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某兴趣小组想了解东莞南社古村的植物分布情况,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量法2. 环境影响生物,下列不能反映温度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春江水暖鸭先知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南橘北枳3. 诗句“绿树见芳芽”描述的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能进行呼吸C.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D.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 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 ( )A. 氮元素 B. 磷元素 C. 钾元素 D. 硼元素5. 渔网和高强度丝线运用了仿生原理,它模仿的是 ( )A. 蜘蛛结的网 B. 蝙蝠的回声定位C. 乌龟的背甲 D. 长颈鹿的皮肤6. 夏日中午13时,由于阳光过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原因是( )A. 吸收不到水分 B. 吸收不到无机盐C. 吸收不到氧气 D. 吸收不到二氧化碳7.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 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 D.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8. 在调节气候和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 淡水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9. 种植黄瓜、扁豆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主要目的是 ( )A. 美化环境 B. 扩大光合作用面积C. 防止被草食动物吃掉 D. 结出的果实更清洁10.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一山不容二虎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 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A. 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 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 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 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12.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关滇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 与其他生态系统无关联 D. 由生物与环境组成13. (绵阳中考)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抽样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作出假设14. 如图是四种不同动物体形的简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为单从体形来看,哪一种动物最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15.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是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整体C. 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6.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B. 导管是由许多筒状的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C. 筛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D. 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的细胞中17. 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 若载玻片上写有数字“69”,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69”C. 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要使观察物像更加清晰,可调节粗准焦螺旋D. 下降镜筒时,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18.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图中X、Y分别代表 ( )A. 绿色开花植物、酵母菌 B. 绿色开花植物、蝗虫C. 生产者、酵母菌 D. 消费者、草19. 研究者为了探究“湿度对粘虫幼虫取食的影响”,做了如下设计,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组别 粘虫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甲 60 只 晴朗的白天 适宜 30乙 60 只 阴天 适宜 45丙 60 只 夜间 适宜 60A. 粘虫的数量 B. 光照条件 C. 温度 D. 相对温度20.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B. D点比 B 点 CO 吸收量高原因是光照强度大C. 实验结果表明,在40% ~60%土壤含水量为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D. 制约C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二、解答题(共20分)21.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表是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请据图回答:(10分)编号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第1组 5× 10×第2组 5× 40×第3组 10× 40×(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少,则在表中应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 。(2)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 (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来对光。(3)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若物像比较模糊,可转动[ ] ,使物像更清晰。(4)若玻片标本上的原图是“d”,则在视野内看到的图像是 。22. 如表为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请据表回答:(10分)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分布特点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 整个海洋 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及低于6米的浅海水域(1)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比草原生态系统多的原因之一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为高大乔木,它们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远远大于草本植物,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气湿度和降雨量远远大于草原生态系统,这一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动物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性,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动物具有树栖和攀援生活的特性,这些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在海水浅层的海藻是绿色的,稍深处的海藻是褐色的,深处的海藻是红色的,据此判断影响海藻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上表所示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40分)23.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成果,下面是其中三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24分)(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实验结果应该是 。(2)在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应该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将叶片变为黄白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并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恩格尔曼的实验是: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好氧细菌向水棉中被光束照射的[ ] ([ ]中填图中结构数字,横线上填相应结构的名称)部位集中;该实验在光照下进行,好氧细菌则分布在上述结构所有见光的部位。实验中被极细光束照射的部位和未被照射的部位形成了 实验。通过该实验证明了上述结构能够在光下释放出 。24. “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当烈日当头、天气异常炎热时,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地密集而响亮。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6分)(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2分)(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首先需要选取实验用的知了。选取的知了应该是雌性,还是雄性 。你的理由是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2分) ( )A. 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 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数目C. 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 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数目(4)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图如图所示,根据该折线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请根据本题的情景,再提出一个包含一组变量的问题: 期中综合测试卷1. B 2. C 3. A 4. A 5. A 6. D 7. D 8. A9. B 10. D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16. D 17. C 18. D 19. B 20. A21. (1)第3组(2)凹面镜(3)② 细准焦螺旋(4)p22. (1)生物能影响环境 生物能适应环境(2)水 光照(3)森林生态系统23. (1)B装置中的小白鼠比 A 装置中的小白鼠先死亡(2)酒精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3)2 叶绿体 对照 氧气24. (1)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数目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温度有关)(2)雄性 雄性个体会鸣叫,雌性个体不会鸣叫(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D(4)鸣叫的知了数目随温度升高而增多(5)鸣叫的知了数目与光照有关吗(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