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02 从细胞到生物体 (原卷版+原卷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02 从细胞到生物体 (原卷版+原卷板)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从细胞到生物体
1.(23-24七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打开妈妈的手机图库,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自己比刚上小学时长高了许多。其根本原因是( )
A.吃得好,穿的暖,睡得香
B.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C.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答案】D
【详解】细胞生长是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生物生长的特性,生物的生长一靠细胞数目的增多二靠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鼠表皮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
B.法国梧桐细胞分裂时,细胞壁向内凹陷
C.黄瓜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
D.分裂后,新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很相似
【答案】B
【详解】A.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两个,A正确。
B.法国梧桐是植物,植物细胞分裂时,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B错误。
C.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C正确。
D.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细胞,除了个体较小外,形态和功能都很相似,D正确。
故选B。
3.(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如图表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图乙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B.图乙分裂时,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细胞核再分裂成两个
C.图甲、图乙都是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D.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始终保持分裂能力
【答案】D
【详解】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可见,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故A错误。
B.分裂的顺序是由内向外的,图乙是植物细胞,因此分裂顺序是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故B错误。
C.图乙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再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图甲动物细胞分裂是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故C错误。
D.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持续的分裂能力,例如神经细胞往往不具备再生能力,故D正确。
故选D。
4.(23-24七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新生植物细胞内的物质不断积累,使细胞体积逐渐增大。此过程体现细胞的(  )
A.分裂过程 B.生长过程
C.分化过程 D.死亡过程
【答案】B
【详解】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体积和与母细胞相同。因此,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较小;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化成细胞内部自身的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大;这种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故新生植物细胞内的物质不断积累,使细胞体积逐渐增大。此过程体现细胞的生长过程,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23-24七年级上·河南安阳·期末)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C.形成四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D.形成四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答案】A
【详解】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细胞是一个奇迹般的实体,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能无限地生长
C.叶绿体能将有机物分解
D.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不改变
【答案】D
【详解】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故A错误。
B.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会变小,营养物质供应会不足,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故B错误。
C.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故C错误。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要进行复制,使新产生的细胞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故分裂前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23-24七年级上·山东日照·期末)多细胞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图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关于该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图乙所示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开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具有细胞壁
D.图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
【答案】D
【详解】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正确。
B.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B正确。
C.图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C正确。
D.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所以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则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8.(23-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新细胞DNA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担负的功能不同
D.b过程动、植物细胞无明显差异
【答案】C
【详解】A.图中,a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变化最明显的是体积增大,A错误。
B.图中,b过程细胞数目增多,故表示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C.图c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组织的功能是不同的,C正确。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动物细胞细胞质向内凹陷缢成两个细胞,D错误。
故选C。
9.(23-24七年级上·四川内江·期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被誉为花中之王,由多种组织构成,但不包括下列中的(  )
A.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答案】B
【详解】A.营养组织是植物的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不是植物的组织,牡丹属于植物,不具有上皮组织,B符合题意。
C.输导组织是植物的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C不符合题意。
D.保护组织是植物的组织,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3-24七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下图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B. C. D.
【答案】C
【详解】A.该组织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A不符合题意。
B.该组织是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该组织是神经组织,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符合题意。
D.该组织是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3-24七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下列蔬菜中,其经常食用部分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胡萝卜 B.豌豆 C.茄子 D.黄花菜
【答案】A
【详解】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等,主要负责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储存。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其根,属于营养器官。豌豆的食用部分是种子,茄子的食用部分是果实,黄花菜的食用部分是花蕾,这些都属于生殖器官。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3-24七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B.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的是单细胞生物
C.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 D.单细胞生物都是自然界的消费者
【答案】C
【详解】A.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例如,酵母菌制造面包和酿酒等;单细胞生物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A错误。
B.并不是所有的单细胞生物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例如,草履虫自由生活,对污水有净化作用。另外寄生在人体被的生物并非都是单细胞生物,如蛔虫是多细胞生物,B错误。
C.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能独立生活,C正确。
D.单细胞中的腐生细菌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单细胞中的衣藻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13.(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末)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答案】A
【详解】AB.往右侧滴加肉汁,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草履虫受到的是肉汁的有利刺激。往右侧放几颗盐,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草履虫受到的是食盐的有害刺激,A错误,B正确。
C.两次实验过程中,培养液中草履虫受外界刺激进行移动,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D正确。
故选A。
14.(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将番茄果实的果皮、果肉和其内的“筋络”制成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果皮位于最外面,属于上皮组织
B.番茄果肉水分多,有叶绿体,如A图
C.“筋络”属于输导组织,如图C
D.制作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答案】C
【详解】A.番茄果皮为图B,位于番茄果实的最外面,这层皮主要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因此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A错误。
B .薄壁组织(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是薄壁组织,但番茄果肉无叶绿体,B错误。
C.图C属于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所以我们在吃番茄的果实时,发现里面有丝丝“筋络”,这是该果实的输导组织,C正确。
D.番茄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其结构有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故只要滴加清水即可,D错误。
故选C。
15.(23-24七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依靠体表纤毛进行运动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
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答案】C
【详解】A.依靠体表纤毛进行旋转运动,A正确。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B正确。
C.草履虫属于动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C错误。
D.草履虫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正确。
故选C。
16.(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展示了问大舱内的植物生长情况,问天舱内生菜和小麦的生长会经历如图所示过程,其中②表示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
【答案】B
【详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23-24七年级上·吉林·期末)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染色体
【答案】D
【详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为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相同,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的结构层次,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⑤→③→①→②→④
【答案】C
【详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图中的①是器官,②是组织,③是系统,④是细胞,⑤是人体。因此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形成了组织
B.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答案】B
【详解】A.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是分裂的结果,A错误。
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
C.科学研究发现,细胞分裂是有序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一个细胞一般分裂50~60次左右,之后会停止分裂,C错误。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要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新产生的细胞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2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器官的是(  )
A.大脑 B.口腔 C.肾脏 D.眼泪
【答案】D
【详解】A.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神经元和其他支持细胞组成,负责控制许多身体功能,如思考、记忆、情感等。因此,大脑是一个器官,A不符合题意。
B.口腔包括唇、颊、舌、腭、牙、口底等组织,这些组织共同构成了口腔这个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摄入食物、辅助消化、发音等。所以,口腔也是一个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肾脏由肾单位等多种组织构成,因此也是一个器官,C不符合题意。
D.眼泪并不是一个器官,而是由泪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它主要起到润滑眼球、杀菌、冲洗异物等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21.(23-24七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吃葡萄时,美味的果肉和吐出的葡萄皮分别属于(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营养组织、上皮组织
C.营养组织,保护组织 D.保护组织、分生组织
【答案】C
【详解】①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②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筛管能运送有机物。③机械组织起到支撑作用。④薄壁组织(又叫营养组织),液泡大,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的果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薄壁组织,葡萄果肉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葡萄皮处于葡萄的最外面,属于保护组织,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我们常吃的蔬菜中,属于根菜类的是(  )
A.马铃薯、芹菜 B.黄瓜、红薯 C.胡萝卜、红薯 D.藕、土豆
【答案】C
【详解】A.马铃薯属于茎菜类,芹菜属于叶菜类,A错误。
B.黄瓜是果实,红薯是根,B错误。
C.胡萝卜和红薯是根菜类,C正确。
D.藕和土豆是茎菜类,D错误。
故选C。
23.(23-24七年级上·辽宁朝阳·期末)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①苹果 ②苹果果肉 ③苹果果肉细胞 ④苹果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C
【详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①苹果是器官层次,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②苹果果肉是组织层次,它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③苹果果肉细胞是细胞层次,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苹果树也是一个个体层次,但它是与苹果不同的另一个完整生物体。
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③②①④,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23-24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比,翠柳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答案】C
【详解】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柳树属于被子植物,而黄鹂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柳树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23-24七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乙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D.丁和丙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答案】D
【详解】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甲中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A正确。
B.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B正确。
C.乙所示的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层次。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C正确。
D.丙表示的是植物体,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丁表示的是动物体,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丁(动物体)比丙(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一层次,D错误。
故选D。
26.(23-24七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培养液的底层含氧丰富,所以草履虫大多集中在培养液的底层
B.草履虫用口沟摄取食物
C.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置少量的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D.草履虫摄取的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后,残渣由胞肛排出
【答案】A
【详解】A.草履虫是一种需氧生物,通常在培养液的上层含氧丰富的地方活动,A错误。
B.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食物,之后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B正确。
C.放置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C正确。
D.草履虫摄取的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残渣由胞肛排出,D正确。
故选A。
27.(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由小长大其实就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B.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C.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D.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答案】A
【详解】A.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有关。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数量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故A错误。
B.胃的组成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胃是一个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故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的细胞相互联系的,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故C正确。
D.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等是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产生新个体,故D正确。
故选A。
28.(23-24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应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加入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A.向草履虫提供食物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C.让草履虫适应生活环境 D.帮助草履虫呼吸
【答案】B
【详解】草履虫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常采用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的方法。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9.(23-24七年级上·广东珠海·期末)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的湿地“鹭鸟天下”物种丰富,湿地中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下列均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草履虫 B.芦苇、凤仙花
C.白鹭、玉米 D.老鼠、蝴蝶
【答案】A
【详解】A.变形虫、草履虫:这两者都是单细胞生物,故A正确。
B.芦苇、凤仙花:这两者都是植物,植物大多是多细胞生物,故B错误。
C.白鹭、玉米:白鹭是动物,玉米是植物,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故C错误。
D.老鼠、蝴蝶:老鼠是哺乳动物,蝴蝶是昆虫,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故D错误。
故选A
30.(23-24七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单细胞生物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草履虫净化污水 B.疟原虫寄生人体
C.酵母菌用来酿酒 D.单细胞藻类作鱼类饵料
【答案】B
【详解】A.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疟原虫是导致人体换上疟疾的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伤害,B符合题意。
C.酵母菌无氧条件下把糖类分解为酒精,是可用来酿制酒的单细胞生物,C不符合题意。
D.小球藻可作为鱼类饵料的单细胞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①细胞质一分为二 ②细胞膜向内凹陷 ③细胞核分成两个 ④染色体复制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答案】D
【详解】细胞分裂第一步是染色体的复制,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然后,细胞核开始发生变化,主要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并且逐渐排列到细胞中央,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新细胞,即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是④③②①,D符合题意。
故选D。
2.(23-24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导致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的原因是(  )
A.细胞质分成两份 B.细胞膜向内凹陷并缢裂
C.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D.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答案】C
【详解】AD.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分成两份,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都不是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相同的主要原因,AD不符合题意。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才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并缢裂;而洋葱根尖细胞不是,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一样的;可见,导致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C符合题意。
故选C。
3.(23-24七年级上·湖南湘潭·期末)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c→b
B.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D.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答案】D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细胞核分裂→b细胞质分裂→c形成两个子细胞,A错误。
B.植物细胞分裂时,会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故题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D正确。
故选D。
4.(23-24七年级上·福建漳州·期末)下图为移栽后,玉米在90天内株高及生长速度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第50天时,玉米的株高达到最高
B.玉米株高的变化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C.该时间内细胞分裂分化速度均不变
D.生长速度呈现“慢-快-慢”的规律
【答案】D
【详解】A.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第50天时,玉米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但株高并未达到最高。株高是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继续增加的,直到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A错误。
B.玉米株高的变化是由生长速度决定的,但并非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这是因为株高是生长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而生长速度本身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B错误。
C.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的生长速度在移栽后的不同时间段内是有所变化的,这意味着细胞分裂和分化的速度也可能随之变化。细胞分裂和分化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过程,它们的速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株高,C错误。
D.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的生长速度在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较慢,然后逐渐加快,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又开始减慢。这种“慢-快-慢”的生长速度规律是植物生长的典型特征之一,它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适应和利用能力,D正确。
故选D。
5.(23-24七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的生长、 分裂和分化 D.细胞吸水膨胀
【答案】C
【详解】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量增多和细胞功能改变的结果。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而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因此,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选项C最全面地解释了这个过程。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3-24七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胃黏膜具有保护胃的功能,若胃黏膜严重受损,会导致胃出血,也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在以上描述中,涉及的人体组织依次为(  )
A.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分生组织
【答案】B
【详解】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因此,胃黏膜具有保护胃的功能,说明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等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因此,若胃黏膜严重受损,会导致胃出血,说明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也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说明有神经组织。由此可见,在以上描述中,涉及的人体组织依次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23-24七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的分化形成了新的器官和系统
C.细胞分化会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D.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会逐渐长大
【答案】B
【详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A正确。
BC.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B错误,C正确。
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增大;因此,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会逐渐长大,D正确。
故选B。
8.(23-24七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下列选项中,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图示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图示为血液,属于结缔组织,B错误。
C.图示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C错误。
D.图示为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9.(23-24七年级下·陕西安康·期末)下列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形态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B.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分裂产生新细胞
C.系统是直接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形成的,能行使一定的功能
D.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彼此独立,互不联系
【答案】B
【详解】A.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A错误。
B.分生组织的特点的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正确。
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C错误。
D.人体的八大系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合作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D错误。
故选B。
10.(2023-2024七年级下·广东中山·期末)“水瓜”的学名称“丝瓜”,待其成熟干枯后,人们常常取出丝瓜络来刷碗或沐浴,这里的“经络”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D
【详解】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薄壁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薄壁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薄壁组织,B不符合题意。
C.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丝瓜络就是输导组织,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3-24七年级上·山西忻州·期末)山西特产清徐葡萄以其皮薄、肉厚、味甜出名。下列有关葡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B.葡萄的果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C.葡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
D.葡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A
【详解】A.葡萄果实中的果肉富含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
B.葡萄的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B错误。
C.葡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
D.葡萄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二者不同,D错误。
故选A。
12.(23-24七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关于荷花和蜻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蜻蜓细胞分裂不同,荷花细胞会在分裂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细胞壁
B.荷花、蜻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C.两种生物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D.荷花和蜻蜓的细胞分化,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
【答案】D
【详解】A.细胞的分裂的过程是: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③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荷花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故在分裂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A正确。
B.荷花、蜻蜓等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所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荷花的细胞分化不可以形成系统,D错误。
故选D。
13.(23-24七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都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都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能够趋利避害、 适应环境
【答案】C
【详解】A.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A正确。
B.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B正确。
C.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但是单细胞生物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类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造成赤潮。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可用作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方面有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C错误。
D.生物体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如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灵敏的反应,D正确。
故选C。
14.(23-24七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载玻片的a、b、c三处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将其连通。a处边缘放几粒食盐,一段时间后,c中草履虫数量最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取样时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
B.c处草履虫最多,说明肉汁是有利刺激
C.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草履虫依靠表膜运动,利用纤毛进行呼吸
【答案】D
【详解】A.由于草履虫是好氧型生物,它们主要生活在培养液的表层,那里氧气含量较高。因此,取样时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A正确。
BC.实验中,在a处边缘放了几粒食盐,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因此草履虫会逃避这个区域,向b和c处移动。c处是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力刺激,草履虫会不断从a处向c处移动,导致c处草履虫数量最多,这一实验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D正确。
D.草履虫依靠纤毛运动,纤毛不断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而草履虫的表膜则主要起呼吸作用,它布满了呼吸孔,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D。
15.(23-24七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变形虫 D.流感病毒
【答案】D
【详解】A大肠杆菌、B草履虫、B变形虫的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属于单细胞生物;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23-24七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如图表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流程,1、2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结构层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和d均表示不同的组织
B.叶片表皮和人体皮肤都是通过2形成的组织
C.1中最重要的变化是a中染色体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
D.c和e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
【答案】B
【详解】A.b、d表示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A正确。
B.叶片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这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但人体皮肤不仅仅是一个组织,它是一个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B错误。
C.细胞分裂过程中确实涉及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一致性,C正确。
D.ce(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的,D正确。
故选B。
17.(23-24七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鹌鹑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鹌鹑胚胎在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用于科学研究的鹌鹑卵是在孵化器中进行人工孵化的。 受精卵从①到④主要经历的生理过程是 。经历此过程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数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鹌鹑受精卵中的 携带着遗传物质,控制着①至⑤的发育过程。
(3)支气管炎病毒会通过侵染支气管的表层细胞进入禽类体内,导致禽类大面积患病。支气管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属于 组织。为研究该病毒的侵染机制,研究人员可以从鹌鹑胚胎的该组织中提取细胞进行培养。
(4)豆饼是从大豆榨油后所得的油饼,是鹌鹑的主要饲料。鹌鹑、大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答案】(1) 细胞分裂 不变
(2)细胞核
(3)上皮
(4)细胞
【详解】(1)在孵化过程中,受精卵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主要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受精卵可以逐渐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从①到④,受精卵主要经历的生理过程就是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数量会不断增加,但每个新细胞都是由原细胞分裂而来的,因此它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数量是不变的。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生物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进行编码和传递。在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会控制着从①至⑤(即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的所有发育步骤和特征。
(3)上皮组织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基本组织类型,主要覆盖在体表和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因此,支气管表层细胞属于上皮组织。为研究支气管炎病毒的侵染机制,研究人员可以从鹌鹑胚胎的该组织中提取细胞进行培养,以便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研究病毒的侵染过程。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的作用。因此,鹌鹑和大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18.(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2017年12月,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其培养过程及它们的发育过程如图一。小霍同学为了吃到天然的番茄,亲手在自家的阳台种了一株番茄并结出了果实。图二为“番茄”的结构层次。
(1)“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图一中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 ,该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 。该过程中细胞各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
(2)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和图二中的b过程相同,都是细胞在形态、 上发生差异性变化。
(3)猴子和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图一中A图细胞呈梭形,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属于 组织。
(4)图一2胃和图二中的 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5)图一结构层次1、2、3中,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填数字)
【答案】(1) 分裂 细胞核
(2)结构和功能
(3)肌肉
(4)丙
(5)3
【详解】(1)图中①过程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的生长过程;②③过程,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内。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溢裂为两个细胞,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这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与图二中的b过程相同,细胞分化使得生物体内的细胞能够特化成不同的类型,以执行不同的功能。
(3)猴子和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在图一中,A图细胞呈梭形,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这是肌肉组织的典型特征,因此A图细胞属于肌肉组织。
(4)图一中的2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与图二中的丙器官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5)人体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而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结构层次1、2、3中,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3系统。
19.(23-24七年级上·河南濮阳·期末)生活处处有生物,只要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奇妙。某校开展“身边的生物学”展示会,同学们积极分享了校园池塘中的生物。请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回答下列问题:
(1)A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单细胞的动物——草履虫,在观察草履虫的结构时,可先在载玻片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应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 (填“大”或“小”)。小明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2)B同学汇报了她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过程,她发现视野中有草履虫往如图一中箭头所示方向游动,这时应把载玻片往 移动。两天后,该同学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增多,这是因为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 产生新个体。
(3)图二是C同学观察的草履虫与一种能够游动的藻类——衣藻。C同学发现,衣藻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在获取营养的方式上面有很大的差异,衣藻是一种单细胞植物,而草履虫则是一种单细胞动物。衣藻具有杯状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填序号)。
(4)D同学发现池塘水中有很多小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两者混合培养时个体数量变化如图三所示。由此推测,它们的关系属于 。
【答案】(1)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小 食物泡
(2) 左下方 分裂
(3)⑥
(4)竞争关系
【详解】(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暗视野下容易看清一些无色细微的结构,因此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应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
碳素墨水被草履虫吞食后主要集中在食物泡中。因此,小明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要使图一中向左下方移动的草履虫不移出视野,应把载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因此,两天后,该同学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增多,这是因为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会分裂产生新个体。
(3)衣藻具有杯状的⑥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而草履虫通过吞食有机物获取营养。
(4)图三显示两种草履虫在数量上的变化:一方处于优势,一方处于劣势,表明两者在资源利用上有竞争。
50.(23-24七年级上·广西来宾·期末)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后,查阅资料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宜在 条件下培养4~5天。
(2)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甲、乙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甲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乙瓶加入等量的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一周后,观察甲、乙两瓶的变化。
①甲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乙瓶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小华利用吸管吸取甲瓶溶液,按图2装置探究“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A处放入盐水,B处放入糖水,使中间部分连通。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草履虫游向 (选填“A”或“B”)处,说明草履虫能 。
③小华观察草履虫结构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
【答案】(1)黑暗
(2)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清水
(3) 浑浊有异味/无明显变化 B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趋利避害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详解】(1)由图1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草履虫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到4~5天时数量达到最多,因此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宜在黑暗条件下培养4~5天。
(2)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从该实验目的可知实验探究的唯一变量应该是草履虫,除了草履虫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处于最适宜状态,因此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应该向B瓶加入等量的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或者“清水”),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形成对照。
(3)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甲瓶加入草履虫培养液作为实验组,乙瓶则应加入等量的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或清水)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周后,观察甲、乙两瓶的变化。由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因此预期甲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而乙瓶由于无草履虫净化,将保持浑浊有异味(或无明显变化,但浑浊和异味应较甲瓶明显)。
利用吸管和图示装置探究“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A处放入盐水(有害刺激),B处放入糖水(有利刺激),使中间部分连通。由于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因此预期一段时间后,草履虫将游向B处。
最后,观察草履虫结构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其结构,可以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棉花纤维可以阻挡草履虫的运动路径,使其运动速度减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从细胞到生物体
1.(23-24七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打开妈妈的手机图库,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自己比刚上小学时长高了许多。其根本原因是( )
A.吃得好,穿的暖,睡得香
B.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C.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鼠表皮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
B.法国梧桐细胞分裂时,细胞壁向内凹陷
C.黄瓜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
D.分裂后,新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很相似
3.(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如图表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图乙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B.图乙分裂时,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细胞核再分裂成两个
C.图甲、图乙都是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D.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始终保持分裂能力
4.(23-24七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新生植物细胞内的物质不断积累,使细胞体积逐渐增大。此过程体现细胞的(  )
A.分裂过程 B.生长过程
C.分化过程 D.死亡过程
5.(23-24七年级上·河南安阳·期末)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C.形成四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D.形成四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6.(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细胞是一个奇迹般的实体,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能无限地生长
C.叶绿体能将有机物分解
D.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不改变
7.(23-24七年级上·山东日照·期末)多细胞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图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关于该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图乙所示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开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具有细胞壁
D.图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
8.(23-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新细胞DNA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担负的功能不同
D.b过程动、植物细胞无明显差异
9.(23-24七年级上·四川内江·期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被誉为花中之王,由多种组织构成,但不包括下列中的(  )
A.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10.23-24七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下图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B. C. D.
11.(23-24七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下列蔬菜中,其经常食用部分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胡萝卜 B.豌豆 C.茄子 D.黄花菜
12.(23-24七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B.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的是单细胞生物
C.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 D.单细胞生物都是自然界的消费者
13.(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末)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14.(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将番茄果实的果皮、果肉和其内的“筋络”制成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果皮位于最外面,属于上皮组织
B.番茄果肉水分多,有叶绿体,如A图
C.“筋络”属于输导组织,如图C
D.制作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15.(23-24七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依靠体表纤毛进行运动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
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16.(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展示了问大舱内的植物生长情况,问天舱内生菜和小麦的生长会经历如图所示过程,其中②表示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
17.(23-24七年级上·吉林·期末)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染色体
18.(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的结构层次,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⑤→③→①→②→④
19.(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形成了组织
B.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2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器官的是(  )
A.大脑 B.口腔 C.肾脏 D.眼泪
21.(23-24七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吃葡萄时,美味的果肉和吐出的葡萄皮分别属于(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营养组织、上皮组织
C.营养组织,保护组织 D.保护组织、分生组织
22.(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我们常吃的蔬菜中,属于根菜类的是(  )
A.马铃薯、芹菜 B.黄瓜、红薯 C.胡萝卜、红薯 D.藕、土豆
23.(23-24七年级上·辽宁朝阳·期末)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①苹果 ②苹果果肉 ③苹果果肉细胞 ④苹果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4.(23-24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比,翠柳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25.(23-24七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乙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D.丁和丙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26.(23-24七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培养液的底层含氧丰富,所以草履虫大多集中在培养液的底层
B.草履虫用口沟摄取食物
C.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置少量的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D.草履虫摄取的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后,残渣由胞肛排出
27.(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由小长大其实就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B.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C.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D.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28.(23-24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应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加入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A.向草履虫提供食物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C.让草履虫适应生活环境 D.帮助草履虫呼吸
29.(23-24七年级上·广东珠海·期末)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的湿地“鹭鸟天下”物种丰富,湿地中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下列均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草履虫 B.芦苇、凤仙花
C.白鹭、玉米 D.老鼠、蝴蝶
30.(23-24七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单细胞生物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草履虫净化污水 B.疟原虫寄生人体
C.酵母菌用来酿酒 D.单细胞藻类作鱼类饵料
1.(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①细胞质一分为二 ②细胞膜向内凹陷 ③细胞核分成两个 ④染色体复制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23-24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导致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的原因是(  )
A.细胞质分成两份 B.细胞膜向内凹陷并缢裂
C.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D.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3.(23-24七年级上·湖南湘潭·期末)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c→b
B.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D.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4.(23-24七年级上·福建漳州·期末)下图为移栽后,玉米在90天内株高及生长速度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第50天时,玉米的株高达到最高
B.玉米株高的变化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C.该时间内细胞分裂分化速度均不变
D.生长速度呈现“慢-快-慢”的规律
5.(23-24七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的生长、 分裂和分化 D.细胞吸水膨胀
6.(23-24七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胃黏膜具有保护胃的功能,若胃黏膜严重受损,会导致胃出血,也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在以上描述中,涉及的人体组织依次为(  )
A.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分生组织
7.(23-24七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的分化形成了新的器官和系统
C.细胞分化会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D.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会逐渐长大
8.(23-24七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下列选项中,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9.(23-24七年级下·陕西安康·期末)下列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形态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B.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分裂产生新细胞
C.系统是直接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形成的,能行使一定的功能
D.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彼此独立,互不联系
10.(23-24七年级下·广东中山·期末)“水瓜”的学名称“丝瓜”,待其成熟干枯后,人们常常取出丝瓜络来刷碗或沐浴,这里的“经络”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11.(23-24七年级上·山西忻州·期末)山西特产清徐葡萄以其皮薄、肉厚、味甜出名。下列有关葡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B.葡萄的果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C.葡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
D.葡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12.(23-24七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关于荷花和蜻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蜻蜓细胞分裂不同,荷花细胞会在分裂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细胞壁
B.荷花、蜻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C.两种生物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D.荷花和蜻蜓的细胞分化,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
13.(23-24七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都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都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能够趋利避害、 适应环境
14.(23-24七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载玻片的a、b、c三处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将其连通。a处边缘放几粒食盐,一段时间后,c中草履虫数量最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取样时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
B.c处草履虫最多,说明肉汁是有利刺激
C.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草履虫依靠表膜运动,利用纤毛进行呼吸
15.(23-24七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变形虫 D.流感病毒
16.(23-24七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如图表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流程,1、2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结构层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和d均表示不同的组织
B.叶片表皮和人体皮肤都是通过2形成的组织
C.1中最重要的变化是a中染色体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
D.c和e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
17.(23-24七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鹌鹑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鹌鹑胚胎在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用于科学研究的鹌鹑卵是在孵化器中进行人工孵化的。 受精卵从①到④主要经历的生理过程是 。经历此过程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数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鹌鹑受精卵中的 携带着遗传物质,控制着①至⑤的发育过程。
(3)支气管炎病毒会通过侵染支气管的表层细胞进入禽类体内,导致禽类大面积患病。支气管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属于 组织。为研究该病毒的侵染机制,研究人员可以从鹌鹑胚胎的该组织中提取细胞进行培养。
(4)豆饼是从大豆榨油后所得的油饼,是鹌鹑的主要饲料。鹌鹑、大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18.(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2017年12月,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其培养过程及它们的发育过程如图一。小霍同学为了吃到天然的番茄,亲手在自家的阳台种了一株番茄并结出了果实。图二为“番茄”的结构层次。
(1)“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图一中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 ,该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 。该过程中细胞各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
(2)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和图二中的b过程相同,都是细胞在形态、 上发生差异性变化。
(3)猴子和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图一中A图细胞呈梭形,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属于 组织。
(4)图一2胃和图二中的 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5)图一结构层次1、2、3中,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填数字)
19.(23-24七年级上·河南濮阳·期末)生活处处有生物,只要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奇妙。某校开展“身边的生物学”展示会,同学们积极分享了校园池塘中的生物。请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回答下列问题:
(1)A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单细胞的动物——草履虫,在观察草履虫的结构时,可先在载玻片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应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 (填“大”或“小”)。小明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2)B同学汇报了她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过程,她发现视野中有草履虫往如图一中箭头所示方向游动,这时应把载玻片往 移动。两天后,该同学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增多,这是因为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 产生新个体。
(3)图二是C同学观察的草履虫与一种能够游动的藻类——衣藻。C同学发现,衣藻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在获取营养的方式上面有很大的差异,衣藻是一种单细胞植物,而草履虫则是一种单细胞动物。衣藻具有杯状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填序号)。
(4)D同学发现池塘水中有很多小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两者混合培养时个体数量变化如图三所示。由此推测,它们的关系属于 。
50.(23-24七年级上·广西来宾·期末)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后,查阅资料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宜在 条件下培养4~5天。
(2)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甲、乙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甲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乙瓶加入等量的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一周后,观察甲、乙两瓶的变化。
①甲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乙瓶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小华利用吸管吸取甲瓶溶液,按图2装置探究“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A处放入盐水,B处放入糖水,使中间部分连通。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草履虫游向 (选填“A”或“B”)处,说明草履虫能 。
③小华观察草履虫结构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