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等2地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等2地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卷(3/4)
八年级生物学(SJ)
测试范围:第14-18章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里或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呈褐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海带是多细胞藻类
C.海带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海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2.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团队在2017年发现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如图为黄花蒿的花,由比判断黄花蒿属于下列哪一类植物( )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3.利用蕨类植物制作的附石盆景,造型优美,形式多样,深受大众青睐。下列关于附石盆景的制作及养护措施,不科学的是( )
A.选用多孔、疏松、吸水性好的石料 B.移栽时,根部可带一小块土坨
C.移栽后应大量施肥,以补充无机盐 D.经常给叶面喷水,保持环境湿润
4.下列对如图几种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依据以上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可将乙和丙归为一类、甲和丁归为另一类
B.丙和乙用肺、气囊和皮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丙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D.甲和乙、丙、丁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5.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6.银杏又名白果树,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如图中的“果实”实际上是它的种子。通过上述介绍,你推测银杏树属于(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7.冰壶运动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髋关节的灵活性能让运动员在投壶时维持较低的身体重心。如图是髋关节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中的滑液和④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B.髋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C.结构⑤从结构③滑脱出来,叫做骨折
D.完成投壶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8.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有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C.骨骼轻便牢固,可减轻体重 D.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能力强
9.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
B.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
C.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
D.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10.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韧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B.丹顶鹤 C.乌龟 D.猫
11.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A.蜜蜂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12.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骄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14.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6.《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适应环境 D.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17.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育雏时,它们会用自己独特细长的喙将花蜜喂到雏鸟的食管内。下列对蜂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属先天性行为 ②属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 ④由遗传因素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从树丛到草间,人们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行为与“蜘蛛结网”类型相同的是( )
A.狗接飞碟 B.猴子骑车 C.孔雀开屏 D.蚯蚓走迷宫
19.如下表是三种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的结果,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直接奔向食物存放点前“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43 25 5
A.动物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走迷宫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20.以下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就能观察到的有甲、乙、丁
B.酿制酸奶用的微生物与甲同一个类群
C.甲、乙、丙、丁、戊都有遗传物质
D.丙、戊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须通过寄生或腐生才能存活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请将答案写在横线或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
21.(7分)某校生物兴小组游学大青山,经允许后采集了若干种生物,带回实验室观察。
图1 图2 图3
(1)图1是从溪水里采集到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下可见其由圆柱状细胞连接而成,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该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你平时见到的陆生植物的不同之处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请你写出一条该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或对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溪边岩石上,发现了葫芦藓(图2)。葫芦藓依靠假根固定在岩石上,茎和叶中没有__________,故吸收和运输能力弱。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人们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还采集了一种蕨(图3),用放大镜观察叶背面有褐色囊状隆起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与繁殖后代有关,因蕨的吸收、运输和支撑能力比葫芦藓强,所以更适于陆生生活。
(4)图2和图3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袋鼠是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典型代表,跳跃是它主要的运动方式,比行走而言速度更快,有利于它在干旱条件下找到水源和食物。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袋鼠跳跃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沙漠这种生存环境的结果。
(2)如图是袋鼠跳跃过程,C表示拍击地面后起跳时状态,①肌肉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袋鼠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
(3)袋鼠跳跃脚掌拍击地面时,大脑就已经产生起跳的信号,并传向肌肉,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系统在发起运动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4)袋鼠种类很多,如下表是四种袋鼠,由它们的学名判断,亲缘关系最近两种袋鼠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选项 袋鼠种类 学名
A 灰袋鼠 Macropus giganteus
B 灰树袋鼠 Dendrolagus inustus
C 尤金袋鼠 Macropus eugenii
D 尖尾兔袋鼠 Onychogalea fraenata
23.(6分)红火蚁(如图)的体表上有很多微小的刚毛,有助于它们靠水的表面张力浮在水面上。当大水来袭时,工蚁们会把蚁后及幼虫团团围住,形成“蚁筏”,然后顺着水流四处漂流,直到遇到干燥适宜的地点为止。红火蚁是农林害虫,最初,人们使用化学药剂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快红火蚁就适应了这种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1)红火蚁群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以及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这种分工明确、集体合作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火蚁能躲过水灾是因为群体之间形成的“蚁筏”,“蚁筏”不宜没入水中的结构基础是红火蚁体表有______________。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红火蚁适应大水漂流的方式是通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而进化的结果。
(3)“南美果蝇”是红火蚁的天敌,南美果蝇的幼虫能够进入红火蚁的体内并以其体内组织为食物。据此判断,“南美果蝇”与红火蚁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红火蚁,不久就失效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单选,填序号)。
①红火蚁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②红火蚁抗药性逐渐增强是化学药剂选择的结果
③药量太少,或质量较差,不足以杀死红火蚁
(5)红火蚁适应了化学药剂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图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标号②的行为是由羚羊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大雁飞行时,在头雁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表明大雁有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5)当狒狒群受到天敌威胁时,负责警戒的狒狒发出尖利的叫声,这是狒狒之间在传递_____________。
25.(6分)暑假里,小秦参观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被各种各样神奇的化石深深吸引。如图是他看到的化石中的一小部分,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化石都是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遗体”“遗物”或“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其中能证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直接证据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现存相关动物的特征进行推测:形成如图化石的动物中,完全不能适应或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形成化石①②④⑤的动物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排序表示);从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体的结构组成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灭绝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这是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卷(3/4)参考答案
八年级生物学(SJ)
选择题:(共20分)
1—5 BDCBB 6—10 ACCAB 11—15 ABCDA 16—20 BCCBD
综合分析题:(共30分)
21.(7分)(1)水绵 根、茎、叶 维持大气中氧气的相对稳定(或许多藻类植物可以食用或者药用)(3分)
(2)输导组织 指示植物(2分) (3)孢子囊(1分) (4)孢子(1分)
22.(5分)(1)适应(1分) (2)收缩 骨骼肌(2分) (3)神经(1分)
(4)A和C(1分)
23.(6分)(1)社会行为(1分) (2)很微小的刚毛(刚毛) 自然选择(2分)
(3)寄生(1分) (4)②(1分)
(5)药物的使用使红火蚁的天敌减少,会导致红火蚁数量更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24.(6分)(1)①(1分) (2)遗传物质(1分) (3)社会(1分)
(4)强 遗传(2分) (5)信息(1分)
25.(6分)(1)遗体 ⑤(2分)
(2)①④ ④①②⑤ 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3分) (3)遗传、变异(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