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初级中学张玉清人类是怎样来的?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导入:外星人上帝造人女娲抟土造人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思考:哪种动物和人类更相似?猩猩大猩猩长臂猿黑猩猩猩猩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1.类人猿的种类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长臂猿是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 去。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大猩猩是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黑猩猩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它们的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B.大猩猩C.长尾猴D.黑猩猩反馈练习C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1. 现代类人猿是否包括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2. 人和类人猿的相似特征比较项目 实 例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其他类人猿颜面扁平,两眼在同一个平面,没有尾巴,整个外部形态和人接近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相似;乳头一对,位于胸部,单子宫;脑的结构上,大脑遮盖了小脑,这些都和人相似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族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观看视频《人与猿的共同祖先 》思考: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祖先森林古猿人们发现在与古猿相同的地层中有橡树等植物化石,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分类地位最近,有较近的共同的祖先。眼镜猴卷尾猴长臂猿狒狒猩猩人类类人猿观看视频 森林古猿的进化 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森林古猿树栖生活猿向人的过渡人类的祖先地面生活现代类人猿的祖先想一想:森林古猿被迫来到地面生活以后,会面临着哪些困难呢?寻找食物,防御敌害,寻找栖息地等。古猿来到地面生活两足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大脑发达使用语音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模拟活动 : 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活动准备方法步骤1. 正常状态的手:记录完成一些活动的时间。2. 模拟非灵长类动物的手:将拇指和食指用胶带捆绑在一起 ,记录完成同样每个活动所用的时间。讨 论1. 拇指不能活动时,对完成某项动作的障碍是什么?2. 当拇指不能自由活动时,你怎样改变手的动作才能完成这些动作?3.某种动物的拇指不像人类这样灵活,你认为它们能否完成上述各项动作?4.试说明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重要意义。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A. 脑容量增加B. 会使用工具C. 产生了语言D. 直立行走反馈练习D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思考: 1.人类进化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2.每个阶段的大致时间?3.每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4.你能试着描述进化过程中形态结构方面的演化趋势吗?※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450-500ML)1.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2.能人:距今200万年制造和使用工具,脑容量为约700ML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3.直立人:距今180-20万年170万年:元谋直立人100万年:和县、蓝田直立人70万年:北京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3.直立人:脑容量多达1088ML之间4.智人:距今20-1万年惟一现存的人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1400 M L三棱尖状器石球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反馈练习B2.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A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B四.人种(教材P25 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从生物学观点看,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种,人种相当于亚种水平,人种又称种族,是有着共同的起源,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头部、五官、发色发型、肤色、眼色眼型、身高及其比例等。人种:观察并思考:世界各地的人为什么肤色、眼色、毛色、发型、鼻型等会存在差异?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蒙古利亚人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棕种人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影响因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外的因素外,还有自然选择、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此外人类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和进行劳动,既是人求的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2.森林古猿地球环境发生变化生活在森林进化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稀树草原进化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3.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4.人种: 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初级中学 张玉清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4.现代人划分为的人种。教学重点1.类人猿与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教学难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用具1.有关动物视频。2.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人类是怎样来的?二、合作探究思考:哪种动物和人类更相似?呈现图片(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1.类人猿: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2.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① 现代类人猿是否包括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②人和类人猿的相似特征项目 实例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其他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引导后归纳。项目 实例外部形态 类人猿颜面扁平,两眼在一个平面,没有尾巴,身体比猴大,整个外部形态和人接近。身体结构 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相似;乳头一对,位于胸部,单子宫;脑的结构上,大脑遮盖了小脑。这些都和人相似。面部表情 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的面部表情相似。行为表现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做工具等。其他 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族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学生观看视频《人与猿的共同祖先 》思考: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祖先(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1.提问: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如此相似的特征呢?分类地位最近,有较近的共同的祖先。2.学生观看视频 森林古猿的进化 ①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森林古猿→生活中森林→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稀树草原→人类②想一想:森林古猿被迫来到地面生活以后,会面临着哪些困难呢?寻找食物,防御敌害,寻找栖息地等。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学生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在手进化的意义①准备②a方法步骤正常状态的手:记录完成一些活动的时间。b模拟非灵长类动物的手:将拇指和食指用胶带捆绑在一起 ,记录完成同样每个活动所用的时间。③讨论a拇指不能活动时,对完成某项动作的障碍是什么?b当拇指不能自由活动时,你怎样改变手的动作才能完成这些动作?c某种动物的拇指不像人类这样灵活,你认为它们能否完成上述各项动作?d试说明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重要意义。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三)人类的进化阶段1.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思考: ①人类进化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②每个阶段的大致时间?③每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④你能试着描述进化过程中形态结构方面的演化趋势吗?2.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四)现代人可划分为4个人种1.观察并思考:世界各地的人为什么肤色、眼色、毛色、发型、鼻型等会存在差异 2.什么是人种 3.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蒙古利亚人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拓展: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影响因素 ※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三、小结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学生画出思维导图。3.板书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现代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森林古猿→生活中森林→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稀树草原→人类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四、作业1.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2.课后思考与练习。3.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张玉清).mp4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张玉清).pptx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张玉清).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