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39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39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新课导入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件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进行大屠杀
1937年9月国共合作
考虑了很久,咱俩齐心协力,一起把日本人赶走!
七七事变后的日军发动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请问合作后的国共两党如何配合抵抗日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正面战场(国民党)
敌后战场(共产党)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徐州会战
战役——即在战争中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上,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会战——指的是战争双方的主力或战区主力间进行的作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一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东三省沦陷,平津沦陷,南京上海沦陷,日军的下一步战略将是什么?
把南北战场连成一片。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1931.9
1937.7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徐州
日本为打通南北战场,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徐州会战
问题探究一:日军侵略的下一步可能是哪里?为什么?
天津


线
浦口
南京
青岛
胶济线
台儿庄
台儿庄地处山东省枣
庄市,位于津浦路台枣支线及台潍公路的交叉点上,大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 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01
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徐州会战
图示日占区大略为1938年1月情形
徐州
上海(日占)
天津(日占)
津浦铁路(南北走向)
陇海铁路(东西走向)
1.背景:
观察地图思考:日军选择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徐州会战中最著名的战役
壹·台儿庄战役
2.概况:
李宗仁(1891.8.13-1969.1.30)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69年在北京逝世。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所属 徐州会战
过程
结果
1938年3月
山东枣庄台儿庄
李宗仁
胜利,歼灭日军1万余人
①日军攻击台儿庄,激战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展开激烈巷战,日军基本控制台儿庄;②李宗仁调兵增援,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撤退。
李宗仁在台儿庄
结合相关史事和教材内容,思考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相关史事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 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2.概况:
3.意义: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根据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徐州
1938年4月中旬以后,担任正面防守的中国军队逐渐陷入被动,遂于5月中旬决定放弃徐州,向皖南、豫南方向转移。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
武汉
台儿庄战役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日本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中国政府
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我党在徐州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等领导干部到武汉。
01
02
武汉
02
武汉会战
1.背景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中日双方为何如此重视武汉?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大别山
武汉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位置十分重要。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滞留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被称为“战时首都”;同时武汉也是盟军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概况:
观看视频,结合P97-98,归纳“武汉会战”的概况
武汉会战
时间:1938年6月——10月
指挥者:蒋介石
战役:万家岭大捷
特点: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3.花园口决堤:
“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花园口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命令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花园口决堤虽然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是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工农各业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
国民党未考虑人民的利益
(1938年10月初)
战术特点
结果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200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击毙日军3000余人。
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3000多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
薛 岳
万家岭大捷:抗战时期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战役
4.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21日 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5日 武汉沦陷
5.结果
①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②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淞沪会战
南京保卫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南昌会战
随枣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桂南会战
豫南会战
常德会战

30


20


14万

24


40


12

约11

约10


4


5


12

约10


12

武汉会战前后日军在重大战役中投入兵力对比图
数据整理自张宪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1938.6-1938.10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七七事变
平津沦陷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沦陷
15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
——毛泽东《论新阶段》
日军由于战线过长,
兵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1938.10
七七事变
1937.7.7
敌后战场局部反攻
1944年初
日本投降
1945.8
战略
防御
战略
相持
战略
反攻
6.影响:
抗战的三个阶段
防御:(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相持:(1938年10月——1943年12月)
反攻:(1944年1月——1945年8月)
日本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如皖南事变。
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否代表日军
停止进攻了?
-1939年-
2月
海南战役
南昌战役
2-5月
随枣战役
4-5月
9-10月
第一次长沙作战
进攻南宁
10月
昆仑关战役
11月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为什么是长沙?
南京、武汉失守,华北、华中、华南沦陷,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同时湖南是大粮仓,日军想得到的物资供应。
国内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7日-10月9日
为消灭第九战区主力,打通粤汉路,日军再次进攻长沙。第九战区总结第一次会战经验制定了反击作战计划。此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1.7万余人,使日军攻占长沙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0月
日本集中10万兵力向长沙发起进攻,中国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为保卫长沙,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组织防御,成功地遏制了日军的大举进攻。
长沙
国际
珍珠港事件示意图
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美国对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开辟了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二战到达最大规模;8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二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9日国民党正式对日本宣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盟军接连败退
1941年12月8日,日军驻武汉之集团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国军队增援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
3.概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实力 对比 中方约120万pk日方10余万
指挥官 第九区总司令薛岳
经过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
结果 敌军伤亡5.69万人,我军伤亡2.8万人,获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意义
“抗日战神”薛岳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
自强团结精神
为民族利益献身的
自我牺牲精神
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相关史事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开展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际此远东阴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抗日战争史》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蒋介石日记》
此次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盟军在亚洲战区的首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P101《知识拓展》,完善相关信息
时间:
战果:
抗战英雄:
意义:
①成功解救英缅军第一师
②打通滇缅公路
刘放吾、孙立人、戴安澜
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初-1945年
04
豫湘桂战役
背景
时间
结果
1944年初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豫湘桂大溃败说明了什么?
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日本占领武汉后,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
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会战,
较大规模战役1117次,小战斗38931次,
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
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
牺牲
4670000人
杀敌
1984000人
杀敌数量比其他近20个国家多
*数据整理自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井上清等《日本近代史(下)》、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
历史证明,中国抗日战争有力的增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前期的主战场;
②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
③为敌后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积极影响
材料一:正面战场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役上,都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层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战略展开,保障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不肯放弃反共政策,坚持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大片国土丧失)
——《国民党正面战场》
消极影响
⑤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合作探究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时间:
主要战役:
时间: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指挥者:
意义:
意义:
1944年
1938年3月
李宗仁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1938年6月—10月
花园口决堤
万家岭大捷
意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941年12月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时间:
结果:
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
本课小结
台儿庄战役
时间: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的抗战
1.[2023·山东] 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士,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当堂检测
【 B 】
【 A 】
3.[2023·甘肃]《黄水谣》歌词中写道:“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根据歌词判断,该作品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A.进攻阶段 B.反攻阶段
C.防御阶段 D.相持阶段
当堂检测
【 C 】
【 D 】
5.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将该战役的胜利称为“盟军的胜利”。该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会战
6.下列有关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态度是积极的 ②正面战场处于从属地位③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④丧失领土,作用极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当堂检测
【 D 】
【 C 】
通过观看视频,说说战争老兵方队分别来自哪支军队,说明什么?
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抗战老兵方队
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