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A(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七年级生物学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湖水中有一些活动的“绿团”,他心想:这是生物吗?于是他取一滴湖水,做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求证。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
A. 比较 B. 观察 C. 模拟 D. 想象
2. 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有净化污水的作用。与吞食细菌直接相关的生命活动是( )
A. 呼吸 B. 运动 C. 摄食 D. 生殖
3.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列采取的措施能解决问题的是( )
A. 视野中有污点——调节细准焦螺旋
B. 环境光线暗——选用平面反光镜调亮视野
C. 物像较模糊——调节遮光器
D. 物像较小——换高倍目镜或物镜
4. 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给细胞提供能量
C 使细胞核吸水涨大
D. 使细胞染上颜色
5. 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进行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活细胞中,控制染液不进入细胞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线粒体
6.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是细胞分裂导致的
B. 细胞能从环境中吸收营养而持续生长
C.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7. 莲藕是苏州一带著名的食材。藕折与出现“藕断丝连”现象,其中的每一根藕丝都由3~8根导管构成。这些“丝”属于(  )
A. 输导组织 B. 薄壁组织
C. 机械组织 D. 保护组织
8. 松鼠具有,松树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9. 生物圈中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麦能开花结果
B. 葫芦藓有真正的根、茎、叶
C. 马尾松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 贯众属于裸子植物
10. 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体内有无肌肉 B. 能否自由运动
C. 体内有无脊柱 D. 大脑是否发达
11. 下列动物中,具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特征的是( )
A. 丝虫 B. 海葵 C. 蝴蝶 D. 绦虫
12. 蛲虫属于线虫动物,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下列关于蛲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器官复杂,有利于吸收营养
B. 运动器官发达,利于在肠道内快速运动
C. 体表有角质层,能避免被消化液分解
D. 生殖器官退化,能有效减少子代数量
13. 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看到蚯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
B. 蚯蚓靠肌肉收缩和刚毛配合进行呼吸
C. 蚯蚓和蜘蛛都属于环节动物
D.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14. 异色瓢虫(如图)是广食性昆虫,能消灭多种害虫,其具有的特征是( )
A. 有触角 B. 无外骨骼
C. 足不分节 D. 生长过程中无蜕皮现象
15. 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因体表有棘而得名。下列属于棘皮动物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小明观察鳃在水中和空气中状态,分析鱼为什么离不开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新鲜的鳃为鲜红色,触感黏滑
②鳃丝在水中彼此粘连,在空气中分散
③鳃丝在水中表面积更大,利于气体交换
④空气中氧含量较水中高,鱼更易获得氧气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 为了保护珍稀鱼类以及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禁渔”措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指定渔网规格,有效控制对幼鱼的捕捞
B.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渔民大肆捕捞做准备
C. 设置禁渔区,有利于保护水生动物资源
D. 设置禁渔期,确保鱼类在特定季节的繁殖
18. 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温恒定
B. 生殖过程不受水环境限制
C. 成体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D. 成体只能生活陆地上
19. 青蛙既能跳跃也能划水,与此运动方式直接相关的结构特点是( )
A.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B. 眼睛后有鼓膜
C. 头部前端有鼻孔 D. 前肢发达,后肢短小
20. 环境对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至关重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蜥蜴属于两栖动物
B. 青蛙的受精卵在陆地上形成
C. 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中用肺呼吸
D. 水域面积缩减,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活
21. 小明研究鸽子结构与功能时发现:其身体呈流线型,体温高且恒定,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消化系统发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②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③胸肌发达,附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
④食量大,消化能力弱,能快速供应有机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气囊,数量多
B. 气体交换只在③内进行
C. 只在吸气时进行气体交换
D. ②是气管,能辅助呼吸
23. 图示河姆渡骨笛,它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骨制成的乐器。制作这种乐器的材料最可能来自(  )
A. 鹫鹰 B. 蜥蜴 C. 牛蛙 D. 河马
24. 下列属于我国珍稀哺乳动物的是( )
A. 白唇鹿 B. 褐马鸡 C. 大鲵 D. 中华鲟
25. 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孔雀具有观赏价值
B. 警犬协助警方破案
C. 果蝇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没有利用价值
D. 蟾蜍的毒腺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5分)
26. 珊瑚礁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而成,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如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珊瑚虫(如图1)属于刺胞动物,身体呈_____对称,有口_____(填“有”或“无”)肛门,体表的触手上有许多_____,可用于防御和捕食等。
(2)题干中提及生物中,与珊瑚虫同属于刺胞动物的是_____。
(3)珊瑚礁之所以五彩缤纷,是因为珊瑚虫体内生活着虫黄藻,如图2所示。分析可知,虫黄藻生活在珊瑚虫的_____(填“内胚层”或“外胚层”)。
(4)水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
②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
③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
27. 下图中三种动物的名字中都有鱼字,但从生物学意义上看,却不一定都属于真正的鱼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鱼类属于水生生物,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①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起_____作用。
②主要运动方式是_____,这种运动方式主要通过_____的摆动以及身体上各种_____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
③在水中用鳃呼吸。与流入鱼口的水相比,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其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是_____。
(2)图中三种动物,在生物分类上真正属于鱼类的是_____。
28. 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齐白石笔下的《龟寿图》栩栩如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龟的头部后有_____,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转动;_____(填呼吸结构名称)发达,便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体表坚硬的_____既能保护身体,又能_____。
(2)大多数乌龟选择在_____(填“陆地”或“水中”)产卵,因为它们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挖掘坑洞来产卵,并用土或植物覆盖卵以保护它们。与乌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
29. 大熊猫(图1)是我国特有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以_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以_____方式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相比于其他生殖方式,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在于_____。
(2)大熊猫体表被毛,且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调温结构,属于_____(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3)大熊猫靠吃竹子为生,但也会捕食动物,如竹鼠。由此判断,大熊猫的牙齿分化特点是有_____。
(4)为什么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会胖乎乎呢?某科研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可知,一年中大熊猫吃______的时间较长,吃_____有利于体重的增加。
A(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七年级生物学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辐射 ②. 无 ③. 刺细胞
(2)水母 (3)内胚层
(4)①②③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保护内部结构,减小在水中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②. 游泳 ③. 尾部和躯干部 ④. 鳍 ⑤.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比目鱼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颈 ②. 肺 ③. 甲 ④.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2) ①. 陆地 ②. 鸟类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胎生 ②. 哺乳 ③.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恒温 (3)门齿、犬齿和臼齿
(4) ①. 竹叶 ②. 竹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