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生物七上全册综合题一、单选题1.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生物( )A.只用肺呼吸B.能在地上爬行C.体表覆盖鳞片或甲D.产卵,体内受精,生殖发育不再依赖水环境2.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有利于:( )A.捕食 B.游泳 C.漂浮 D.保持平衡3.“天高任鸟飞。”下列不属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卵生C.骨骼轻、薄而坚固 D.有气囊辅助呼吸4.图甲、乙分别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中的①是子叶,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丰富的养料B.乙中的②是胚芽,将来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C.甲中的①②③④构成玉米种子的胚,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D.甲中的⑥是胚乳,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的结构5.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即可B.用一只手托住镜座即可C.随意将显微镜抱出即可D.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托住镜座6.下面左图是小明同学采集的某种植物叶片,根据下列检索表可判断该植物是( )A.桂花 B.苏铁 C.茶 D.柳树7.“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属于扁形动物B.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C.它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D.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8.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属不同种,甲、丙同科不同属,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A.乙 B.丙 C.丁 D.戊9.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的鱼的是( )A.章鱼 B.鲸鱼 C.鳄鱼 D.鲫鱼10.今年5月的自贡,到处开满了蓝花楹,决定蓝花楹花朵颜色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强度 B.雨水滋润 C.遗传物质 D.土壤肥力11.小王生食荸荠后腹痛难忍,医生在她的身体中找到了元凶。它虫体肥厚,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形似姜片,因此被称为姜片吸虫。姜片吸虫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12.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单细胞细菌B.酵母菌有叶绿体,可以进行自养生活C.结构②是控制酵母菌各项生命活动的中心D.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发酵产生酒精13.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载玻片的a、b、c三处各滴两滴草履虫培养液,将其连通,a处边缘放一粒食盐、c处边缘滴一滴肉汁,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在a、b之间的运动方向是a→bB.c处草履虫最多,说明肉汁是有利刺激C.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青霉素是由_____产生的。( )A.青霉 B.大肠杆菌 C.病毒 D.酵母菌15.下列生物与其特征不符合的是( )A.昆虫—外骨骼 B.河蚌—外套膜C.龟—鳃呼吸 D.蚯蚓—有体节16.缢蛏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沙泥底,通过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缢蛏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不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摄取食物 B.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C.进行气体交换 D.分泌物质形成外套膜17.将细菌放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菌群(如图),某生物兴趣小组向检测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种实验方案最合适( )A. B.C. D.18.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映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19.“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藓植物的生动写照。下列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白日不到处”——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苔藓植物的繁殖季节C.“苔花如米小”——苔藓植物长出的孢蒴很小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20.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干燥生活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二、综合题21.在横线上把内容填完整。(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 作出反应。(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 。(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 。(5)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2.下列图片分别代表了三类不同的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海带是一种食用海藻,属于 植物,这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2)葫芦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它的基部生有 ,起固着作用,这类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3)肾蕨可供观赏,它的根、茎、叶里有 组织,靠 繁殖后代。(4)煤炭主要是由古代 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23.乐乐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想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以及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请据图一、图二、图三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应使用反光镜的 面。(2)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10×,两种物镜10×和40×,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若想看到最多细胞应放大 倍。(3)根据图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一般 (填“有”或是“没有”)③。(4)根据图二,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5)图三,要是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 进行调节(括号内填字母)。A.右下方 B.左下方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24.下图是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2)图中甲细胞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有[ ] 的保护和支持。(3)② (填细胞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到的结构。(4)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 ] 内,这种结构是动物细胞没有的。除此之外,①和 (填结构名称)也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5)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5.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使用甲图中②和④的镜头组合观察物像,则该物像被放大了 倍。(2)对光时,应转动乙图中的 (填序号),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出现,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物都不动,可判定污物是在 (填结构名称)上。(3)观察时,要使视野由丙图中的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转换为 (“高”/“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细准焦螺旋。(4)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能看到与其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答案】B【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答案】B【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4.【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5.【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6.【答案】C【知识点】对植物进行分类7.【答案】D【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8.【答案】A【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9.【答案】D【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0.【答案】C【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11.【答案】B【知识点】对动物进行分类12.【答案】C【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13.【答案】D【知识点】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14.【答案】A【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5.【答案】C【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6.【答案】D【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7.【答案】C【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8.【答案】A【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9.【答案】D【知识点】苔藓植物;被子植物20.【答案】D【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1.【答案】营养;刺激;呼吸;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病毒【知识点】生物的特征22.【答案】(1)藻类;根、茎、叶(2)假根(3)输导;孢子(4)蕨类【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23.【答案】(1)凹(2)50(3)没有(4)⑦线粒体(5)A;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24.【答案】(1)甲(2)①细胞壁(3)细胞膜(4)⑤液泡;叶绿体(5)细胞【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25.【答案】(1)150(2)4;物镜(3)右下;高(4)纤毛【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