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三框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01处处留心皆证据一、处处留心皆证据张某发现其丈夫有外遇,于是便雇人跟踪并偷拍到丈夫与一名年轻女子发生“亲密接触”的照片,准备以此作为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思考:张某偷拍偷录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法院是否支持?探究与思考提示:证据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根本性标准在于收集该特定证据的手段与结果是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如果偷拍、偷录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窃入别人家中),这种资料就不能作为证据;如果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则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一、处处留心皆证据1、证据含义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案件事实即法律事实,但不等于生活事实区别: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联系: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一、处处留心皆证据1、证据(2)作用: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一、处处留心皆证据1、证据(3)类型: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行政诉讼法: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刑事诉讼法: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物证 书证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合同书、借据、不动产权证书、图纸、产品包装上的性能说明、毒品犯罪分子进行联络的往来书信、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单据、账本等)一、处处留心皆证据拓展:物证与书证如果一个证据既是书证又是物证,理论上称为物证书证同体。例如,在犯罪现场收集到一封书信,内容与被害人死亡原因有关,如果用该书信的内容证明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则属于书证;同时,又需要判明该书信是否为被害人所写,需要作笔迹鉴定,从痕迹的角度看,该书信又是物证。一、处处留心皆证据小江是个十分乐于助人的人。一天,好朋友小何损坏了教室里的电脑,闯了祸的小何不敢回家。为了帮好朋友渡过难关,小江决定借出自己的压岁钱。于是微信转账4000元交给小何赔偿学校一台新电脑。后来小江想去小何家要回这笔钱,小何却不承认此事。双方闹到法院,可小江与小何的借款聊天记录被小江不小心删除了……最后小何实在拿不出证据,法院判小江败诉。思考:小江为何败诉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小江败诉是因为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无法证明事实,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和保存证据非常重要,要增强证据意识。一、处处留心皆证据一、处处留心皆证据2、收集与保存证据重要性: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借钱给别人,要对方写借条;返还比较重要的东西给别人,要对方写收条;买东西或者接受服务要尽量索取发票等等。一、处处留心皆证据2、收集与保存证据-小贴士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一旦出现纠纷,银行流水和支付凭证是重要证据。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如购物小票、交通票据、营业厅的业务合同,这些日常的合同证据建议保留几个月至一年。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因为删除相关记录,也同时删除了证据。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无论是借钱还是还钱,现金支付还是转账,支付完成后,不妨给对方发个短信之类的信息,确认之前发生的行为。02主张权利靠举证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探究与思考小明和小强在某幼儿园的中班就读。他们两人课间在学校操场活动,小强跑到小明身边,从身后抱住小明打闹玩耍,将小明摔倒在地,致其右臂受伤,其间老师有进行管理和制止。事件发生后,老师赶紧将小明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右肱骨外髁骨折,小明虽经手术治疗痊愈,但其父母为此支付医疗等费用2万余元。小明的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强父母承担上述费用。思考:此案件属于什么诉讼类型?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民事诉讼,小明的父母负有举证责任。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原告+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中小明父母提出主张,所以小明的父母负有举证责任。二、主张权利靠举证1、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原告+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探究与思考张某在动物园参观时被动物园饲养的老虎抓伤,花费治理费用3000元,张某起诉动物园要求赔偿。动物园说:老虎在笼子里,且笼子周围有隔离栏,隔离栏上有警示标语,如果不是张某扮猴挑逗老虎,老虎是不会抓伤他的,所以,张某应该自行承担责任。”谁应承担举证责任?请说明理由?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张某提出主张,所以由动物园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拓展:举证责任倒置常见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由行为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无过错侵权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过错推定侵权责任)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由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过错责任)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探究与思考河北大货车司机老赵来杭州送货,23时许准备返程时误上高架,被杭州交警依法处罚。因驾照扣满12分,老赵需要重新参加培训考试才能继续上路。老赵觉得很冤枉,便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请求撤销处罚。讨论:上述案件属于什么诉讼类型?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行政诉讼,交警负有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二、主张权利靠举证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要求: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因: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目的:法律以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公正行政诉讼原告需举证的情形: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探究与思考陈某在一起公诉案件中因诈骗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法院作出判决后,陈某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反映情况,称法院认定自己的犯罪数额有误,“案发前已退还20万元给受害者”。随后,检察官详细询问并调取相关银行账户的流水信息,与陈某反应的情况相吻合。由此,在二审判决中,检察院向法院提交了新的调查报告,法院撤销了原审判决,将刑期改为两年零六个月。讨论:上述案件属于什么诉讼类型?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负有举证责任。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陈某的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被告人陈某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二、主张权利靠举证3、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为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二、主张权利靠举证4、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原因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因: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必要性)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意义)二、主张权利靠举证整合:三大诉讼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民事诉讼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当案件的当事人处于弱势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保护弱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考虑,赋予当事人一项权利,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而不必承担举证责任的权利,这就叫“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 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刑事诉讼 承担举证责任的应该是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个别的罪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要证明自己无罪;对于由公民提起的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犯罪行为的侵害逆风翻盘 向阳而生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