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2 心中有数上职场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学习目标:1.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重点)2.劳动争议的维权方式(重点)1、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2、漫画反映了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一、明明白白工作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特别提醒】①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②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一、明明白白工作(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①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一、明明白白工作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注意:【知识拓展】《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劳动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知识拓展】(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一、明明白白工作(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①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①完成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2.劳动者的义务:一、明明白白工作思考:1、司机小林与老板之间的问题属于什么问题?小林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小林,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做?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二、清清楚楚维权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二、清清楚楚维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二、清清楚楚维权注意:和解协议不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只能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自觉。(2)申请调解①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P68(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发生劳动争议时,我们可以找那些调解组织?(3)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P69(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二、清清楚楚维权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3.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P69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行政部门:国务院设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地方设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社局)二、清清楚楚维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