年种植面积计划达到40万亩,占该区适合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
攀枝花市芒果种植规模有人认为可以继续扩大,也有人反对。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色讨论,说明观点及理由。(角色提示:消费者、果农、环保人士、资源部门人士等)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主题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讨论成果汇报:支持组
讨论成果汇报:反对组
①芒果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
②芒果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等。
①土地资源有限,盲目扩大规模易造成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②芒果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易造成种植结构单一,芒果供应增多,价格下降;
③单一种植芒果,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城市名片——水果王国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知识小结:水果王国形成的资源条件
干热河谷
横断山区
山高谷深
坡谷面积广
充足的热量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金沙江河谷
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产业活动的规模
城市名片——百里钢城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攀枝花钢铁基地是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城市名片——百里钢城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攀枝花钢铁基地是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思考题1:根据区域概况及图示信息,分析攀枝花被誉为 “百里钢城” 的优势自然资源条件有哪些? (6分)
①钒钛磁铁等矿资源丰富,钢铁产业原料充足,生产规模大;
②煤炭资源丰富,附近有二滩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
③位于金沙江河谷,水资源丰富。
城市名片——百里钢城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攀枝花钢铁因备战而建,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发展起步晚,面临诸多压力。
思考题2:攀枝花资源优势显著但开发晚,发展压力大。试概括其原因。(6分)
①地理位置偏僻;
②周边经济落后,技术条件差,离消费市场远;
③交通不便,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
矿产资源
钒钛磁铁矿
煤炭资源
水资源
位于金沙江河谷
水能资源
二滩电站
多种稀有金属矿
城市名片——百里钢城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知识小结:百里钢城形成的资源条件
自然资源的分布影响其开发的先后
归纳小结: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探究一知识归纳】
数量、质量、地域组合
产业类型及分布、规模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是产业发 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城市名片——钒钛之都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1)攀枝花 “钒钛之都”美誉的形成条件有( )
①钒钛产品市场需求广 ②攀枝花丰富的钒钛资源
③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④交通改善,对外联系方便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C
钒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在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钛被称为“战略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上平台、电力设备、医疗、高档消费品等领域。
城市名片——钒钛之都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2)“钒钛之都”的形成对攀枝花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扩大攀枝花的资源量 ②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③有利于减轻当地的矿渣、尾矿污染
④有利于延长产业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有利于当地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A
钒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在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钛被称为“战略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上平台、电力设备、医疗、高档消费品等领域。
城市名片——钒钛之都
探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知识小结:钒钛之都——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
扩大资源量
减少资源浪费
保护生态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加快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
对人类活动影响减弱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
城市名片——康养胜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王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下右图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 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康养胜地”,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王则从环境的角度提出质疑。试结合区域概况及区域产业发展分别为小明、小王的观点提供论据。(全班分两小组进行讨论,并上台汇报。)
城市名片——康养胜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城市名片——康养胜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①攀枝花气候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②水果产业发达,旅游业及服务业水平较高;
③针对矿业发展存在的污染采取积极措施;
④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
讨论成果汇报:小明组
①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②水、土壤和大气不断受到污染,
③攀枝花地处河谷,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
露天矿山爆破
遗弃的矿渣
露天矿坑
废弃的地下矿坑
城市名片——康养胜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为例
讨论成果汇报:小王组
探究: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攀枝花市为例
归纳小结: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学案探究二知识归纳】
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影响
人类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及资源再利用
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
开采、加工利用
资源枯竭
生态问题
污染问题
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
【本课总结】: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
基础
开发与利用
治理与保护
生产力发展
技术技术进步
人地协调
大冶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是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从1900年到2001年,大冶的露天开采使其铁矿挖出了“亚洲第一采坑”(如图)。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冶铁矿试验在石堆上植树,30多年来陆续栽种刺槐120多万株,形成了如今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是一次绿色的救赎。2006年开始建设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大冶因“大兴炉冶”而得名,
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县市,
其兴盛的最优区位条件是( )
A.历史悠久 B.森林密布
C.交通便利 D.矿藏丰富
D
【课堂小练】
大冶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是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从1900年到2001年,大冶的露天开采使其铁矿挖出了“亚洲第一采坑”(如图)。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冶铁矿试验在石堆上植树,30多年来陆续栽种刺槐120多万株,形成了如今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是一次绿色的救赎。2006年开始建设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近年来,大冶因矿而兴的各个乡镇都出现了银行、派出所、邮局撤离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当地( )
A.产业升级 B.生态恶化
C.资源枯竭 D.人口流失
C
【课堂小练】
大冶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是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从1900年到2001年,大冶的露天开采使其铁矿挖出了“亚洲第一采坑”(如图)。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冶铁矿试验在石堆上植树,30多年来陆续栽种刺槐120多万株,形成了如今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是一次绿色的救赎。2006年开始建设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建立得益于( )
A.铁矿开采 B.绿化复垦
C.面积广大 D.市场广阔
B
【课堂小练】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