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共22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共22页)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总论)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分论)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分论)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
第1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3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4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5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6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7课 学会归纳类比推理
第8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9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10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11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12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13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概括性介绍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学习内容
1.质和量的含义
2.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3.事物发展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4.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解析]“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是一事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的依据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量的规定性是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
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含义
意义
含义
意义
存在
质与量的统一: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
[解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
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2.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量变
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鸡蛋的孵化 未破壳以前 破壳而成小鸡 小鸡觅食成长
社会的变化 社会内部酝酿革命 革命爆发,由一种社会转变为另一种社会 新社会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发展起来
抗日战争 抗日十四年 日寇投降,抗战结束 中国人民开始解放战争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2.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很多人会有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求学经历。在每一个学段中,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考入更高一级的学段(质变);而当进入新的学段时,新的量变就又开始了。正是在这种“量变——质变——新量变……”的前进式循环中,我们得到了发展。
小学
中学
大学
……
量变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
……
[例]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新质
量变
渐进性、连续性
间断性
飞跃性
①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当这种斗争尚未引起双方地位的改变时,事物的性质就没有变化,这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②矛盾双方斗争由于力量对比而不断变化,最后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改变,也就是原来的主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原来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便起了变化,事物就实现了质变,就转化为自己的他物。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矛盾规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展开和补充。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量变 质变
区别 变化指向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
变化状态 渐进性、连续性 飞跃性、间断性
变化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内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变互变规律支配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1.质量互变规律要求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2.连续性与间断性、渐进性与连续性的辩证关系
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质变)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包含;
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③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区别
联系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
结果 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
联系(相互包含)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②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质的含义及意义
量的含义及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连续性、渐进性与间断性、飞跃性的关系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课堂小结]
1.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  )
[提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提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但不是所有的量变都必然会引起质变。
4.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
[提示]×。事物的发展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飞跃。
5.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  )
[提示]×。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易错易混]
1.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后首次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停靠及乘组轮换。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鼓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而展可看出( )
①空间站的建成将为新的质变开辟道路
②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③只要有量变的积累就会有质变的发生
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0-100°C这个区间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C这个区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或100°C),水就会变成冰或者水蒸气。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体现在“度”中
③量的规定性的变化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④量变与质变互相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在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而前屈幅度达到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
①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迂回的
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④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