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共17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共17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根本保证
本质特征
基本方式
有机
统一
教材结构
统编《政治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全书的主线和落脚点。
怎样做



国体
政体
三基本
依法治国
一体建设
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
学习目标
1: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3: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目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地位和作用: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3.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内因
西方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外因
列强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严损害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并一步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直接原因
名词点击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注意: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均有着政治、经济两方面含义。不能说“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正确理解: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这样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5.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决定
决定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前提基础
目的动力
决定
第二目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1851-1864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1861-1894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1898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1899-1900
清末新政
封建统治阶级
1901-1911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1911
他们的尝试和斗争结局如何?
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凝聚革命力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
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实践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
(2)初心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意义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 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及结果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代表 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中国共产党
政治 主张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
最终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二目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2)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
根本性弱点
前两种方案失败的原因:前两个阶级阶层存在根本性弱点
(1)组织性和团结性:
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
(2)革命性:
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
(3)先进性:
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知识拓展: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4.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有比较才有鉴别
误区: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开始执政( )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意义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一切特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课堂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
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
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依据)
2.主要矛盾
3.历史任务
民族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三种建国方案
背景
初心使命
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