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中考物理一轮教材复习-第五单元 物态变化与内能-课时14 小粒子与大宇宙(25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中考物理一轮教材复习-第五单元 物态变化与内能-课时14 小粒子与大宇宙(25页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单元 物态变化与内能
第一部分 福建中考考点过关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教材复习
课时14 小粒子与大宇宙
考点1 微观粒子相关物理学史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原子的存在;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______;卢
瑟福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
电子
原子核式结构
考点2 物质的组成【7年1考】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组成
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______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____
组成的,质子是由______组成的。
原子
电子
中子
夸克
2.物质的空间尺度
银河系 太阳系 太阳 地球 月亮 生物体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
3.物质的状态
物质 种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物质 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 种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分子 特点 分子间距较 小,分子间作 用力较强 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 作用力较弱,分子在一 定程度内可以运动 分子间距很远,分子间作
用力很弱,分子能自由地
向各个方向运动
物质 特征 有一定的体积 和形状,不能 流动 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 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
定的体积,能够流动
考点3 看不见的运动【7年6考】
分子动理论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______、原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

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分子热运动 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故称为分子热运动。温度越
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
无规则
引力
斥力
扩散现象 定义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间有______
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____)
常见实例 花香弥漫;酒香不怕巷子深;用盐腌咸菜;长期泡茶
的茶杯颜色变深等
间隙

提分指南
1.固体、液体和气体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3.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是不
会发生扩散现象的。
4.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
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
5.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对外表现的力
物体处于自然状态下 引力 斥力 无
物体被压缩时 引力 斥力 斥力
物体被拉伸时 引力 斥力 引力
命题点1 宇宙物质的组成
例1 [2024广东中考] 在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 是( )
D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命题点2 分子动理论
类型一 扩散现象
例2 [2024常州中考] 端午节煮粽子时,厨房飘满了粽子的清香,这说明
( )
C
A.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D.液体分子连续分布,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提分指南
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
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一般肉眼看得见,例如,沙尘漫天、粉笔灰乱飞
等;分子热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肉眼看不见,通常通过运动的最终效果间接
感知,例如,通过闻到花香而感知花香分子的热运动,通过煤放久了墙角变黑
而感知煤分子的热运动。
类型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例3 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
使玻璃板的下表面水平接触水面,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这表明玻璃
板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______。
变大
大于
引力
(2)玻璃板掉在地上摔成两块后,将这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不能还原成一整块,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间的间距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弱
命题点1 宇宙 物质的组成
1.[2024新疆中考] 下列各组粒子中,能构成原子的是( )
D
A.质子、中子 B.中子、电子 C.原子核、中子 D.原子核、电子
2.[2024龙岩期末] 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C
A.分子 B.原子 C.夸克 D.质子
命题点2 分子动理论
3.[2024盐城中考]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它们会粘在一起,不容
易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
D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在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4.[2024连云港中考]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雪花飘飘 D.落叶纷纷
5.[2024无锡中考] 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
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C
A.汤姆孙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6.[2024成都中考] 成都别称芙蓉城、蓉城,这座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与花结
缘,大诗人陆游魂牵梦萦的诗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依旧
是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诗人闻到花香属于______现象。诗句“花气袭人知
骤暖”所蕴藏的物理知识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扩散
温度
建议用时:20分钟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2024常州中考] 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易滋生微生物,
导致壁画受损。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机器人,机器人高速喷射带
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子可能是( )
A
A.电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
2.[2024崇左模拟]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A.荷花飘香 B.雪花飞舞 C.列车疾驰 D.飞船翱翔太空
3.[2024清远期末] 如图是大路边中学某同学利用红豆
(代替质子)、黑豆(代替中子)、小米(代替电子)
制作的氦原子模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原子中间的核是原子核
B.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属于“枣糕模型”
C.电子环绕原子中间的核旋转
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4.[2024商丘模拟]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分子动理论的是( )
B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填空题
5.[2024西安期末]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______,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
分的,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______模型;在地球、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
的是______。
电子
核式
宇宙
6.[2024佛山期中]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
冷水敞口放置,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却闻不到水的气味,
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不能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分子没有运动。将相同的红墨水分别
滴入同样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发现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
色的时间较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2024武汉模拟]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界面分明,静置几天后,
界面模糊,说明扩散现象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引力
B.如图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板重为,当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力比 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
玻璃板从水面提起,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和玻璃分子
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
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
为引力

2.[2024昆明期末] 肉眼看不到又小又轻的分子,那么,
怎样才能知道分子是否在运动呢?于是实验小组的同学
们设计了图中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将2个分
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
(1)你认为甲、乙两种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中,二氧化氮气体会受重力影响
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实验时抽开玻璃隔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一段时间
后进行观察。
(2)若在上述实验中,把红棕色二氧化氮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
只要将图中的方案稍作改进,也能观察到同样的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你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将装置平放,无论未知的有色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如何,均可以完成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