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透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碳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叶绿体的类集体薄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组服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C.线粒体内、外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D. 构成内质网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 膜转运蛋白是细胞膜上持续物质出人增圆的蛋白质,一般可将其分为“通遮蛋白”和“载体蛋白“两大类。下列关于这两类弱转运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合成不一定由基因控制 B.二者运输物质时,均无特异性
C.二者运输物质时,均需要清耗能量D.二者运输物质时,不一定改变构象
5.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的过程中香降低其活性。如右图为不同 pH 和温度对 PPO 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pH。温度是无关变量
B.相同pH条件下时,随着温度升高。醒促反应产物越多
C.把制备麦芽的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pH8.4是制备啤酒最佳条件
D. 低温不能破坏PPO的空间结构,高温能够破坏PPO的空间结构
4. 右图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本图含有2个染色体组,4个DNA分子
D. 重示下一个时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5.下图是遗传信息的不同传递形式,请撰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①所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和解旋酶参与
B.图②所示过程中,可能涉及到3种RNA
C.图②所示过程中,所需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D. 原核生物能同时进行图②、③所示的过程
6.在某个体数量足够多的种群中,基因型为AA和 An的个体分别占30%和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随机交配一代后,种群中基因整频率不变
B.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A 基因频率不变
C.种群内A或a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相关的基因频率
D. 让该种群自由交配,若An受精卵有一半致死,则后代没有发生进化
7.下列有关科学实验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设计对预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唯一不同的是因变量
B.调查某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需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
C.孟德尔的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状态,易获得突变体
8.如右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可由②渗透形成,所以二者的成分完全相同
B. ①内的Na 的平衡与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有关
C.①②④内钠盐大量丢失会导致血压下降,心跳加快
D. 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合成减少
9.乙烯(分子式为C H )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植物激素,研究者探究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生理基础,发现了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调控纤维素酶的合成(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乙烯是由特定器官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乙烯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均发生在细胞核内
C. 活性好像素酶约合成与分泌不能体现细胞器间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D.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是通过调控纤维素酶的合成,进而分解植物细胞壁实现的
10.先秦诗人诗经的作品《大田》中“去其螟屦,及其盂贼,无害我田被”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体现了 ( )
A. 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B.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C.立体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获取更大的受益
D.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11.紫草素是从我国传统中药植物紫草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多项研究表明紫草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下图为紫草素的提取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素草外植体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进行①过程
B. ①过程为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
C.上述过程中所需的培养基、需要添加动物直清等成分
D、上述获取紫草素的过程,依据的是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12. 近期在“科学号”考察船对中国南海科考中,中国科学家采集了某海域1 146米深海冷泉附近沉积物样品,分离、鉴定得到新的微生物菌株(拟杆菌)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海冷泉没有光照。温度极低,不适合生产者的生存
B. 为培养微生物菌株,相应培养基要进行干热灭菌处理
C. 据图分析,以纤维素为碳源时,拟杆菌生长状况最好
D. 据题干信息分析拟杆菌可加速深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日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 水解酶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约是 ( )
A.细胞质基质中的H 转运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 Cyb以协同转运方式进入液泡,需要 ATP提供能量
C. Cys在细胞质基质中积累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D. 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14.油菜的抹高由等位基因G 和g决定,GG 为高秆,Cg为中秤,gg为矮秆。B 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基因与G 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若将1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泵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4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注: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自交的子代表型为高秆的基因型有3种
B. 乙自交的子代只有1种表型,且都为高秆
C.乙与丙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和2种表型
D. 丁分别自交和测交,子代均发生性状分离
15. 人体对 HINI 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如图所示.①~⑧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b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③在 H1N1 病毒刺激下会迅逐增殖、分化形成具有特性识别能力的④⑤
B.②为辅助性T细胞,若其被HIV 攻击,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仍将存在
C. B细胞的活化需要H1N1 病毒和②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的双重刺激
D. 机体在清除 H1NI 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巧妙配合的
16.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食动物A、B和肉食动物C,C以A为食。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与C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是A 先增先降,C后增后降
B、根据A、B曲线变化规律可推测二者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C. t -t 的后期,A的种群数量增长减慢的原因只是因为C的排食作用
D.据图分析,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48分)
17.(8分)甜瓜是一种耐港性较强的植物。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研究人员将甜瓜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幼苗根部和叶片细胞中酶a和酶b的活性,结果如图1:图2为甜瓜幼苗细胞中存在的部分代谢途径。请完成下列问题:
(1) 酶a和酶b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在 (填场所)中参与催化反应。
(2) 水淹后甜瓜幼苗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 ,判断的依据是
(3) 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请预测叶的无氧呼吸强度并说明理由: 。
18.(12分)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 自交产生 结果如表。在不考虑复等位基因的情况下,请完成下列问题:
组别 杂交组合 F F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 699 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 490 白色籽粒
(1) 根据表格信息可判断 为最性性状,结合题干信息和组别1、2的结果判断,玉米籽粒颜色至少受3对基因控制,依据是 (合理即可得分)。
(2)若要验证玉米籽粒颜色至少受3对基因控制的结论,让乙与丙杂交、F 的表型为 即可证明,F 自交,F 玉米籽粒性状比为 。
(3) 若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3对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则表型为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根据表格信息可推断组别1的 F 的基因型是 ,组别2中的F 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 。
19.(9分)牵张反射是指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面被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如下页右图是牵张反射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 突成牵张反射的效应器是指 ,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
(2) 牵张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α传出神经可以接受 的控制。
(3) 当骨骼肌过度被牵拉时,为了防止肌肉损伤,会 (填“促进”或“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 (填“收缩”或“舒张”)。
20.(9分)男颈长尾锥是栖息于森林中的大型杂食性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动物,在贵州消失多年。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提升,科研人员在某地重新发现60余只黑颈长尾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除此之外,决定森林生物群落地上分层的环境要素还有 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要素是 等。一般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比较强。
(2) 雄性黑颈长尾肆常通过鸣叫、舞蹈等方式吸引雌性,该过程传递的信息种类有 ,说明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 近年来监测发现,该区域层颈长尾墙种群数量堆持在60余只。从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薄颈长尾雉的能量去向有 。
(rCoV)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 的具体过程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 过程Ⅰ中厌需引物A 是研究 人员根据 设计的,引物的作用是 。过程Ⅱ拟对单键cDNA 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 个引物B。
(2) 在PCR体系中,需要添加 酶,为了激活该酶需要在缓冲液中添加 。
(3) 在扩增cDNA的过程中,每次循环都需要经历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其中变性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复性的目的是 ,延伸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答案 化 A 项错误 亲本中 30%AA 自交后代都是 30%AA 20%
1—5:CDDAC      6—10:BDADD      11—16:BBBDAC Aa 自交后代是 20%(1 / 4AA、1 / 2Aa、1 / 4aa) 50%aa 自交
: 后代都是 50%aa 合并后为 35%AA、10%Aa、55%aa 则 A解析
1. C : 的基因频率为 2 / 5 a 的基因频率为 3 / 5 基因频率仍保持解析 构成细胞器的膜结构与细胞膜类似 均具有一定
A 不变 B 项正确 种群内 A 或 a 发生的基因突变 会改变 A的流动性 项正确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导致癌
或 a 的基因频率 C 项错误 让该种群自由交配 若 Aa 受
细胞易扩散和转移 B 项正确 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
C 精卵有一半致死 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4 / 19AA、6 /三阶段的场所 所以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较外膜多 项
19Aa、9 / 19aa 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7 / 19 种群的基因频率
错误 磷脂双分子层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D 项正
发生了变化 种群发生了进化 D 项错误

7. D 解析:设计对照实验时 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唯一不同
2. D 解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 项错误 通道蛋白和载
的是自变量 A 项错误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体蛋白都属于转运蛋白 对于物质的运输都具有特异性
样方法 而五点取样法是取样方法 B 项错误 孟德尔的
B 项错误 通过通道蛋白运输的物质都是协助扩散 不消
测交后代性状比为 1 ∶ 1 只能说明配子的结合机会是均
耗能量 如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属于协助
等的 而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比例等于 1 ∶ 1 时 可以从
扩散 不消耗能量 C 项错误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
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 项错误 植物组
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
织培养过程中 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的细
子通过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 不需要和通道蛋白
胞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细胞易发生突变 D 项正确
结合 不改变构象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 8. A 解析:由图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
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会发生自身构象改变 D 项正确
液、④为淋巴液 组织液可通过渗透形成血浆 但二者的
3. D 解析:分析曲线图 为单坐标多曲线 其自变量不止一
成分是有区别的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A 项错误 机
个 其中横坐标的 pH 及温度都是自变量 A 项错误 由题
体维持血钠的平衡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有关 B
图可知 同一 pH 条件下 温度为 80℃时的酶活性比 70℃ 项正确 内环境内大量丢失钠盐 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
及 90℃时的酶活性都高 也就是 80℃时 酶促反应产物 下降 出现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C 项正
生成较快 但因酶只能加快反应的进行 不改变反应的平 确 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减少 增加排
衡点 最终产物的量不变 B 项错误 由题意知 麦芽中多 尿 D 项正确
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 因此 制备麦芽 9. D 解析:植物体产生的乙烯属于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分
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 而题图中显示在温度 80℃、pH8.4 泌没有固定的器官 且激素只具有调节作用 没有催化作
时酶活性最强 C 项错误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 但不破坏 用 A 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 乙烯促进鳄梨果实细胞
酶的空间结构 高温使酶失活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 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即转录和翻译过程 其中转录发生在
结构 D 项正确 细胞核内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完成的 B
4. A 解析:图中的 2 对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正 项错误 由题图可知 活性纤维素酶的合成与运输涉及核
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 已经完成了联会和非姐妹染色单 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需要借助小泡
体间的互换 A 项正确 B 项错误 题图含有 4 条染色体 8 来完成 需要消耗能量 所以能够体现细胞器间结构与功
条染色单体 8 个 DNA 分子 同源染色体有 2 条 即含有 2 能上的联系 C 项错误 通过题图发现 乙烯会促进某活
个染色体组 C 项错误 图示细胞的下一个时期是减数分裂 性纤维素酶的合成 该酶分泌到膜外可水解植物细胞壁
Ⅰ的后期 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进而促进果实变软、成熟 D 项正确
组合 但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D 项错误 10.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去其螟螣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
5. C 解析:据图可知 ①是 DNA 复制 需要消耗能量和解旋 稚”主要目的是除去害虫 体现了能合理调整能量流动
酶、DNA 聚合酶等的参与 A 项正确 据图可知 ②是翻 关系 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D 项符合题
译 涉及到 mRNA(翻译模板)、 tRNA(运输氨基酸) 和 意
rRNA(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B 项正确 据图可知 ③是转 11. B 解析:外植体只需消毒 不能灭菌 灭菌之后外植体细
录 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 RNA 的过程 其 胞就会死亡 A 项错误 ①过程为脱分化 即失去其特有
原料是 4 种核糖核苷酸 C 项错误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的 的结构和功能 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 形成具有全能性
限制 因此能同时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D 项正确 的愈伤组织 B 项正确 ①过程中 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6. B 解析:在某个体数量足够多的种群中 基因型为 AA 和 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才能获得
Aa 的个体分别占 30%和 20% 则 aa 占 50% A 的基因频 愈伤组织 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才需要添加动物血
率为 2 / 5 a 的基因频率为 3 / 5 若随机交配后代 AA = 4 / 清 C 项错误 依据题图可以发现 该流程主要通过促进
25 Aa= 12 / 25 aa= 9 / 25 后代中 A= 4 / 25+12 / 25×1 / 2 = 2 / 细胞增殖来提高紫草素的产量 也就是依据细胞增殖的
5 a= 3 / 5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 原理 而不是细胞的全能性 D 项错误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生物)1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生物)2
{#{QQABAQKQggigAAIAARhCAwVQCkCQkgAACSgOhFAAsAAAiRNABAA=}#}
12. B 解析:生产者的存在通常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一定的 定分子发生变化 C 项正确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 体液
温度条件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深海冷泉不可能有阳光 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巧妙配合、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稳态
且温度极低 不适合生产者的生存 A 项正确 培养基只 调节的 D 项正确
能使用湿热灭菌法(主要是高压蒸汽灭菌)灭菌 B 项错 16.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C 与 A 的关系是捕食 其中
误 根据曲线图分析 拟杆菌生长状况最好的培养基是 A 是被捕食者 C 是捕食者 二者的关系曲线是被捕食者
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基 C 项正确 拟杆菌作为分解 数量先增先降 捕食者的数量后增后降 A 项正确 A、B
者 可将碎屑中的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 加快碳循环 D 都是草食动物 可以判断二者是种间竞争关系 B 项正
项正确 确 t0 ~ t1时间内 随着种群 A 数量增多 种内竞争加剧
13. B 解析: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 其内部 H+浓度高 细胞 且 C 以 A 为食 随着 C 种群数量增加 A 被捕食的压力
质基质中的 H+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 属于主动运输(通 增大 因而在 t0 ~ t1后期 A 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C 项错
过 V-ATPase 水解 ATP 获取能量) 在主动运输的过程 误 根据曲线图可知 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
中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A 项正确 正常情况下 Cys 以协 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
同转运的方式进入液泡 其能量由顺浓度梯度出液泡的 定性 D 项正确
H+提供 不消耗 ATP 中的能量 B 项错误 线粒体功能异 17.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常的原因之一是液泡酸化消失 H+不能顺浓度梯度运出 (1)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细胞质基质
液泡 Cys 不能借助液泡膜两侧 H+浓度梯度提供的电化 (2)酒精和 CO2   水淹一段时间后酶 a 和酶 b 活性增
学势能进入液泡 导致细胞质基质中 Cys 浓度增大 抑 加 且酶 a 活性远远大于酶 b 活性 说明根部和叶片的
制 Fe 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 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无氧呼吸速率增强 其最主要代谢产物为酒精和 CO2
C 项正确 题图过程中液泡酸化消失 线粒体功能异常 (3)可能减弱 原因是水淹时间越长 植物体内积累的酒
体现了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关系 D 精越多 会对甜瓜幼苗的叶片细胞和根部细胞都产生严
项正确 重的伤害 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所以叶的无氧呼吸强
14.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B 基因与 G 基因在油菜的株高 度可能会减弱
上有相同的效果 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呈正相 18. (除标明的外 每空 2 分 共 12 分)
关 甲植株含有 2 个有效显性基因 乙植株含有 2 个有 (1)红色籽粒(1 分)  若根据 F2的 9:7 的结果推断是 2
效显性基因 丙中 B 基因的插入导致 G 基因被破坏 因 对基因控制 则与题干信息甲、乙、丙分别为三个不同的
此丙植株只有 1 个有效显性基因 丁植株含有 2 个显性 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矛盾(合理即可得分)
基因 据此分析:甲基因型相当于 GgBO 可以产生 GB、 (2)红色籽粒(1 分)  红色籽粒 ∶ 白色籽粒= 9 ∶ 7
GO、gB 和 gO 的配子 比例为 1 ∶ 1 ∶ 1 ∶ 1 随机结合后 (3)8  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  1 ∶ 1
后代有 5 种表型(含有 4 个显性基因、含有 3 个显性基 19. (除标明的外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因、含有 2 个显性基因、含有 1 个显性基因、不含显性基 (1)α 与 γ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们所支配的肌肉  神经冲
因) 比例为 1 ∶ 4 ∶ 6 ∶ 4 ∶ 1 其中含有 2 个显性基因的 动(或电信号 或局部电流)
有 GGOO、GgBO、ggBB 三种情况 A 项正确 乙植株的基 (2)脊髓  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写出任何一个都得
因型为 GgBO 会产生 GO、gB 两种配子 自交后代的基因 分)
型为 GGOO、ggBB、GgBO 均含有 2 个显性基因 只有 1 (3)抑制(1 分)  舒张(1 分)
种表型高秆 B 项正确 丙的基因型是 Bg 会产生 B 和 g 20. (除标明的外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两种配子 乙和丙杂交会产生:GBO、gBB、GgO 和 ggB 四 (1)温度  水分、无机盐  抵抗力
种基因型 表现为高秆和中秆 C 项正确 丁自交子代出 (2)物理信息、行为信息(2 分)  生物种群的繁衍
现 GG、GB 和 BB 只有 1 种表型高秆 并没有新性状出 (3)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食物不足 天敌的存在限制了
现 即没有发生性状分离 丁测交会产生 Gg、Bg 只有 1 种群数量的增长(2 分)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流
种表型中秆 根据性状分离的定义 测交不符合性状分 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或“自身呼吸
离的定义 D 项错误 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15. A 解析:据图分析 b 是抗体 则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 (2 分)
胞 产生浆细胞的③是 B 细胞 ④⑤分别是 B 细胞分化 21. (除标明的外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的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 A (1)mRNA 3′端的碱基(或核苷酸) 序列(2 分)   使
项错误 据图分析②为辅助性 T 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和 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 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
细胞免疫 若其被 HIV 攻击 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几乎 分)  2n-1
全部丧失 但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还是存在的 B 项正确 (2)耐高温的 DNA 聚合  Mg2+
B 细胞的活化需要双重信号的刺激 分别为 H1N1 病毒 (3)90~95℃   使引物与互补 DNA 链结合  70~75℃
的刺激和辅助性 T 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细胞表面的特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生物)3 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生物)4
{#{QQABAQKQggigAAIAARhCAwVQCkCQkgAACSgOhFAAsAAAiR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