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课时第四单元 - 第二节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的 法0核心素养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式及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及概括的能力。核心素养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对位问题。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情景导入导入情景01情景导入366×23=8418514×14=7724×5 1 61 42 0 6 45 1 67 2 2 4132×25=3300×1 3 22 56 6 02 6 43 3 3 0笔算下列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3 6 62 31 0 9 87 3 28 4 1 8情景导入仔细观察下列算式与之前算式,两个因数有什么不同?160 × 30 =106 × 30 =因数不同,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探索新知新知探索02探索新知(1)160×30=_____因数的末尾有0,如何计算?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4800方法一:口算160×30=4800因数的末尾有0,如何计算?16030×0004804800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160。先用个位上的0去乘1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1)160×30=_____4800方法二:笔算探索新知因数的末尾有0,如何计算?16030×4800先算16×3再添上两个0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笔算16×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这样竖式计算更加简便。(1)160×30=_____4800方法二:笔算探索新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探索新知22040×16060×36025×1807258012×11658做一做18800960090006960探索新知(2)106×30=_____3180因数的中间有0,如何计算?动手试一试!这样列更加简便。106×3000031831801106303180×2探索新知(2)106×30=_____3180106303180×把0前面的数上下对齐。先计算106×3的积;注意:因数中间的0不能漏乘,乘完加上进位的数,无进位时写0占位。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是1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探索新知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小结1.用另一个因数中每一位的数依次与中间0的因数相乘;2.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无进位时写0占位。探索新知做一做2390×13=305×50=×39013117395070507030550×1525015250探索新知做一做2180×50=206×40=900020640×8240824018050×9000探索新知学以致用致用学以03学以致用70 × 140 =300 × 30 =21 × 40 =25 × 30 =9800900084075050 × 90 =40 × 80 =32 × 30 =190 × 5 =450032009609501.口算学以致用2.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它绕地球运行201圈需要多长时间?90 × 201 =20190×18090答:它绕地球运行201圈需要18090分钟。18090(分钟)学以致用3.动物园的两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实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两头大象吃20天吗?答:5吨食物不够两头大象吃20天。350 × 20 =7000 千克= 7(吨)7吨>5吨35020×70007000(千克)课程总结总结课程04课程总结1.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列竖式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把0放在最后,只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就行,乘完之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2.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不能漏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无进位时写0占位。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感谢聆听感谢聆听小学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第二节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探求更简便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写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的多样性以及优化的必要,并为学生理解和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做进一步的铺垫。通过例题进行探索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后面的习题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练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式及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及概括的能力。2.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对位问题。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那我们来比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予以指导和评价。师:仔细观察下列算式与之前的算式,两个因数有什么不同?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回答。生:我发现因数不同,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注意力,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2(1)。师:160乘30等于多少,如何来计算这道算式?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讨论交流计算结果。生1:可以用口算,先计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160×30=4800。生2:也可以用常规的笔算,先用个位0去乘160,再用十位3去乘1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就可以,160×30=4800。师:除了这种竖式算法,还有别的列竖式的方法吗?该如何处理0和非0的对位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自由讨论。生1:我认为可以把因数末尾的0对齐,先算16×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师:是的,我们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来笔算16×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那你认为哪种竖式计算的方法更简便呢?生:第二种竖式计算更简便。师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2(2)。师:你能运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来笔算106×30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教师组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展示不同算法。师:竖式计算时,3和几对齐最简便?生1:3和6对齐最简便。师:十位上的3和十位上的0相乘可以省略不写吗?生2:十位上的3和十位上的0相乘这一步不能省略。师:3×0=0,百位上我们可以直接写0吗?为什么?生3:百位上不可以直接写0,要和进位上来的1相加,否则积就会少100,导致积变小了。师:我们把0前面的数上下对齐,先计算106×3的积,两个因数末尾只有一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数中间的0不能漏乘,乘完加上进位的数,无进位时写0占位。师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另一个因数中每一位的数依次与中间0的因数相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无进位时写0占位。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评并交流。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教师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以及为何这样算,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效果评价: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学以致用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口算。50×90=4500 40×80=3200 32×30=960 190×5=95070×140=9800 300×30=9000 21×40=840 25×30=7502.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它绕地球运行201圈需要多长时间?90×201=18090(分钟)答:它绕地球运行201圈需要18090分钟。3.动物园的两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实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两头大象吃20天吗?350×20=7000(千克)7000千克=7吨7吨>5吨答:5吨食物不够两头大象吃20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需要注意什么?生1: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列竖式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把0放在最后,只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就行,乘完之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生2: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不能漏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无进位时写0占位。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单元4.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ptx 第四单元4.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