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爬天都峰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7 爬天都峰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进而学习写一件事。《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叙述了 “我” 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细致生动,尤其是对爬山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刻画,既表现了天都峰的险峻,又突出了 “我” 和老爷爷勇于攀登、相互鼓励的精神品质,为学生学习如何把事情写具体提供了优秀范例。
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 “级、链” 等 10 个生字,会写 “哩、级” 等 14 个字,理解并积累 “笔陡、石级、发颤” 等词语,能用这些词语准确描述爬山的情景。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如 “我” 的犹豫、老爷爷的鼓励、登顶后的自豪等,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学习作者运用对话、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进行简单的人物描写片段练习,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二)思维能力 通过默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写作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能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呈现课文的结构框架。 引导学生分析 “我” 爬山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老爷爷的言行举止,思考人物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深入理解人物相互鼓励、勇攀高峰的精神内涵,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思维能力。 在探讨天都峰的险峻与 “我” 和老爷爷成功登顶的关系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明白面对困难只要有勇气和信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三)审美能力 文中对天都峰的描写用词精妙,如 “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引导学生品读这些语句,想象画面,感受天都峰高耸入云、险峻奇绝的壮美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在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语句时,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中蕴含的坚定、勇敢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所展现出的人性美,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美的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天都峰是黄山 “七十二峰” 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体会文中蕴含的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面对困难挫折时勇往直前,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深入研读描写 “我” 和老爷爷爬山过程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品质特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理解 “我” 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领悟两人话语背后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受相互鼓励的力量。 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时勇气、信心以及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并能将这种感悟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学会如何在困境中激励自己与他人。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启一场特别的登山之旅。在出发前,先来瞧瞧老师带来的这幅壮丽的图片(PPT 展示天都峰图片)。哇,瞧这山峰,高耸入云,陡峭险峻,山壁几乎是直上直下的,石级又窄又陡,仿佛悬挂在半空中。它呀,就是闻名遐迩的天都峰,坐落在黄山风景区,海拔高达 1810 米呢!那些云雾缭绕在山间,如梦似幻,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 看着这天都峰,你们心里啥感觉?大胆说一说。 生 1:老师,我觉得它好高好险啊,看着都有点害怕,爬上去肯定特别难。 生 2:我觉得它特别壮观,像个巨人一样矗立在那儿,要是能站在山顶往下看,风景肯定美极了。 师:大家的感受都很真切!这天都峰这么有挑战性,从古至今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人前来攀登。就在这陡峭的天都峰上呀,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爬天都峰》,去瞧瞧在这天都峰的登山途中究竟发生了啥事儿。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词别慌张,多读几遍,把它们读顺口。要是遇上读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个小标记,待会儿咱们一起解决,开始吧! (学生自主朗读,教师巡视,倾听并适时指导读音) 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生字词学得咋样了。看大屏幕(PPT 出示生字词),谁先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生 3:“级”,年级的级,石级的级。 师:读得真准,声音也洪亮,大家跟着读一遍。 (依次读完生字词,教师针对易错字如 “攀”“辫” 等进行重点讲解) “攀” 这个字可不好写,大家瞧,上面是两个 “木”,中间像两只手在紧紧抓住,下面是个 “大”,表示一个人用力攀爬,记住这个字形,写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啦。“辫” 呢,和头发有关,中间是个 “纟”,表示跟丝线差不多,要把头发像丝线一样编起来,就是辫子啦。 生字词都认识了,咱们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一说。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观察) 哪位小机灵鬼来说说? 生 4:课文讲了 “我” 和爸爸去爬天都峰,在山脚下看到天都峰又高又陡,“我” 很害怕,犹豫要不要爬。这时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也要爬天都峰,我们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山顶。 师:概括得真完整,思路特别清晰!通过初读,咱们不仅攻克了字词难关,还知道了课文大意,收获满满。接下来,咱们就深入到课文里,去探寻那些精彩的细节。 三、精读感悟,体悟攀登之难与勇气传递 咱们先来瞧瞧课文开头描写天都峰的部分,大家快速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画出相关的词句,仔细品一品。 (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 生 5:我找到的是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从 “峰顶在云彩上面” 能看出天都峰特别高,高到都快挨着云彩了;“笔陡的石级”“从天上挂下来” 说明石级又陡又长,感觉直直的,爬起来肯定超级难,所以 “我” 才会发颤,心里害怕。 师:你分析得太到位了!那咱们就带着这种害怕、惊叹的感觉,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想象自己就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仰望,预备,读! (学生齐读) 读得真棒,老师都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天都峰的险峻。就在 “我” 心里直打鼓的时候,一位老爷爷出现了。咱们接着往下读,看看老爷爷是啥模样,他的出现又给了 “我” 怎样的触动,找出描写老爷爷的句子。 生 6:“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从 “白发苍苍” 能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了,可他还来爬这么险的天都峰,让我很意外,也给了我一点勇气,心想老爷爷都不怕,我也不能退缩。 师:你真会读书!确实,老爷爷这股不服老的劲儿就像一束光照进了 “我” 心里。那面对这样一位老爷爷,“我” 又是怎么回应的呢? 生 7:“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我” 不再犹豫,下定决心要爬,而且特别努力,用了 “奋力” 这个词,还 “攀着铁链”“手脚并用”,使出了浑身解数。 师:说得太好了!从这些动作描写能真切感受到 “我” 鼓足了劲儿。同学们,咱们也来做做这些动作,体会一下 “我” 攀爬的艰难。 (学生模拟动作) 大家做得有模有样,是不是感觉特别吃力?那老爷爷呢,他爬得咋样?咱们接着找句子。 生 8:“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虽然没有详细写老爷爷怎么爬,但能想象到他肯定也和 “我” 一样,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挪,最后才爬上了山顶,毕竟他年纪那么大了。 师:没错,老爷爷的不容易可想而知。在这艰难的攀登过程中,“我” 和老爷爷之间还发生了特别暖心的事儿,找找看,他们说了啥? 生 9:“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他们在互相感谢,因为彼此的勇气给了对方动力,要是没有对方,可能自己都坚持不下来。 师:这一番对话太动人了!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男生读老爷爷的话,女生读 “我” 的话,把那种感激、敬佩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得真有感情!从他们的对话里,咱们深深感受到了勇气和鼓励的力量。一个小朋友,一位老爷爷,年龄悬殊,却因为共同的目标 —— 爬上天都峰,互相扶持,彼此激励。那爬上峰顶后,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咱们赶紧去看看。 生 10:“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师:咦,这段好像有点熟悉,这不是开头描写天都峰的句子吗?怎么结尾又出现了?大家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啥用意?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哪个小组来说说? 小组代表 1:我们觉得开头写是为了突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体现爬上去很难,“我” 很害怕;结尾再写,是因为 “我” 已经爬上来了,这时候再看,就有一种战胜困难的自豪,说明 “我” 成长了,不再害怕这么险峻的山峰了。 师:你们小组理解得真深刻!确实,同样的景色,心境不同,感受截然不同。开头是畏惧,结尾则满是胜利的喜悦与自豪。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顾这趟爬天都峰之旅,咱们跟着作者从一开始面对高耸陡峭的天都峰心生怯意,到遇到老爷爷后获得鼓舞,鼓起勇气奋力攀登,再到最后成功登顶,收获满满。在这个过程中,咱们深深体会到了面对困难时勇气的重要性,还有人与人之间相互鼓励带来的强大力量。 其实呀,生活里咱们也会像爬天都峰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陡坡,可能是学习上的难题,像难解的数学应用题、拗口的文言文;也可能是生活中的挑战,比如学骑自行车、参加比赛。每当这时候,咱们能不能像文中的 “我” 和老爷爷一样,给自己打气,也给身边的人加油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