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虹桥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
任务一 【夯基础·善积累】(34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道出了学习与智慧的关系。孔子强调通过回顾过去,我们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从而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老师。这种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就让我们跟随孔子的智慧,做到温故知新,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下面的温习任务。
【活动一】(11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散文不散意蕴深,人间最美是真情。那些看似质朴的文字流露出的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你我: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①liáo( )亮的短笛声,让春②lì( )临人间;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奉献给温晴的济南;人迹罕至的百草园,藏着童年鲁迅毫不吝啬的喜爱;史铁生在秋天回想与母亲【甲】(诀别 决别)的情景时鼓起了“好好儿活”的勇气;莫怀戚解答散步时家人的分【乙】(岐 歧)彰显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还有那雨中无私【丙】荫蔽红莲的荷叶传达出了浓浓的母爱……在语文的世界里,美不③shèng( )收的景色和那真挚动人的情怀是滋润心田的一股清泉!
1. 根据拼音,请用楷书写出①②③处的正确汉字。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 文中甲乙丙三处的选词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诀别 分岐 yìn B. 决别 分歧 yīn C. 诀别 分歧 yīn D. 决别 分岐 yìn
3. 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是病句,此句中有个词语使用错误,导致搭配不当,请找出错误词语并改正。
应将“__________”(原词)改为“__________”。
4. 美文是一种能够感染人心、感染灵魂艺术形式;阅读美文能够丰盈我们的精神生命。读了语文书中的文章,我也同样有很多感悟,在表述上成语使用不合理的一句是( )
A. 当你静下心来读冰心的《荷叶·母亲》,感悟油然而生:如果孩子是小草,那么母亲一定是春日,温暖着孩子;如果孩子是红莲,那么母亲定是荷叶,在疾风暴雨时守护着孩子。
B. 通过阅读《秋天的怀念》,我想起了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心里有种搜索枯肠的忧伤。
C. 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何尝不与朱自清先生一样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活动二】撷取文化精华,按要求完成各题。(9分)
5. 下列各句中,敬辞谦辞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B.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带了许多家乡土特产来我家,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 去年春节,我拜访了您的父亲,家父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诸多高论,令我钦佩不已。
D. 你的文稿我已读过,整体思路很好,语言也很流畅,只是有个别地方需要修改,我就大胆地做了些斧正。
6. 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是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 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C. “子”在古代是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庄子。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我们所学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7.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活动三】徜徉诗海,拾级书山,按要求完成各题。(14分)
七年级(1)班语文学习小组准备开展“漫步文化长廊”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帮助其完成下列任务。
8. 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品读诗文,泛舟书海,我们可以跟随古人的足迹去旅行。读《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一起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月秋景;同曹操一起“观沧海”,可以领略“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的宏伟气象;读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可以去边塞大漠,听着“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不绝的乡愁;读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感受其因饱受战争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舟行江上,与王湾一起“次北固山下”,领悟“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时序变迁和新旧交替的哲理。你还能写出寄情感于自然风光中的连续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品‘朝花’·忆鲁迅”,请你调动名著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朝花夕拾》里有鲁迅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轨迹,请你根据地点的转换和主要内容,填写对应的篇目。
地点 篇目 主要内容
故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故乡 《①____》 盼望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感受。
故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百草园玩耍的时光,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南京 《②____》 回忆隔壁衍太太和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日本 《③____》 在日本的学习生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丰富了他的经历,温暖了他的人生。请你帮助作者回忆那些温暖的人和事,按照示例仿写一句话。
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她的善良质朴温暖了“我”。
任务二【学古文·拓才思】(9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明日③,会④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⑤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注释】①魏文侯:(?~前396年),名斯,魏武侯之父,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官。③明日:第二天。④会:正好,恰巧。⑤以:因为。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1)舍: (2)期:
11. 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
12. 下面对两篇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陈太丘不守信用,与人家约定日中一起出行,结果却迟到了。
B. 乙文中魏文侯在天刮大风、左右劝阻的情况下,依然去赴与虞人期猎的约定,表现他的守信。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为人一定要守信的道理。
D.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任务三【查资料·长知识】(12分)
吉祥物作为一个展现赛会理念及主办城市文化载体必不可少。历届亚冬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也异彩纷呈。
材料一:
①象征国家或城市的精神和性格。
②第七届亚冬会吉祥物。哈萨克斯坦选择了以雪豹为原型的“伊尔比”,它比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健壮多了,象征力量与独立。这一神兽象征着力量和独立,首要任务是体现哈萨克斯坦独一无二的精神,它被命名为“伊尔比”。这个名字特点鲜明,能够唤起观众对它的喜爱。
③第八届札幌亚冬会的吉祥物是一只虾夷飞鼠,名为EZOMON。这个吉祥物是一只虾夷小飞鼠,身披蓝斗篷,红围巾的它外形酷似“超人”装束,超级拉风。日本人还给它设置了很符合北海道风格的“人设”——性格外向,爱喝牛奶,擅长冬季运动。
材料二:
①代表举办城市的物产特色。
②第四届亚冬会吉祥物“豆豆”。1996哈尔滨亚冬会吉祥物选取举办地哈尔滨的特产植物大豆,取名“豆豆”。这个“纯植物”的亚冬会吉祥物,在一众“动物”吉祥物里也是很特别的一款。
③再例如第六届亚冬会吉祥物“鹿鹿”。长春2007年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鹿鹿”是以长春特有的梅花鹿为原型,长春是中国著名的“梅花鹿之乡”。希望性情温和行动敏捷的“鹿鹿”成为传播友谊和爱心,体现运动所带来快乐的使者,让体育健儿和亚洲人民共同感受长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魅力。
材料三:
①将城市特征与冰雪文化有机结合。
②2025年第九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是一对可爱的东北虎“滨滨”和“妮妮”。“滨滨”是代表冰上运动的吉祥物,身穿冬季运动服,戴着红围巾、蓝手套,脚穿冰刀在快乐地滑冰。滑单板的“妮妮”是代表雪上运动的吉祥物,身穿中国民间传统毛领节庆红袄,非常喜庆。
③“滨滨”名字取自“哈尔滨”,“妮妮”取自“您”的读音,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展示出哈尔滨对亚洲各国友人的热切期盼和诚挚欢迎。“滨滨”和“妮妮”强壮、可爱、热情、喜庆的整体形象,象征着亚冬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象征着哈尔滨人民热情豪爽、喜迎宾客。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是吉祥的象征,被赋予很多积极的品格,其中“正直”“力量”和“勇气”,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高度契合。
13.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回答,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历届亚冬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的?
14. 阅读材料二回答,为什么第四届亚冬会吉祥物“豆豆”是很特别的一款?
15. 指出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哈萨克斯坦选择了以雪豹为原型的“伊尔比”,它比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健壮多了。( )
(2)这个吉祥物是一只虾夷小飞鼠,身披蓝斗篷,红围巾的它外形酷似“超人”装束超级拉风。( )
(3)再例如第六届亚冬会吉祥物“鹿鹿”。长春2007年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鹿鹿”是以长春特有的梅花鹿为原型,长春是中国著名的“梅花鹿之乡”。( )
16. 阅读材料三回答,为什么2025年第九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选定“滨滨”和“妮妮”两只虎?
任务四【赏美文·品美德】(15分)
阅读《小花的钢琴》,回答各题。
小花的钢琴
爱杨
①我曾在一所矿区子弟学校教过书,担任学校的语文老师。小花是四年级时转学过来的。她瘦瘦小小的,每天扎着两个麻花辫,特别朴实。
②记得有一次的作文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批阅小花的作文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小花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最喜欢的是钢琴。我家里有很多架钢琴,有红的、蓝的、绿的……每天晚上,我总会坐在窗前弹钢琴,妈妈就会在一旁唱起好听的歌
③那个年代,能拥有一架钢琴都是很不得了的。全校也只有一架钢琴,还是淘来的二手琴。以小花家的条件,我认为她是在说谎,况且作文简直是胡编乱造,甚至我脑海里还出现了“虚荣”“炫耀”等不好的字眼。作文本后一页还写了很多,我没细看,就在第一页给她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④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我照常先念了几篇出彩的例文,接下来,我念起了小花的作文。如我所料,接下来的内容引起了班里的阵阵讨论。“老师,这是吹牛呢,钢琴那么大,这么多钢琴家里放得下吗?”“我在电视里看见的钢琴都是黑白色的,没听说过还有花花绿绿的。”
⑤我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语重心长地总结道:“大家都看出这篇作文存在的问题了。写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夸张,可以虚构,但是老师希望生活中的你们不要虚荣,展现你们最真实的样子。”说完,我特意看了一眼小花,她几次张嘴想说什么,一副委屈的模样,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⑥如果不是那次家访,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
⑦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小花的父母。小花的母亲几年前出了交通事故,长期卧病在床。小花的母亲拉着我们的手夸女儿如何如何懂事。她说:“小花从小就喜欢钢琴,那个时候我还没出车祸,带她去镇里的钢琴店里试练了几次,本来想咬咬牙给她报个名,后来出事了,孩子也就再没提过这件事。她用手工纸折了好多钢琴,就是挂在我床头的这些,每天晚上弹给我听,还让我唱歌,其实呀,我知道她想陪我消磨时间……”
⑧我心里一惊,原来,小花在作文里写的“家里有很多架钢琴”,指的是这些!天哪!我居然误以为她爱慕虚荣,还在课堂上不公正地点评了她的作文。回到办公室,我急忙翻出小花的作文本,看到了之前因气愤而未注意到的内容:爸爸说,等他赚够了给妈妈治病的钱,就能给我买一架真正的钢琴。那时候,我就能弹真正的钢琴给妈妈听了。
⑨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多么懂事、多么朴实的小花,我却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了她。放学后,我主动找到小花,问她是不是想学真正的钢琴。小花使劲点点头。我带她来到音乐教室,告诉她,从今天开始,我来教她弹真正的钢琴。
⑩这件事,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每每想到小花,我都会提醒自己,作为老师尤其不能武断,每个孩子都值得认真对待。
(选自《意林》2023.7)
17. 阅读文章第③段,请回答,批阅小花的作文时,我为什么不禁皱起了眉头?
18. 作者在写作中,独具匠心,前后照应自然。请仿照例句格式,写出除例句外,文中任意一处前后照应的内容。
例句:第②段中“我总会坐在窗前弹钢琴,妈妈就会在一旁唱起好听的歌……”与第⑦段中“每天晚上弹给我听,还让我唱歌,其实呀,我知道她想陪我消磨时间……”相照应。
19.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划线句子“她几次张嘴想说什么,一副委屈的模样,最后还是低下了头”,选出下列最准确反映人物心理的一项( )
A. 表现小花想说出实情的着急,因我误会她而痛苦,最终生气、愤怒的心理。
B. 表现小花想说出实情渴望,因我误会她而委屈,最终认输的无奈心理。
C. 表现小花想说出实情渴望,因我误会她而委屈,最终无法向老师解释的痛苦心理。
D. 表现小花想说出实情的着急,因我误会她而生气,最终想反抗又不敢的无奈痛苦心理。
20. 试联系全文推断,文章第⑨段划线句“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的原因有哪些?
21. 文章结尾,作者说“每每想到小花,我都会提醒自己,作为老师尤其不能武断,每个孩子都值得认真对待。”联系文章判断,“我”认真对待小花了吗?请说明理由。(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任务五【写真事·抒真情】(50分)
22. 命题作文
长大是收拾好自己的房间,长大是给父母倒一杯水、做一顿饭,长大是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扶起倒下的自行车……长大意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
请以“那一次,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
虹桥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
简要答案
任务一 【夯基础·善积累】(34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道出了学习与智慧的关系。孔子强调通过回顾过去,我们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从而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老师。这种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就让我们跟随孔子的智慧,做到温故知新,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下面的温习任务。
【活动一】(11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嘹 ②. 莅 ③. 胜 2. C
3. ①. 将“解答” ②. 改为“解决”
【4题答案】
【答案】B
【活动二】撷取文化精华,按要求完成各题。(9分)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活动三】徜徉诗海,拾级书山,按要求完成各题。(14分)
七年级(1)班语文学习小组准备开展“漫步文化长廊”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帮助其完成下列任务。
【8题答案】
【答案】 ①.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②. 山岛竦峙 ③.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遥怜故园菊 ⑥. 海日生残夜 ⑦. 移舟泊烟渚 ⑧. 日暮客愁新
【9题答案】
【答案】(1) ①. 五猖会 ②. 琐记 ③. 藤野先生
(2)示例一:《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他正直热诚、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温暖了“我”。
示例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林吾先生教“我”读书,他的方正博学温暖了“我”。示例三:《范爱农》中,范爱农于我亦师亦友,他的坦率、正直、爱国温暖了“我”。
任务二【学古文·拓才思】(9分)
【10~12题答案】
【答案】10. (1)舍:丢下 (2)期:约定
11. (1)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2)不能因为风大的缘故而失掉信用。 12. A
任务三【查资料·长知识】(12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 象征国家或城市的精神和性格;代表举办城市的物产特色;将城市特征与冰雪文化有机结合。
14. 它是“纯植物”的亚冬会吉祥物;在一众“动物”吉祥物里也是很特别的一款(其他亚冬会吉祥物都是动物)
15. ①. 作比较 ②. 打比方 ③. 举例子
16. ①“滨滨”是代表冰上运动。“妮妮”是代表雪上运动。
②“滨滨”名字取自“哈尔滨”,“妮妮”取自“您”的读音,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
③“滨滨”和“妮妮”强壮、可爱、热情、喜庆的整体形象。象征着亚冬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象征着哈尔滨人民热情豪爽、喜迎宾客。
④虎是吉祥的象征,被赋予很多积极的品格,其中“正直”“力量”和“勇气”,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高度契合。
任务四【赏美文·品美德】(15分)
【17~21题答案】
【答案】17. 我认为她是在说谎,况且作文简直是胡编乱造,甚至我脑海里还出现了“虚荣”“炫耀”等不好的字眼。(答上情感“生气、愤怒”更好)
18. 示例(1)第②段中“我家里有很多架钢琴,有红的、蓝的、绿的……”与第⑦段中“她用手工纸折了好多钢琴,就是挂在我床头的这些”相照应。
示例(2)第②段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与第⑦段中“小花从小就喜欢钢琴”相照应。
示例(3)第③段中“作文本后一页还写了很多,我没细看,就在第一页给她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与第⑧段中“我急忙翻出小花的作文本,看到了之前因气愤而未注意到的内容”相照应。
示例(4)第⑤段中“大家都看出这篇作文存在的问题了。写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夸张,可以虚构,但是老师希望生活中的你们不要虚荣,展现你们最真实的样子。”与第⑨段中“我却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了她”相照应。
示例(5)第①段中“每天扎着两个麻花辫,特别朴实”与第⑨段中“多么懂事、多么朴实的小花”相照应。 19. C
20. 我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了小花的自责(内疚,懊悔);为小花的真诚,朴质而感动;为小花的懂事,孝顺而感动;对小花想弹钢琴却无法得到钢琴的同情(心疼)。
21. 示例一:认真对待小花理由:亲自去家访,了解情况;发现自己误解小花,教小花弹真正的钢琴,弥补自己过错。
示例二:没认真对待小花理由:没仔细阅读小花的作文;没调查清楚,就说小花说谎;而且说小花虚荣。
任务五【写真事·抒真情】(50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那一次,我长大了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人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对我而言,那个特别的时刻发生在去年寒假的一个普通日子里,它让我深刻理解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窗台上,家中的气氛却有些不同寻常。妈妈因为连续加班,身体终于不堪重负,病倒了,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爸爸又因为工作在外出差,无法立即赶回。看着妈妈虚弱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我决定,从今天起,我要成为家里的“小大人”,照顾好妈妈,让这个家恢复往日的温馨与安宁。首先,我从最简单的做起——为妈妈准备一杯温水和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我小心翼翼地端起水杯,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生怕吵醒妈妈。妈妈睁开眼,看到我手中的水和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满满的欣慰。“孩子,你长大了。”妈妈轻声说道,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眼中的泪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接下来的几天,我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早上,我会早起为妈妈准备早餐,虽然手艺笨拙,但妈妈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夸我做得好吃。白天,我会定时给妈妈量体温,提醒她吃药,还会陪她聊聊天,讲讲笑话,让她心情愉悦。晚上,我会自己动手洗衣服,打扫房间,尽管这些家务活对我来说并不轻松,但每次看到整洁的房间和干净的衣服,我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天,我注意到小区里的自行车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便毫不犹豫地走过去,一辆一辆地将它们扶起,排列整齐。路过的邻居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那一刻,我意识到,长大不仅仅是照顾好家人,更是能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传递正能量。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长大不仅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心智的成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是学会感恩与回报,是懂得为他人着想。那一次,我真的长大了,我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播撒爱的种子。我相信,这份成长的力量,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