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与温度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并知道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掌握温度计测温原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难点:对于示数不准的温度计的处理办法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自然界中的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凝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形成云,小冰晶又可以形成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水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呢?学了这节内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板书课题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新知探究】(一)物态变化与温度[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准备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以及冰等。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近壶嘴。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能复原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水的状态是如何变化的呢?[交流讨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固态的冰经过加热变成液态的水,再加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勺子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放入冰箱,还可以结成冰。水的状态是可以循环的。[归纳总结]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板书]物态变化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倒热水时候看到的白气是水的哪一种状态?[课件展示]水是无色透明的物体,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我们看不见气态的水蒸气,那么在壶口看到的“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二十液态的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所以“白气”是液态的水(二)温度[提出问题]喝凉水也感觉冷,吃冰棍也感觉冷,这两种冷的程度一样吗?[过渡]左右手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然后再同时放进温水中,感受一样吗?[演示实验]凭感觉判断冷热实验启发引导:凭感觉来说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说明]凭感觉来说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这个物理量教师板书温度的定义。[板书]人们引入温度(t)这一概念来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提出问题]那么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定义的呢?[阅读课本]同学们阅读课本,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摄氏度是如何定义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把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读作1摄氏度引导:1℃正确读法为1摄氏度 人体体温37℃ 正确读法为37摄氏度[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常见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对于常见物体温度的理解.[特别提醒]0℃是不是代表物体没有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不是之没有温度。如果物体的温度比0℃高,用正数表示,比如:6℃:如果物体的温度比0℃低,用负数表示。比如冥王星表面的温度只有-240℃.但是研究表明绝对0K即-273.15℃,是一个只能无限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议一议]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15℃+t[提出问题]温度测量工具是什么? 都有哪些种类?[展示课件]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内液体多为水银,酒精,煤油等物质引导:观看动画,液体温度计的热胀冷缩。[总结并板书]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特别提醒]1.根据物体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数字式温度计2.用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根据固体的某种特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三)温度计[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一个温度计)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温度计最大测量值是多少?最小一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呢?[观察器材]将温度计拿出,小组共同观察。[师生总结]量程是一个温度的测量的范围,分度值是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提出问题]如何正确的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亲身体验]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参考课本正确步骤)[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教师补充]思考:温度计的玻璃泡为什么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解答]如果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反映的是容器底或容器壁的温度,这样会造成测量不准确;还有可能会碰坏玻璃泡,损坏仪器。[动手实验]观察体温计和温度计的区别[师生总结]体温计:(1)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2)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其他温度计不用甩),消毒后才能进行测量。[提出问题]细弯管的作用:[师生总结]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使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课堂小结】一、物态变化与温度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二、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t表示三、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 使用液体温度计 体温计测量体温【课堂训练】1.(2022 抚州模拟)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B )A.我县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B.普通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约为15sC.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2.(2022 上海模拟)5月份,上海某个教室内的温度大约为( B )A.50℃B.20℃C.0℃D.﹣20℃3.(2021秋 保定期末)粗心的护士用示数为38℃的体温计仅消毒后就直接给病人测量体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体温计可以正常使用B.测量任何病人的体温,结果都为38℃C.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8℃,则此体温计测得的示数会偏高D.该体温计的示数可能正确4.(2021秋 河池期末)自然界中,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其中不是液态的是( B )A.白雾 B.雪花C.晨露 D.烧水时冒出的“白气”5.(2021秋 定兴县期末)0℃的水和0℃的冰,两者温度是( C )A.0℃的冰温度低一些B.0℃的水温度低一些C.两者温度相同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6.(2021秋 商河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温度计是根据热传递的原理制成的B.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D.用图中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仍为38.5℃7.(2021秋 河口区期末)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每天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检查某同学的体温36.3℃,该同学体温正常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十二章 物态变化与温度计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1.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t表示(2)单位:摄氏度(3)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T=273.15+t3.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体温计量程:35—42OC分度值:0.1OC细弯管的作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使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同样一杯水,有时我们感觉到的冷热却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只靠身体的感受是无法定量的衡量冷热的。2.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3.在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时时,我先让学生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汇报读数。然后让学生演示他是怎么读数的,学生演示后,我给学生边示范边演示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体温计注的是水银,那么一定要注意,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万一摔碎了,不能用手去碰,因为水银是有毒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