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孤独之旅 课时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学习分析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理解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理解文章“孤独”所表达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孤独”所表达的主旨。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学侧记一、开卷有益 《儒林外史》 课前自学 (一)自学清单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情节。 2.圈画出杜小康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 3.思考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二)预学检测 乱窜( ) 给予( ) 戳破( ) 万顷( ) 掺杂( ) 觅食( ) 撩逗( ) 纯粹( ) (三)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鲜艳的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心路历程吧! (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三、合学展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情节。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点出人、事、结果即可。) 2.小组合作讨论 任务:根据文章情节,自主阅读,填写表格。 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质疑补充 四、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理解孤独 分析杜小康的心理活动,他的孤独来自何处? 1.情感世界的孤独 (失去交流的环境) 2.面对自然环境的恐惧 3.对未来前途的恐惧 分析孤独的内涵 表层: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失去交流的环境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以及对陌生环境和未来前途产生恐慌之感的一趟旅程。 深层:杜小康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勇敢、镇定、努力奋斗的人生成长历程。 (二)小组合作讨论 任务一找出文中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任务二探究文中鸭群与杜小康成长的联系。 (三)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 示例:环境描写暴风雨: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这里的环境特点是“黑”(前面三个“黑”字都是实指,后一个“黑”字是虚指)。比喻、拟人、夸张,作者极力渲染暴风雨的可怕,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摆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这里烘托了杜小康坚强、勇敢的性格,表达主人公在风雨中成长的主旨。 五、课堂小结 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 但最重要的并最容易收到效果的是风景描写 ——曹文轩 六、拓展延伸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曹文轩散文《前方》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 七、作业布置 回顾你的初中生活,写一段文字,用景物描写表现你的心理,做到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恐惧——孤独——无奈——坚强 不成熟 成熟 成长之旅 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展示,生生互评 课前自学了解作者 结合背景了解文本 通过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的课文,并能加以概括全文内容,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适当点拨 谈对文题“孤独”的理解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适当点拨 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大自然对话,与小说中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在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成长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抓住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这同时也是杜小康的成长之旅。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筛选信息,找出杜小康的情感词,借此有利于梳理文章情节。此外,还通过环境描写的诗意语言,品读杜小康的“孤独”。在组织教学时,课堂氛围活跃,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只是在字词强化方面,还有不足,最后时间紧促,匆匆带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