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共24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共24页)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学习导航
1、了解同一律的原因、公式及要求
2、了解矛盾律的原因、公式及要求
3、了解排中律的原因、公式及要求
4、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及区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导入
小明、小华和小军是同班同学,一天,他们玩猜球的游戏:
现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三个盒子,每个盒子上面写有一句话。红盒子上写着“球不在黄盒子里面”,黄盒子上面写着“球不在蓝盒子里面”,蓝盒子上面写着“球在黄盒子里面”。假如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球应该在哪个颜色的盒子里 小明说:“在红盒子里。”小华说:“在黄盒子里。”小军说:“在蓝盒子里。”
(1)你觉得哪种观点对,并说明理由。
导入
现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三个盒子,每个盒子上面写有一句话。红盒子上写着“球不在黄盒子里面”,黄盒子上面写着“球在蓝盒子里面”,蓝盒子上面写着“球在黄盒子里面”。假如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球应该在哪个颜色的盒子里 小明说:“在蓝盒子里。”小华说:“在红盒子里。”小军说:“在黄盒子里。”
(2)你觉得哪种观点对,并说明理由。
点拨:(1)小军的观点是对的,球在蓝盒子里。假如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因为红盒子与蓝盒子上面写的自相矛盾,根据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所以红盒子和蓝盒子上写的话必有一句是真的,则黄盒子上写的一定是假的,即“球不在蓝盒子里”一定为假,说明球一定在蓝盒子里。
(2)小明的观点是对的,球在蓝盒子里。如果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因为红盒子与蓝盒子上面写的自相矛盾,根据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所以红盒子和蓝盒子上写的话必有一句是假的,则黄盒子上写的一定是真的,即“球在蓝盒子里”是真的。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1)常用公式:“A是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前提)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3.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在使用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⑴同一律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维护思维的确定性。
⑵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这里的“好茶”是指质量好的茶
你这里有好茶吗?
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
这里的“好茶”是指没变质的茶
卖茶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结论:运用概念若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示例评析
5.条件性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小试牛刀:下列表述是否违反同一律?
1、顾客:你这里有好茶吗?
店员: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
2、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 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3、“小张去年还是团员,现在已是党员了”
偷换论题
偷换概念
未违反,不同条件下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任务驱动: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
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能把任何东
西穿破!”旁边有个人就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 ”这个楚国人
无言以对。那么,他为何无言以对呢 原来他说的话违背了矛盾律。
1.遵循矛盾律要求的必要性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_______的思维。
2.内容公式
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__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_____,其中必有一假。
一致性
“A不是非A”
同真
3.矛盾律的要求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_____“A”和“非A”,不能断定
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_____________。
4.逻辑矛盾不同于辩证矛盾
(1)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_________。
(2)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
相矛盾的论断是对_________的错误反映。
5.矛盾律与认识对象的变化发展
客观事物是_________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_________、_________对同
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论断
“自相矛盾”
客观矛盾
客观实际
变化发展
不同时间
不同方面
【点拨】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1)根本区别:①包含逻辑矛盾的判断即自相矛盾的判断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既断
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同时又断定事物不具有该属性;②辩证矛盾判断断定的是
事物同时具有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
(2)承认辩证矛盾与允许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任何科学的认识都要求排除逻辑
矛盾,而任何科学认识又都是在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所谓认识事物
也就是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矛盾。承认辩证矛盾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允许
逻辑矛盾则是诡辩论的特征。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
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
(1)常用公式:“A或者非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3.排中律的要求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背排中律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请登记吧!
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
甲:那么,你是不去呀?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示例评析
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了“去”与“不去”,违背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知识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关系
关系 矛盾律 排中律
区别 含义不同 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要求不同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错误不同 “自相矛盾”(“两可”) “两不可”
作用不同 运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常用于反驳 运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常用于证明
联系 矛盾律与排中律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进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它们从不同侧面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规律名称 基本内容 公式 适用范围 要求 逻辑错误
矛盾律 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并且非A 矛盾判断和反对判断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
(两可)
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断 明确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两不可
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断 确定性(自身同一) 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人们通过无数次社会实践,既认识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
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知识小结
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2)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3)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2、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既认识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
(3)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
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
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针对训练
1.“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我的话是爱国者的话,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这一推理(  )
A.符合思维必须具有一致性的要求
B.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形式
C.违反了思维必须具有明确性的要求
D.违反了形式逻辑中同一律的要求
D
解析 材料中的“爱国者”不是同一概念,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要求,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没有涉及,排除。
2.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下列违反同一律的是(  )
①买茶人问:“你这儿有好茶吗 ”卖茶人答:“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 
②顾客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好,我等了很久了。”服务员回答:“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辣酱面吗 ” 
③“我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当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④“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物理老师告诉学生,铁水凝结成铁块,体积缩小了1/34,然后问大家,铁块若化成铁水,体积将增加多少
学生甲说:增加1/33。
学生乙说:同是这么多东西,缩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这不是违反同一律吗
学生丙说:你俩说得都对。
学生丁说:你俩说得都不对。
探究:请你运用逻辑规律的知识来评论是非。
甲的话是正确的。
乙的话违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为缩小的1/34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
丙的话违反了矛盾律,因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
丁的话违反了排中律,因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保持思维的同一性。在这儿混淆概念(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偷换论题)是诡辩者常用的两种诡辩手法。
答案提示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保持思维的同一性。混淆概念(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偷换论题)是诡辩者常用的两种诡辩手法。
课堂总结
逻辑思维思维的基本要求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