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寻觅社会的真谛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1)实践(本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基 础






基 础
知识框架
(1)规律
(2)总趋势
基本矛盾
普遍规律
总趋势
实现途径
实现方式
地位
含义
关系
(1)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 求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的本质
自主学习(在课本上P59-62页找出)
1、如何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4、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3.20)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1.9.1)
——普通高中:注重丰富职业体验,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思考:
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原因?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①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②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
劳动即社会实践
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2、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
3、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4、习近平主席发表七一讲话
5、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
6、观看电影《长津湖》
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说一说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议学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的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构成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图为10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
我国为什么重视种子安全?
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种子安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我国为什么重视种子安全?
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高
我国种子对外依赖程度高
我国种子研发人才少

社会存在
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种子安全?
把“种子安全”放在战略高度
出台《种子法》
培育种子研发专业人才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构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
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构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张自忠:革命烈士,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王亚平:“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特殊贡献奖”,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思考:有人认为,是英雄造时势,也有人认为是时势造英雄。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马克思:“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决定
决定
何者为第一性
依据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马克思:“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3.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朱熹: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他认为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
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历史唯心主义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心主义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3)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口罩生产
2、中国梦
3、新型冠状病毒
4、治疗新冠的诊疗方案 
5、制造工具的技术
6、制造工具的想法
7、毛泽东思想 
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9、生产关系  
10、生产力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024年度流行热词 :偷感很重、北京到底有谁在啊、city不city……
2023年度流行热词 :情绪价值、特种兵式旅游、多巴胺、村超、显眼包……
2022年度流行热词 :飒、双循环、内卷、凡尔赛文学、栓Q、干饭人……
决定
反作用于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4.二者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不完全同步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还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身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在这一基础上,落后、腐朽的思想还会存在。二是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们,这正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种表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性质上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要求我们从社会存在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1.网络社会是新的人类社会形态,是新的人类文明体系。人们为“下饭”视频或音频播客发明了一个新名词一“电子榨菜”,这些视频长度从十几秒到三五分钟不等,迎合了当下的快节奏生活。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型、适应和构建新的文明体系的问题。为此,人类必须更新文明形态构建理念,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总是同步的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发展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学以致用
2.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学以致用
B
比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项目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地位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二者谁是第一位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对二者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