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9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9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乌鸦喝水》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练,适合儿童朗读、想象和讲述。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爱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整体感悟不深。因此,在教学时可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许、进”等生字和偏旁走之底。会写“多、出”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许、进”等生字和偏旁走之底。会写“多、出”两个字。
2.读好长句子,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明确学习任务
1.谈话。板书课题。
2.复习词语。指名读,评价。
3.思考:乌鸦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链接第一课时“评选智慧之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词语、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读懂故事,探究乌鸦的办法
学习活动一
寻找“办法”,识字学词
1.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找到乌鸦喝着水的办法。
2.随机学习“放进”。重点强调:“进”的偏旁是“走之底”。观看微课,了解“走之底”与什么有关。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进”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 观察图片,理解“一颗一颗”的意思。迁移拓展,用“一( )一( )”说说身边的事物。
4.理解“许多”。除了“一颗一颗”表示石子很多,找找看文中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石子很多,快快用笔圈出来。对比辨析“一颗一颗”和“许多”,初步感受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时间较长。
5.指导读好长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强调:有停顿,不破词。
学习活动二
想象画面,感受心情
1.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水是怎么升高的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渐渐”,读出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的画面。
2.想象画面,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它的心情怎么样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乌鸦焦急又耐心等待的心情。
学习活动三
探究原因,多向思维
1.小乌鸦的办法可真妙,它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 指导朗读。 2.你还有其他办法帮乌鸦喝到水吗 交流、对比,归纳:乌鸦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善于利用周围事物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在读通、读懂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积累并运用词语,丰富表达;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为感受乌鸦的形象、感悟道理做铺垫;尝试帮助乌鸦解决问题,在辨析中从文本走向现实,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三、讲述故事,感悟蕴含的道理
1.借助图片、词卡,带上动作、表情讲一讲乌鸦喝水的办法。
2.交流:你觉得乌鸦能不能被评为智慧之鸟 给乌鸦送小奖品并夸夸它。
3.归纳: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乌鸦一样,遇到问题时,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开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读通、读懂寓言故事是第一层次;会讲、讲好是第二层次;明白道理、尝试运用是第三层次。该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以图片为支架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关联的就是第二、第三层次的学习目标,也是教材明确要求的学习任务。
四、指导写字,运用乌鸦的“智慧”
1.过渡:我们也学做“小乌鸦”,看谁善观察、会思考。
2.出示“多”“出”,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结构、占位、笔画。强调叠字结构——上下相同下面大。
3.师范写、生练习、评价(自评、互评)、修正。
【设计意图】
在写字方面,一年级学生处于识字写字的起始阶段,重点要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后对照修正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提升,再读乌鸦的故事
1.讲一讲:把乌鸦喝水的办法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试试其他办法。
2.读一读:阅读《伊索寓言》中有关乌鸦的故事,了解乌鸦的“智慧之处”。
【设计意图】
讲故事,读故事,一方面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指向整本书阅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