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1-5 DACDB 6-10 ADBCA 11-15 BDBBA 16 C二、材料分析题(52分)17.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2分,每点4分)18.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分)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分)(2)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青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③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增长知识才干,练就过硬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12分,每点4分)19. (1)①态度:材料反映了我国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3分)②原因:民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分)(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重视企业形象和信誉,依法经营,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9分)横峰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学科试卷考试时长:75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一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 48 分)1.在学习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变时,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小张:原始社会末期,土地私有化、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②小李: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奴隶受雇于奴隶主并拥有大量生活资料③小王:相对于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拥有完全的自由,还拥有少量劳动工具和土地④小丁:相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024 年 10 月 23 日,美国波音公司工人就新的薪资协议进行投票,64%的工人投下反对票,因此已经持续 6 周的罢工仍将继续。波音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美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缩影。此次罢工( )①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②有可能会改善工人待遇,从而缓和阶级矛盾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因此, 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成为了革命斗争中的主心骨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③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④革命的前途最终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携手走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下面是我国 1952-1960 年工业、农业的总产值分布图。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基本实现农业强国②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③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党站稳人民立场,农业方面基本满足生活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③重点是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下列事件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杭州亚运会的成功离不开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坚定道路自信②中国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展现了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坚定理论自信③杭州全市各部门协同一致,成功举办亚运会、残运会等赛事:坚定制度自信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杭州亚运会:坚定文化自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必须认清“已经变”的现实,了解“没有变”的本质,坚持“不能变”的本源,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①解决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本矛盾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的表现③表明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④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 年 6 月 30 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 7 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①实现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②“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③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④“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1956 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 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 )①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②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③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2024 年 3 月,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国华润斥资 117 亿元投资并购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企),并取得该公司的实控权。长电科技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此次整合重组,长电科技于中国华润旗下的半导体企业华润微产生业务协同,中国华润对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此次重组( )①拓宽了国有资本投资领域,发挥国有企业主导作用②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③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④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影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三周年。该法是关于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接国际营商规则的法律规定,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广泛的法律支撑,让各级地方政府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加强了法治保障。该法的颁布和实施( )A.有利于规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有利于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C.体现了我国对外商投资经济的特殊保护 D.彰显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因为( )①公有制经济的生产效率远高于非公有制经济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④公有制为主体是生产关系的核心,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在唤起国人对城市生活最初记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产品质量不过关,食品安全没保障,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抓”和“放”之间寻找最合适的平衡点。这说明( )①应处理好“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关系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缺陷③政府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④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缺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国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的功能,通过奋力革新,攻坚克难,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推向新高度。下列关于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规范市场秩序,取消市场准入 ②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③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④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淡化市场监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5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历届政府共签订 745 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列强则在中国享有建立“租界”、驻扎军队、内河航行、海关管理等种种特权。旧中国,在战乱频仍中,人民被蹂躏甚至被屠杀,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即使在没有战乱的时候,老百姓也因为苛重的地租、捐税以及各种灾害,过着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华文明成果被劫掠、被损毁,中国人被歧视、被侮辱,民族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新中国成立时的“家底”——一个拥有世界 1/4 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重工业几乎为零,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 造,在西方世界眼中是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综合国力飞跃的同时,我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真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知识,阐述你对“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理解。18.2024 年 7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某校高一(2)班同学以“关注新征程实现复兴梦”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忘来时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材料二:【逐梦新征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 14 亿人的保障体系……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2024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在历时 16 日的第 33 届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名的好成绩。从九十多年前刘长春只身一人出征,到近年来的硕果满满。征战奥运赛场的历程,是我国人民百年践行体育强国梦想的历程,也是不断追求实现中国梦的缩影。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并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哪些。(10 分)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说明广大青年在逐梦征程上应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12 分)19.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激励鼓舞着广大民营企业家,广大民营企业家倍感振奋,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结合情境材料,分析我国对待民营企业的态度及其原因。(9 分)假设你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你应如何把握机会、促进自己的企业发展?(9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政治第二次月考答案.docx 高一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