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等五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等五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齐齐哈尔市五县区联考八年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一藏族一长鼓舞 B.②一傣族一开斋节
C.③一蒙古族一那达慕大会 D.④一高山族一晒佛节
2.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④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呈现人口负增长现象,2023年人口继续减少。下表为我国近10年人口资料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内容(亿人)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总人口 13.76 13.92 14.05 14.12 14.11 14.09
0~14岁人口 2.27 2.32 2.37 2.52 2.39 /
15~64岁人口 10.10 10.09 10.00 9.68 9.62 /
65岁及以上 1.39 1.50 1.67 1.90 2.09 2.16
3.表中数据表明,2014~2023年,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为(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4.按照目前我国总人口变化的趋势,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是( )
A.资源需求紧张 B.就业机会减少 C.养老负担加重 D.交通压力增大
5.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积极应对的策略有( )
①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②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③大量接纳海外移民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12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下旬将在我国南方某城市举办,我国多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在本次大会中呈现,包括当地传统体育项目——攀椰(子树)竞速(图1),图2为我国南部局部省级行政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6.此次运动会举办地在图2中的( )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7.图片中的体育项目源于( )
A.黎族 B.回族 C.蒙古族 D.藏族
8.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鼓励和推进全民参与健身②消除各民族间经济差异
③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④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对图中本草产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枸杞产区全年气候湿润多雨 B.怀地黄产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C.冬虫夏草产区光照强气温高 D.三七产区夏季台风多发
10.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
A.季风气候显著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类型复杂多样 D.寒、温、热三带类型齐全
读我国两大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盆地甲是我国( )
A.纬度最高的盆地B.海拔最高的盆地 C.气候最湿润的盆地 D.面积最大的盆地
12.盆地乙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盆地内部河流众多,与该盆地相关的称号是( )
A.聚宝盆 B.紫色盆地 C.海上粮仓 D.世界屋脊
读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和某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左图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
A.集中在夏季 B.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14.根据右图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可知( )
A.甲所示的可能是广州的降水 B.乙地的雨季最长
C.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小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15.造成图中①→②→③三地天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为活动
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万吨级货轮“创新5”号成功抵达重庆,标志着长江上游首条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成功。传统江海联运需在长江中下游港口,由海船换乘江船再行至长江上游,全程需要35天左右,而本次江海直达只用了15天。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创新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的水利枢纽甲是( )
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
17.长期以来,限制长江上游地区航运价值的原因主要是( )
A.河道平直 B.径流量大 C.有结冰期 D.水流湍急
18.此次江海直达货轮首航成功带来的意义是( )
A.增加客运量,促进旅游业发展 B.缩短两地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C.减少中转环节,节省运输时间 D.改善运输条件,提高海运效率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3年4月下旬,我国北方某地出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暴雪甚至大暴雪,积雪深度打破当地4月最深积雪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当地遭遇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20.应对此次气象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带好防晒用具 B.多穿御寒衣物
C.带好雨伞防暴雨 D.增加户外运动
2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轮南、广州 B.轮南、上海 C.霍尔果斯、广州 D.乌鲁木齐、上海
22.从地形上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西部内陆地区
C.东部地区 D.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23.2024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的纪念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关于我国缺水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小 B.河流径流量小
C.全国降水普遍稀少 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24.中国目前正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从中国将疫苗送到非洲国家使用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25.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27.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
材料: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8.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29.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水资源丰富③海陆交通便利④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0.有一千吨钢材从大连运往烟台,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解答题(共40分)
31.【蓝色国土手牵手】(9分)
海洋国土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海岛海岸线长约1.4万千米,大大小小的海岛11000多个,海南岛和台湾岛尤为重要。图1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地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捍卫领土】海南岛和台湾岛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东部、南部濒临南海,西临北部湾。请仿照此写出台湾岛的海陆位置。(1分)
(2)在海南岛经常看到的车牌是( )(1分)
A. B.
C. D.
【位置优越】海南岛和台湾岛美丽富饶,动植物资源丰富。
(3)海南岛和台湾岛每年为大陆提供大量水果,请说出可能的水果名称。(1分)
(4)海南岛还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一年四季皆可培育种子,试推测主要原因。(2分)
【海洋权益】海南岛和台湾岛在我国海洋防护方面意义重大。毗邻海南岛的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图2为我国南海及三沙市位置示意图。
(5)结合图文信息,列举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至少两条,一条)(2分)
(6)简析三沙市设立的意义。(至少两条,一条)(2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每空1分)
材料一: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

材料二: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材料三: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
(1)据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 , 。
(2)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A 山脉—B 山脉。在阶梯的交界处,由于河流的 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32°N线穿过的地形区分别是:甲 ,乙 ,丙 。
(4)根据图文材料判断,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山区面积广大。
(5)山区地形崎岖。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有优势也有劣势,请分别列举一条优势条件和一条劣势条件。优势 ;劣势 。
33.【地理实践】美丽中国之旅 ( 8分)
材料一:贝贝春节期间外出旅游,此时,广州已是繁华似锦,春意盎然。但贝贝到达哈尔滨后,发现这里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材料二:从哈尔滨到酒泉到乌鲁木齐,贝贝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材料三:贝贝体验“美丽中国之旅”的路线图
实践思考
(1)根据资料写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分)
(2)分析从哈尔滨到酒泉到乌鲁木齐,贝贝看到的自然景观不断变化的原因。(2分)
(3)说出甲地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写出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2分)
(4)说出乙地的作物熟制和这里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2分)
34.【实践调查】不负少年好时光,节水节粮我先行(13分)
为了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耕地,光盘行动的意识,山西临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举行了深入三晋大地。“不负少年好时光,节水节粮我先行”的主题实践调查活动。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认识家乡——不负少年好时光
水资源组: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山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23.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据2023年统计数据,太原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47.5立方米,约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据2022年山西省水资源公报:全省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169.5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07.0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28.1立方米。
(1)简要分析山西省缺水的原因。(1分)
(2)太原市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如何解决缺水问题。(1分)
土地资源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牢牢端稳粮食饭碗的关键。该小组根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最新发布数据,绘制了山西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和耕地类型构成图。
(3)归纳山西省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1分)
(4)说出山西省主要耕地类型及代表性粮食作物。(2分)
活动二:建设家乡一一节水节粮我先行
农业组:山西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众多的特色农产品,有谷子、杂豆、莜麦等杂粮和苹果、红枣等水果,因而山西省素有“优质杂粮产区”和“优质粮果带”的美称。山西省农业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特色优势品牌,走好“特”“优”发展之路。
(5)列举一例山西杂粮美食(2分)
(6)请为山西省农业走“特”“优”发展之路献计献策。(2分)
(7)作为中学生,如何有效节水节粮?(2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C B A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B A D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C A D B D B C
31.(1)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东海,南部濒临南海。
(2)D
(3)海南岛和台湾岛可能提供的水果有:香蕉、芒果、菠萝、龙眼、荔枝等。
(4)海南岛地处热带,终年高温,热量充足,且降水丰富,为种子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光热和水分条件,所以一年四季皆可培育种子。
(5)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①海洋里的鱼类等生物资源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②海洋可为航运提供航道,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间的交流;③海洋蕴含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可供人类开采利用;④海洋能调节全球气候,例如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6)三沙市设立的意义:①对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有重要意义,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②便于对南海海域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③对保障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安全等有着重要意义。
32.(1) 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 祁连 横断 落差
(3)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4)地形复杂多样
(5) 优势:旅游业;采矿业;农业多种经营:比如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林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山区山清水秀,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利用高山、草地,可以养殖牲畜,发展畜牧业;山区中草药丰富有利于发展中草药加工业等等。 劣势: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3.(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2)从哈尔滨到酒泉到乌鲁木齐,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3)甲位于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补给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4)乙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34.(1)自然原因:山西省年降水量较少;降水集中于夏季,导致水资源季节性短缺。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等。
(2)跨流域调水或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
(3)山西省土地类型齐全;林地比重大等。
(4)耕地类型:旱地代表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
(5)莜面栲姥姥、炒不烂子、和子饭、凉粉等
(6)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等等。
(7)节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①控制水龙头出水量②上厕所省水法:使用省水型马桶或装置节制水流量的设备:如厕后,按“半抽”模式冲洗马桶。③关紧水龙头:随手关紧水龙头,并且在每次出门前和睡前仔细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等。
节粮:聚会点餐时采用N-1点餐制:在聚会时,根据人数减少点餐量,避免浪费。在外就餐时倡导光盘行动:如果有剩余可以打包带走;养成健康的用餐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合理点菜,避免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在食堂或家里就餐时,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选择饭菜的数量,不够再添加,避免打过多的饭菜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