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政治 科试卷
完卷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A市被评为宜居城市后,各地记者纷至沓来,竞相采访。当老百姓被问及对A市居民走路特别慢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一位并不识字的老太太说:“人都在走向死亡,你走那么快干什么?”记者听后深受触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②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地形成哲学思想
③哲学智慧能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④哲学主要以世界观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使在自然观上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美术课上,一位学生交的作业是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画了什么呀?”学生答:“牛吃草。”老师问:“你画的草呢?”学生说:“被牛吃光了。”老师又问:“你画的牛呢?”学生说:“牛吃完了草,跑了。”这位幽默的学生所犯的错误,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与下面一致的是( )
①闭上眼睛,就没有了悬崖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不染其心”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不染其心”是不存在的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赛妇”系统演化的理论。此次发现佐证了(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人能够利用科技手段改造客观世界
③客观世界的存在需要科学研究证明 ④科学研究能够正确揭示世界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木质纤维素是重要的可再生化工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离中易发生低质化自缩合等难题,设计并开发了催化木质素芳基化的“三素”分离技术,实现了“三素”高效分离和高值化利用,相关产物在纺织、医药食品、绿色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通过创新推动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③意识可以指导实践把观念东西变为现实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发酵和卤制。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胺类等有机物质,从而产生特殊的气味;卤制的目的是增加口感和营养,用酱油、糖、香料等熬制卤水,不同的卤水会产生不同的色泽和口感。由此可见( )
①善于把握发酵和卤制的各种条件方能做成美味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臭豆腐的形成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发酵和卤制的过程体现了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在自然界中,植物亦有“爱”和“恨”,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如洋葱和胡萝卜二者气味可相互驱虫;玉米和豌豆间作,可互相得益;而有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如卷心菜和荠菜相处会两败俱伤,水仙和铃兰长在一起会“同归于尽”。这说明( )
A.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总是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D.联系是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统一
9. 时尚是一个轮回。2023年穿搭界刮起美拉德色系风潮。它的主打色系棕色是20世纪的流行色,设计师以及穿搭博主们以棕色调为主,加入其他色彩的点缀或用不同面料的叠加碰撞,让美拉德穿搭再度翻红。这一现象说明( )
①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②事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复归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下面漫画(作者:小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只有增加事物的量才能促进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总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成为热门的专业。与此同时,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专业因工作条件、薪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令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些“冷门”专业也逐渐开始逆袭了,今天的“冷门”也可能成为明天的大热。志愿填报时专业的“冷”与“热”告诉我们( )
①“冷”与“热”是相对的,专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②“冷”与“热”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填报志愿要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的“冷”与“热”
④填报志愿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热门专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奥运会既是运动赛场,也是科技赛场,在专业竞赛领域,每个运动员均追求极致的个性化装备,背后都融合了纺织、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及精密测量等多学科智慧,是科学工作者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人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推动事物发展
③事物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④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大语言模型ChatGPT不仅是新一代聊天机器人的突破,也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但由此带来的学术造假、技术滥用、舆论安全等风险亦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风险,专家认为,需要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对其边界加以管控,建立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管理法规。这要求我们( )
①抓住主要矛盾,看清科技发展的形势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促进科技向善发展
③把握矛盾特殊性,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④完善法律法规,限制聊天机器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无人机已深入大众生产生活。如何提升飞行安全性,成为了行业紧迫课题。某大学科研团队成功设计出被动容灾控制算法。通过实验验证,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大脑”搭载该算法后,即便有三个螺旋桨失效,仍可保持无人机安全飞行并实现可控返航。这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因受实践水平制约而具有上升性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提出新的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④认识的真理性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放鞭炮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故许多地方禁止放鞭炮。对此,有人提出不允许大家燃放烟花爆竹,违背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使得我们每一年的年味越来越淡。有人建议不搞一刀切,将禁止燃放改为限制燃放。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无条件的 B.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真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与谬误是可以转化的
16.2023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
①认识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中获得真理 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④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分布着近1700万亩天然胡杨林,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水域缩小,干流下游近400公里河道断流,两岸胡杨林大片死亡。
为了改善流域内恶劣的生态环境,自2001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20多年来,节水改造、河道治理、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治理相继实施。持续推进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实现了发展和保护的双赢,塔里木河结束了断流历史,河道两岸重现生机。
有人认为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应“随其自然”,也有人认为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应“尽力而为”。结合材料,运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如何处理好“随其自然”与“尽力而为”的关系?(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产品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制造”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骄傲。
然而,中国制造的危机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制造业正努力破除旧的生产方式,着力培养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此外,为适应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务院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文中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虽困难重重,但改革决心坚定。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应走怎样的发展道路。(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福建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面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攀升,推动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抓好县域重点产业链,聚“链”成“群”,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材料二 福建省县域经济虽然总体贡献显著,涌现出福清的汽车玻璃、长乐的纺织化纤、德化的陶瓷工艺、光泽的圣农肉鸡、邵武的氟化工、长汀的稀土深加工等福建的“金名片”,但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较短,协同性不强,“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为此,福建省以县域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根据各县域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现状,明确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路径。二是创新引领,转型提质。实施技改融资贴息等政策,加快企业的“智改数转”,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龙头带动,梯次培育。梳理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链主企业的带动力,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面塑造发展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福建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的正确性。(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福建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9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8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21日是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国家发布《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宣传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照护知识,提高公众疾病知晓率,共筑认知健康防线。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而且是进行性发展,早期非常容易被忽视。虽然大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有所了解,但目前对于早期干预的认知普遍不足,容易错过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与此同时,临床上长期面临的“精准诊疗手段稀缺,临床缺医少药”的困局。报告显示,我国诊断率和治疗率普遍偏低,近半数患者和家属对现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效果并不满意。
据此,有人悲观表示:“人类或许永远无法战胜阿尔茨海默病。”请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9分)长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政治 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B A B D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B C D C D
17. 有人认为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应“随其自然”,也有人认为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应“尽力而为”。结合材料,运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如何处理好“随其自然”与“尽力而为”的关系?(9分)
①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在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做到“随其自然”。(3分)
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尊重客观律基础上“尽力而为”,科学推进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工作。(3分)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塔里木河治理和保护既要“随其自然”,又要“尽力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分)
18.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应走怎样的发展道路。(9分)
①发展的永恒性和实质(或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批判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改造。(3分)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挑战。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勇敢地接受困难和挑战。(3分)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3分)
19. 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福建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的正确性。(8分)
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优化组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福建省立足整体,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出台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4分)
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功能会影响整体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福建省注重局部发展,全力抓好县域重点产业链,聚“链”成“群”,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推动福建整体经济发展。(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福建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9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福建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个性化发展”。不同的县域,根据自身现状,找准县域产业的内生动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3分)
②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人产要全面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既认识到县域经济总体贡献显著,也存在着不少问题。(3分)
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福建省以县域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以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3分)
20.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8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②世界各国国情不同,现代化道路模式也不同,但离不开共性经验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又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经验,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4分)
21. 据此,有人悲观表示:“人类或许永远无法战胜阿尔茨海默病。”请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9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和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人类战胜阿尔茨海默病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前进上升的过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不会停下脚步,最终有一天会战胜阿尔茨海默病。(3分)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化。(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