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3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十八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无果。
"五一"的由来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启示我们珍惜劳动者的身份,用劳动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幸福的生活。
01
法律守护劳动者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行政法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1)含义: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首要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2、劳动法
案例1:某公司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强令员工小张继续工作,而且还不额外给小张加班费。
  
上述案例中,上述公司侵犯了劳动法的什么原则?
小结:劳动仲裁部门判定该公司侵犯了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也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③内涵: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2(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2 :应届女大学生邱某在应聘某公司文案职位时,该公司以“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她面试,邱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案例中,上述公司侵犯了劳动法的什么原则?
小结:法院支持邱某的诉求,认为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该公司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责令该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①内涵:
a.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2(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3:因父亲早逝,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小王和残疾母亲相依为命,他们被某民营煤矿录取,从事井下劳动。
上述案例中,上述公司侵犯了劳动法的什么原则?
小结:相关部门发通告,告知煤矿负责人,“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工作”,勒令该煤矿为母子二人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①体现: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
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⑵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⑷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02
劳动也要签合同
(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意义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
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2、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
3、劳动合同的签订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平等 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协商 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 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
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生产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
三、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
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1)说说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面对这样一份合同,你准备签吗 为什么
提示(1)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不签。理由:第一,合同内容不全面。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既有义务也有权利。合同中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这份合同只规定了乙方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如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护等。第二,该合同没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等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应视为无效合同。
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5、劳动合同的效力
【相关链接】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知识拓展】劳动合同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
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
③形式不合法:法律规定的有效形式主要是书面形式。
(1)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6、劳动合同的履行(约束力)
案例: 李某于1983年10月10日出生,并于1997年11月10日与某农药厂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试用期为1年,从事农药包装工作,每日工作8小时,必须遵守厂规厂纪,实行计件工资,若李某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负违约赔偿责任,并且厂方不退还其签订劳动合同时缴纳的入厂押金。
小组讨论:
(1)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这份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是违法的?
(2)这份劳动合同缺少哪些必要条款?
(3)如何认定这份劳动合同的效力?
小结:
(1)违法表现:①李某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李某当时年仅14周岁。②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③工作内容违反法律规定。④缴纳入厂押金属于非法收费。
(2)根据法律规定,缺少的必备条款有: 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②社会保险和劳动报酬。③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3)根据对第(1)问、第(2)问的分析,这份劳动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
课堂回顾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