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
教材内容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40 分钟)
教材分析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是海顿的经典之作。全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二乐章尤为著名。其主题简洁却充满魅力,采用民歌风格,宛如童谣般纯真。乐曲中力度变化极为显著,开头轻柔,如细语呢喃,而后突然爆发出强烈和弦,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营造出 “惊愕” 之感。这种力度的巧妙运用,不仅是音乐表现的亮点,更展现出海顿在交响乐创作上的卓越技巧,使乐曲充满戏剧性与趣味性,成为交响乐史上的璀璨明珠,对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和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音乐已有一定感知能力,但对于交响乐这种复杂音乐形式的理解尚浅。学生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参与音乐活动。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对作品深层次理解上仍需引导。教师需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感受音乐中强弱对比带来的独特魅力,感知音乐的情绪变化,体会海顿音乐风格的特点。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哼唱音乐主题,用简单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和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乐曲创编故事或情境,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文化理解
了解海顿及其音乐创作风格,感受交响乐的艺术魅力,增进对古典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中力度变化所营造的 “惊愕” 效果,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深入体会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恰当方式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提升音乐表现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自制乐器(可选)。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5 分钟)
故事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厉害的音乐家叫海顿,他要为一些贵族们举办一场音乐会。可是呀,这些贵族们来听音乐会并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品味,他们在音乐会现场经常打瞌睡。海顿看到这个情况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一首特别的交响曲。在这首交响曲演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吧!
初听乐曲片段
播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安静聆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乐曲赏析(20 分钟)
主题聆听与哼唱
再次播放音乐主题,教师引导学生用 “la” 轻声哼唱,感受旋律的走向和节奏特点。
分小组进行哼唱练习,互相倾听和纠正,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唱准音高和节奏。
力度变化探究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乐曲,找出力度变化的地方,并用手比划力度的强弱。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力度记号(p、ff),讲解其含义,让学生对比不同力度下音乐的不同效果。
组织学生讨论:“海顿为什么要在这首乐曲中设计这样的力度变化呢?” 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乐器音色感受
介绍演奏该乐章的主要乐器(如小提琴、定音鼓),播放乐器单独演奏的音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引导学生在乐曲中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说说它们在表现音乐情绪上的作用。
互动表现(10 分钟)
节奏模仿
教师用拍手、跺脚方式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感受乐曲的节奏韵律。
情境创编
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乐曲的情绪和力度变化,为乐曲创编一个故事或情境。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述创编的故事或情境,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分享。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乐曲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主题、力度变化、乐器音色特点,加深记忆。
教师总结
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海顿的其他作品,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海顿的《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通过聆听、哼唱、分析和表现,我们感受到了海顿音乐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乐曲中强烈的力度对比,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 “惊愕” 效果。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保持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去发现更多音乐的美好。
作业
回家后完整聆听《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和家人分享你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感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幅画、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
趣味导入环节
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即将欣赏的乐曲产生期待。初听乐曲片段,使学生对音乐有初步感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乐曲赏析环节
主题聆听与哼唱,培养学生的音高感和节奏感,让学生更好地熟悉音乐主题。力度变化探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细节,理解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提升音乐感知能力。乐器音色感受,增加学生对乐器的了解,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
互动表现环节
节奏模仿,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奏,增强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情境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
课题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赏析
艺术特点
音乐主题:简洁、优美、具有民歌风格。
力度变化:强烈对比(p - ff),营造 “惊愕” 效果。
乐器音色:小提琴、定音鼓,丰富音乐表现力。
创作过程
海顿为改变贵族在音乐会打瞌睡的情况而创作,以独特力度变化吸引听众。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故事导入环节兴趣浓厚,初听乐曲时注意力集中。在乐曲赏析部分,哼唱主题和感受力度变化时学生积极参与,但对于乐器音色的辨别部分学生理解稍慢,后续应增加更多实例帮助理解。互动表现环节,学生创意丰富,小组合作积极,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模仿上不够准确,需加强练习。整体而言,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内涵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应在今后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