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1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沪教版(2024) 初中化学九上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导入新课1.二氧化碳是一种 、 的气体,密度 (约为空气的1.5倍)。2.CO2 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 CO2,且CO2在水中的溶解量与 和 有关,温度越 ,压强越 ,二氧化碳溶解越多。3.固态的CO2称为 ,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50C时,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吸热变成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______,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4.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是优良的灭火剂;干冰升华时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是良好的__________;二氧化碳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无色无味比空气大能1L温度压强低大干冰热量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制冷剂化工原料气体肥料将盛有空气的小气球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慢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探究一现象结论气球漂浮起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矿泉水瓶中迅速倒入约占容积1/3的水,立 即旋紧瓶盖并充分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结论塑料瓶变瘪(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探究二思考:生产碳酸饮料通常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使二氧化碳较多地溶解在饮料中,打开汽水瓶盖,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迅速逸出。1.打开汽水瓶盖,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气泡?2.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是否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主要成分为石蕊和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由紫色变成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可用于酸性物质的检验实验探究三将白色滤纸条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取出后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现象结论滤纸条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探究四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将导管伸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结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反应表达式实验探究五将上述实验中的试管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结论石蕊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表达式实验探究六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现象结论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探究七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现象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表达式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取一小块片状石灰石,仔细观察,看看是否容易捏碎、敲碎步骤一用坩埚钳夹持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外焰上灼烧几分钟后,放在陶土网上冷却,看看石灰石灼烧后是否容易捏碎、敲碎步骤二将石灰石灼烧后的产物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步骤三将烧杯静置片刻,取少量上层澄清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向液体中吹气,观察现象步骤四CaCO3 CaO + CO2 ↑高温CaO + H2O = Ca(OH)2Ca(OH)2 + CO2 = CaCO3 ↓ + H2O阅读课本P147页,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合作探究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干冰升华(或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二氧化碳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用于灭火做制冷剂食品保鲜人工降雨重要的化工原料纯 碱小苏打化 肥塑料舞台云雾决定课堂小结森林灭火课内自测1下列有关CO2用途中,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B.灭火C.制纯碱 D.生产尿素2.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种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燃料大规模开发使用。(2)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A .焚烧纸质垃圾 B. 步行上学 C. 用电动牙刷刷牙A化石B1.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A .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C. 产生酸雨 D.毒害作物2.以下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E.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否死亡F.点燃,看能否燃烧。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CO2通入水中 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碳酸溶液加热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固体能力提升BA、B、D、FD溶洞是怎样形成的?拓宽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