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2024」湘教版地理新教材课前探索:太阳直射和斜射第一步:在阴凉处,将等量沙土分别放入2个盒子中。第二步:把温度计插入盒子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沙土中约0.6厘米,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记录沙土的初始温度。第三步:把2个盒子同时移到阳光下,用木板支撑,使沙土分别被阳光直射和斜射。第四步: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观测并记录此时沙土的温度。第五步:计算2个盒子中沙土的温度变化分别是多少。实验过程探究:准备干沙土,同样大小的平底小盒子2个,温度计2支,木板2等实验器材,按照下面实验过程进行实验。课前探索:太阳直射和斜射直射斜射 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积小,光线集中,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斜射太阳高度角小,照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课前探索:太阳高度角地面太阳高度角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地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分析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并描述地球五带的热量差异。2.实验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结合实例分析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山脉的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对气候的影响。4.收集相关资料,说说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了哪些影响?—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思考:阅读右图,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一说纬度和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一定面积的地表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也逐渐减少。探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合作探究:纬度位置和气候讨论交流:读图5-19,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会有不同吗?ABC太阳光线若地球表面是平面则∠A=∠B=∠C合作探究:纬度位置和气候讨论交流:读图5-20,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A处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纬度位置与气候—太阳光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示意图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减弱,获得的太阳热量减少。探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纬度对气温的影响探究思考:观察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等温线会如何分布?纬线大致与等温线平行;不同纬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一般情况下,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纬度对降水的影响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丰富; 中纬度地区,降水差异较大。 极地地区,降水量较少;—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纬度对降水的影响探究思考:结合降水的条件和纬度位置,思考分析赤道附近降水多的原因。原因探究 赤道附近地区由于纬度低、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水汽含量多,因此降水量丰富;极地地区由于全年低温,蒸发弱,水汽含量少空气受热,上升—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地球公转与气候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成一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夏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 两极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夏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冬季相反,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季节—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地球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 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即热带、北(南)温带、北(南)寒带。—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地球五带的划分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纬度位置与气候—探究:地球上的五带(1)读图,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2)说说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3)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南极洲。海陆分布和气候part 03实验探究:海陆温度变化差异探究:清水,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温度计2支等实验器材,按照下面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水干沙土把2个烧杯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后,再读出2支温度计的数值,看一看哪一个烧杯中温度计的数值变化较大。思考分析:地理现象分析思考分析:阅读下面图片,思考在纬度相似的情况下,欧洲西部这些城市的气温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变化趋势原因探究一月平均气温从伦敦到基辅越来越低;七月平均气温从伦敦到基辅越来越高。从伦敦到基辅距海越来越远,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越来越小。温差逐渐增大—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气温思考分析:阅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发分布图,找出海洋和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海洋等温线都往北凸出陆地等温线都往南凸出—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气温思考分析:阅读北半球1月和7月海洋陆地的等温线图,解释等温线弯曲的原因。18℃20℃18℃20℃陆地海洋陆地海洋北半球一月海陆等温线北半球七月海陆等温线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气温中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一般来说,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分别出现在7月、1月,而海洋则分别出现在8月、2月。—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气温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大陆性海洋性大小大小7月8月1月2月海洋和陆地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时间不同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降水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同纬度地区,海洋的降水量通常比大陆多,因为海洋水汽充足且气流上升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在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 。降水的条件:需要充足的水汽—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海陆分布与降水陆地海洋充足的水汽充足的水汽沿海内陆地形地势和气候part 02—地形地势与气候—探究:山脉的阳坡和阴坡阳阳阴阴阳坡是面向太阳的山坡,阴坡是背对太阳的山坡。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一般气温较阴坡高。—地形地势与气候—迎风坡是气流上升的坡面,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背风坡是气流下沉的坡面,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受限。探究: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地形地势与气候—思考探究:阅读下面图片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自然景观不同的原因。原因探究 安第斯山脉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导致西侧沿海平原湿润,而东侧则因背风坡效应变得干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探究: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地形地势与气候—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同时又是位于赤道附近唯一一座终年山顶积雪的雪山。分析:为什么位于赤道附近却终年山顶积雪?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C。—地形地势与气候—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思考探究:某一山地,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山顶A处比山麓B处高5000米则A处气温比B处低5000÷100x06℃=30℃又知道B处气温为20℃故A处气温为20℃-30℃=-10℃。—地形地势与气候—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思考探究:组内合作探究,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填写表格。气候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海陆因素地势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人类活动和气候part 04探究:人类活动与气候畅所欲言: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说一说人类活动对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人类活动与气候—探究:人类活动与气候畅所欲言: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说一说人类活动对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过度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探究:城市热岛效应想一想:阅读地图,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区气候的影响。高低低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往往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小结归纳—课堂小结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高,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热量少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降水量丰富;两极降水少陆地最热、最冷月7月、1月,海洋是8月、2月距海越近降水越多,内陆一般降水稀少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一般气温较阴坡高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改变局部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小结归纳—课堂练习下图是衡阳市某学校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及其数据记录。1.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地球的形状B.地球的运动C.海陆的分布D.地表的起伏2.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C.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CD—小结归纳—课堂练习2022年12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厄瓜多尔闭幕。3.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均海拔2850米的高山山谷中,基多没有选址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B.纬度低,平原地区气候炎热C.城市军事防卫的需要D.山谷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源充足4.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可知基多比同纬度海洋( )A.气温低;正值1月份 B.气温高;正值1月份C.气温低:正值7月份 D.气温高:正值7月份BC—小结归纳—课堂练习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造成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一山有四季”体现了海拔高低导致气温的不同。读“某山地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5.对于甲地和乙地的降水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多于乙,甲为迎风坡B.甲少于乙,乙为迎风坡C.甲多于乙,甲为背风坡D.甲少于乙,乙为背风坡6.同一时间,当图中M地气温为8℃时,N地的气温为( )A.-4℃ B.7.4℃ C.9.6℃ D.20℃AD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2024」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听闻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