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东校区2024-2025学年上期八年级生物第二次评价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B B C A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D C B C D B B(6分)(1)乙(2) ① A 舒张(3) ②④①③(4)B(8分)(1) 杆菌(2) ② 鞭毛(3) 细胞核 ① DNA(4) 分裂繁殖(5) 叶绿体(7分)(1) 嫁接 形成层 白 无性 母体的优良性状/亲代的性状(2) D→A→B→C 完全变态发育(4分)(1) 生物种类/物种 种(2) 先天性(3) 自动调节(5分)(1) 睡眠时间(2) 实验误差(3) 减少 学习(4)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东校区2024-2025学年上期八年级生物第二次评价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出题人:审题人: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涡虫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如图为涡虫再生实验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C.涡虫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D.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2.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干扰其lin-14基因会导致发育不正常。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秀丽隐杆线虫有口有肛门 B.秀丽隐杆线虫和蚯蚓一样身体分节C.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D.lin-1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和蜘蛛都属于昆虫,体表都有外骨骼B.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保护C.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D.节肢动物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肺,用肺呼吸4.“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A.河蚌具有两片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B.沙蚕身体分节,促进了各种功能的发展C.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D.家兔体温不恒定,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5.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实践课上,同学们创作了动物剪纸作品。下列作品所代表的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 蝴蝶 B. 家兔C. 喜鹊 D. 鲤鱼6.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a和b代表结构,①和②代表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呼吸时,水从口流进,由a后缘排出B.从②处流出的水与从①处流入的水相比,氧气增多了C.b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交替张合7.扬子鳄、大鲵、朱鹮鹊都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下图中这三种动物的共同点M可以表示( )A.都属于变温动物 B.都有牙齿的分化C.体内都有脊柱 D.卵外有坚硬的卵壳8.家鸽常成群结队地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家鸽有许多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鸽用气囊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和效率,以保证飞行时对能量的需求B.家鸽的前肢演化为翼,适于飞行C.家鸽的骨骼比较轻、薄,有些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D.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少空气的阻力9.下列哪一项不是胎生、哺乳的优势?( )A.产生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B.为后代提供了更好的营养条件C.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D.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10.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扩大分布范围、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A.丹顶鹤和北极熊 B.麻雀和蛇C.家鸽和鲫鱼 D.青蛙和蜥蜴11.一群非洲狮遇到猎物时,最有战斗力的雄狮负责指挥,其他个体负责驱赶和捕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狮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B.非洲狮群体捕猎的行为与其遗传物质无关C.非洲狮捕捉猎物的过程有分工合作的特点D.胎生、哺乳能够提高非洲狮后代的成活率12.我国的呼伦贝尔草原曾经组织过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的活动。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个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13.康康尝试在家自制酸奶,将容器高温消毒后,依次加入1000mL鲜牛奶、适量白糖、100mL酸奶,搅拌均匀,密封发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鲜牛奶可为发酵提供有机物B.加入白糖可以调节酸奶口味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种醋酸菌D.密封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14.科学家使用烟草花叶病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们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B.根据感染生物的不同,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C.在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分离时发现,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正常烟草的结果看: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②使烟草患病15.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 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16.云南的松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称为蘑菇之王。下列关于松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真菌B.能进行光合作用C.菌体由菌丝构成D.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17.放置一段时间的面包、剩饭、牛奶等,经常会出现各种菌落。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组成的B.真菌的菌落比细菌的菌落小很多C.细菌的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D.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1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校园中的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的归类标准是( )A.按照经济价值 B.按照观赏价值C.按照生活环境 D.按照形态结构19.卷柏与侧柏只是一个字不同,但却属不同类群植物,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 )A.有无输导组织 B.能否产生种子C.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D.水生和陆生20.下图为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虎和狮的亲缘关系最近C.猫和犬的相似程度比猫和虎的相似程度大D.食肉目包括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第II卷(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在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人工智能”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缩手反射模型”,如图一所示。图二是骨、关节、肌肉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1)“人工智能”团队在分析研究运动模型时,依据的是图二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骨、关节、肌肉的关系模式。(2)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模拟图二中 (填序号);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填字母)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 ,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3)“人工智能”团队在学习了动物的运动相关知识后,归纳运动的产生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③骨绕关节转动,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4)同学们在运动时经常会发生运动受伤的事情,所以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 (填写选项字母)。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②运动强度适当 ③不要参与运动 ④佩戴护腕和护膝 ⑤加大运动量 ⑥增加运动时间A.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22.(8分)下面是某种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形态来看,图中的细菌属于 (选填“球菌”“杆菌”或“螺旋菌”)。(2)图中细菌能够在液体中游动,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3)细菌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的细胞没有 ,只有【 】 集中的区域。(4)在环境适宜时,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其繁殖方式是 。(5)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3.(6分)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的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被称为 ,成功的关键是将植物①和植物②的 紧密结合。如果①是开白花的碧桃枝条,②是开红花的碧桃树,那么新形成的植株将来开 色的花。该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其优点是保持 。(2)图二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蚕发育过程可用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发育方式为 。24.(4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非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很多城市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资料二 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水禽为主。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121种,野生动物106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鸨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等34种。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非富。资料中画线内容是指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2)每年11月,数万只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到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越冬,在浅滩芦苇丛间筑巢产卵。迁徙是天鹅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属于 行为。(3)湿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成分越复杂,其 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5.(5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 。(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 ,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 行为。(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八年级生物第二次评价答案.docx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八年级生物第二次评价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