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观
导向作用
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人的需要】
【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知识回顾:6.1 价值与价值观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学习清单
什么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三者的关系?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评价标准)
01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区分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预习检测: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几种情况,哪些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A.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B.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C.202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
D.老龄化程度上升,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E.延迟退休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F.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G.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事实判断: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
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B、C、D是事实判断
E、F是价值判断
G是价值选择
延迟退休为什么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需要,着眼长远,经过长期酝酿、充分研究、审慎决策作出的重大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事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延迟退休为什么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活动任务:
我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是基于什么形成的?
延迟退休为什么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注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基础
反映
我国的劳动力人口规模持续下降。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渐进式延迟退休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适应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
很多贫困山区的女孩没有学上
认为教育对山区贫困女孩非常重要,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选择创办免费女子高中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是不是
值不值
做不做
基础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开花结果
②这葡萄真好吃
③树上长满了榴莲
④她看起来和蔼可亲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⑤选科组合我选政史地
(价值选择)
⑥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
(价值选择)
以下观点哪些属于事实判断?哪些属于价值判断?哪些属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基础
体现
基础
事实判断
①事实判断是形成价值判断的基础;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延迟退休为何势在必行
活动任务:分析国际退休制度改革,有什么特点?
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不仅反映了人均寿命的提高,也是应对经济压力的策略。经历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和能源危机之后,全球多数国家财政压力加剧,养老金的充足性和持续性受到挑战。同时,联合国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全球人口年增长率就低于1%,为1950年以来的首次。
2022年法国新生儿约为72.3万人,这是自1946年以来数量最低的一年。
(1)社会历史性
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因时而变)---客观因素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超越历史条件
归纳总结: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区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特征: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不同。
自2022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B
课堂检测:
02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延迟退休如何统筹规划
活动任务:为什么人们对于退休年龄政策会有不同的看法?
领导对此态度积极,认为到时已不用操心孩子生活,过早退休又比较无聊,不如参与退居二线的工作,还能继续拿工资绩效。
其他人态度中立:既不激烈反对——因为相信自己的工资保障相对“有后盾”,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大概率不会因继续工作或按时退休有太多波动;也不强烈同意——因为体制内工作稳定性高。
同样是体制内的“90后”,陈月认为延迟退休对自己没有好处,只是延续“工作一代缴费支付退休者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会缩短自己领取退休金的年限。
阶级性
老百姓对“雨”的期盼
观祈雨
李约 〔唐代〕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地主对于“雨”的厌恶
思考: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什么道理?
阅读与思考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2)阶级性
---主观因素
①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② 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阶级性。
例:“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马克思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下得好,不用跑操了!
②还好,这段时间雨伞好卖多了!
③愁啊,再下下去庄稼要遭殃了!
④太难了,小区都快被淹了,上下班很不方便。
……
思考:不同的人对暴雨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具有什么特征?
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3)主体差异性
(因人而异)-----主观因素
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内涵: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②要求:
知识小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特点 角度 内涵
社会历史性 强调客体因素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因时而异 )
阶级性 强调主体因素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阶级性。
( 因人而异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主体差异性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那么,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有没有评价标准呢?(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探究:结合图片,谈谈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的依据有哪些?
标准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从事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如从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从事井下、高温、有毒有害工种,部分交通、民航、铁路、地质等行业部分特定工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许多年轻人对此表示担忧,延迟退休无疑会加剧职场竞争,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延迟退休可能会限制年轻人的职业发展机会。更何况,许多年轻人刚进入职场便面临着房贷、车贷、育儿及生活成本的压力,延迟退休似乎只会增大他们的挑战。
延迟退休如何统筹规划
延迟退休如何统筹规划
◎从劳动力供给端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连续8年下降,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在现有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从劳动力结构看,大龄劳动者与青年人就业岗位的替代性不强。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长,青年就业有广阔空间。
◎此外,延迟退休改革将坚持小步调整原则,若采取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每年因延迟退休而多出来的劳动力不会太多,甚至会被每年减少的劳动力相抵消。所以,年轻人没必要过度担忧。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老年人
政府
年轻人
标准2: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最高标准)
需求、立场不同
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
(2)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二、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客观/基本标准。针对社会历史性】
【主观/最高标准。针对主体差异性】
活动任务:
国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政策为什么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
延迟退休如何统筹规划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③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P79-1
最高价值标准:
根本衡量尺度:
最高价值追求:
最 重 要的是:
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
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既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又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2.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关系颠倒,先判断,后选择!
( X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X )价值判断和选择是主观,但评价的标准是客观!
( X )还需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固定不变的。
( x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5.文艺工作者应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误区警示:
1.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号召下,不少餐馆、酒店纷纷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的年夜饭菜单,引导消费者适度订餐,避免浪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顾客在预订年夜饭时,明确提出不要大鱼大肉、少盐少油、多上青菜,进一步推动了年夜饭“瘦身”。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③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价值观
④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C
【详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错误。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态度决定价值观”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课堂检测:
2.大食物观是一种全面的食物观念,旨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应对食物结构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观念是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拓展和延伸,打破了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观念,向更广泛的自然资源要食物,以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材料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积极作用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任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详解】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积极作用,①错误。
③强调的是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材料没有体现,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D。
课堂检测: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含义、关系
特征
正确标准
社会历史性:时间、地点、条件不同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
主体差异性:地位、角度、立场不同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