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狮子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大狮子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大狮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狮子》是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本课以大狮子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狮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在文化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美术学习中的地位
本课程处于三年级上册,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他们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期。《大狮子》一课通过对狮子的描绘,让学生接触到动物造型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绘画技法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本课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技能,引导学生运用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来描绘狮子的形态和特征。
在审美教育方面,通过欣赏不同形态的狮子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动物之美、艺术之美,提高审美素养。
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观察狮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学生通过观察狮子的强壮体魄、威严神态,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
绘画大狮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对狮子的形象进行创造和表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进步。
(二)教材内容和特点
内容概述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欣赏狮子的图片和艺术作品,了解狮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文化象征意义;学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的方法;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大狮子的艺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源,包括真实的狮子照片和不同风格的狮子绘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创作参考。
特点分析
综合性强:本课内容涵盖了欣赏、绘画、手工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绘画技能,还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趣味性高:狮子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动物,其威武的形象和独特的气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中的图片和活动设计充满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文化内涵丰富:狮子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教材中通过介绍狮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狮子的外形特征,包括头部、身体、四肢、尾巴等部位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学生能够掌握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的方法,如用流畅的线条勾勒狮子的轮廓,用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组合成狮子的身体,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狮子的皮毛。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大狮子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拼贴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狮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狮子的威武之美和艺术之美。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观察和描述狮子的外形特征,掌握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的方法。
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大狮子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地表现狮子的外形特征和神态。
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创作具有个性的大狮子艺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狮子图片和艺术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剪刀、胶水等)、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六、教学策略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狮子的图片、艺术作品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狮子的外形特征和艺术魅力。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实践教学法:通过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狮子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狮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狮子的威武之美和生命活力。同时,视频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狮子吗?狮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回答狮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狮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问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示一些狮子的图片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狮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图片和艺术作品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作参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讲授新课
观察狮子的外形特征
展示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狮子的头部、身体、四肢、尾巴等部位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提问学生:“狮子的头部有什么特点?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四肢和尾巴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狮子的外形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狮子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总结狮子的外形特征,也可以为学生的绘画创作提供参考。
学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
展示一些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狮子的。
教师示范用线条勾勒狮子的轮廓,用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组合成狮子的身体,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狮子的皮毛。
学生练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可以先画狮子的轮廓,再用形状组合成身体,最后用色彩进行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和教师示范,让学生学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狮子的方法。学生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了解狮子的文化象征意义
展示一些与狮子有关的文化艺术作品,如狮子雕塑、狮子图案的传统服饰等,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这些作品中狮子的象征意义。
介绍狮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国文化中,狮子是吉祥、威严的象征;在西方文化中,狮子是勇敢、力量的象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文化艺术作品和介绍狮子的文化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狮子的象征意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创作实践
布置创作任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技法创作一幅大狮子的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拼贴等形式。”
设计意图:明确创作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创作。同时,提供多种创作形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创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创作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创作顺利进行。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作品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说一说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学生互评:“请同学们互相欣赏作品,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教师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同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五)拓展延伸
介绍一些与狮子有关的环保知识,如狮子的生存现状、保护狮子的意义等,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狮子的生存现状和保护狮子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了解其他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动物的美。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继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八、板书设计
《大狮子》
(一)外形特征
头部
身体
四肢
尾巴
(二)表现方法
线条
形状
色彩
(三)文化象征意义
(四)创作形式
绘画
手工
拼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