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第一部分 福建中考考点过关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教材复习传染病和免疫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5年5考)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按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②细菌性传染病(淋病、肺结核、伤寒等);③病毒性传染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④真菌性传染病(足癣等)。2.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传染病流行 的基本环节 概念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举例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 的人或动物 控制传染 源 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杀死、焚烧、深埋患病的动物等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 源到达人或动物 所经过的途径 切断传播 途径 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液;海关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动物入境);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传染病流行 的基本环节 概念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举例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而容易 感染该病的人群 保护易感 人群 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特别提醒】 传染源 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者病原体携带者,能散播病原体;病原体主要是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能导致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续表3.常见传染病传染病种类 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体寄生部位 举例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飞沫 呼吸道黏膜和肺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消化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蛔虫病等血液传染病 吸血的动物等 血液、淋巴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重点难点突破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判断一般来说,提高健康人的免疫力的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锻炼身体等;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人采取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途径采取的措施为切断传播途径。例 [2024宜宾中考改编] 流感高发季,学校为了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和作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 项 措施 作用 选 项 措施 作用A 接种流感疫苗 提高非特异 性免疫能力 C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 保护易感人群B 对学生进行检 查,发现病例后 及时进行隔离治 疗 控制传染源 D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切断传播途径B[解析] 接种的流感疫苗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A错误。感染流感的群体属于传染源。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病例后及时进行隔离治疗,这种措施的作用是控制传染源,B正确。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是为了切断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传播途径,C错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种措施的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故选B。考点2 人体的免疫(5年5考)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2.抗原和抗体(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2)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3)抗原和抗体的关系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特别提醒】 不是所有的抗体在体内都是终生存在的。有的免疫是持久的,如人类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终生;有的免疫是短暂的,如人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一般只维持 年。3.免疫(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2)免疫的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特别提醒】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如过敏反应、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等。4.免疫的类型免疫类型 形成时间 功能特点 举例非特异性 免疫 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 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特异性免 疫 出生后建 立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 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患肺结核5.计划免疫(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简称为计划免疫。(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特别提醒】 疫苗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3)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难点突破判断免疫类型的三个根据例 [2024河北中考] 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时,机体调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下列过程一定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DA.黏膜阻挡结核杆菌 B.某些细胞吞噬结核杆菌C.溶菌酶杀灭结核杆菌 D.结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考点3 艾滋病(5年1考)1.概念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2.病原体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3.艾滋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2)传播途径: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3)易感人群: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4.艾滋病的常见预防措施(1)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2)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洁身自爱,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发生性接触。(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5.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不孤立和歧视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给他们关怀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他们和谐相处。命题点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预防措施(5年5考)1.[2024福建中考,31节选] 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传播。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_______。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球菌戴口罩(或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距离等)2.[2023福建中考,29节选]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1)引起麻疹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划线处属于__________。麻疹病毒传播途径3.[2022福建中考,32(2)]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________;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该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拓展设问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将感染登革病毒的人群隔离起来属于____________。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4.[2021福建中考,31(2)]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切断传播途径命题点2 人体的免疫(5年5考)5.[2024福建中考,23] 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CA.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 B.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C.乙肝疫苗能预防流行性感冒 D.可以应用于计划免疫6.[2023福建中考,29节选](1)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2)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特异性(或后天性)预防传染病,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7.[2022福建中考,32(3)] 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______;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有效预防“百白破”。抗原抗体8.[2021福建中考,31(4)] 接种新冠疫苗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保护易感人群,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机体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后天性)免疫命题点3 艾滋病(5年1考)9.[2020福建中考,29节选] 阅读资料并回答:资料一: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随后其传播途径被确认。艾滋病疫苗至今未研发成功,且传染源隐蔽。资料二:2014年新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中,有 通过性接触被感染, 来自吸毒者。由资料可知,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切断_________。结合资料二,谈谈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拒绝性接触(或拒绝毒品)新课标 新考向1.【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该链球菌和物质乙分别是 ( )D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2.【新考向·真实情境】小明在公共场所吃饭,不幸被别人传染了肺结核。下列有关肺结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BA.结核分枝杆菌是肺结核的传染源B.空气、飞沫等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C.人们通过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来预防感染,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接种卡介苗后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解析]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结核分枝杆菌是肺结核的病原体,A错误。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空气、飞沫等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B正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们通过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来预防感染,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卡介苗只对肺结核有预防作用,不能预防其他疾病,D错误。故选B。基础过关1.【新考向·真实情境】皮肤大面积损伤时,人体极易感染病菌,这说明皮肤具有的功能是( )BA.调节 B.保护 C.分泌 D.支持[解析] 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病菌侵入人体。皮肤大面积损伤时,人体极易感染病菌,这说明皮肤具有的功能是保护。故选B。练习册2.[2024广东中考] 特异性免疫是免疫疗法的基础,下列结构或物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 )D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抗体[解析]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皮肤、黏膜和溶菌酶参与的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体是病原体等异物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或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参与的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D。3.[2024白银中考] 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未患病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D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解析]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小李属于传染源,而他未患病的同学和家人属于易感人群。故选D。4.[2024长沙中考] 据记载,我国在宋朝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D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解析]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据记载,我国在宋朝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接种的人痘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健康人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健康人对天花的抵抗力,因此接种人痘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D。5.[2024无锡中考] 将被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的血清输入被同一种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血清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 )CA.疫苗 B.外毒素 C.抗体 D.抗原[解析] 抗体是病原体等异物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或异物的特殊蛋白质。被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所以将其输入被同一种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故选C。6.[2024湖南中考] 人体内的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这说明溶菌酶可以( )CA.产生抗体 B.识别肿瘤细胞 C.杀灭细菌 D.吞噬衰老细胞[解析] 人体内的体液中存在多种杀菌物质(如溶菌酶),能够溶解病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人体内的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这说明溶菌酶可以杀灭细菌。故选C。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CA.可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 B.由感染 引起C.可由父亲遗传给孩子 D.可通过血液或毒品注射进行传播[解析] 艾滋病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因此不能由父亲遗传给孩子,C错误。故选C。8.[2024陕西中考] 霍乱是由不洁食物和饮水中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霍乱弧菌没有细胞结构B.防止水源污染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C.霍乱通过空气传播D.不洁食物和饮水是霍乱的传染源[解析] 霍乱弧菌是一种细菌,有细胞结构,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霍乱是由不洁食物和饮水中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传染病。可见,霍乱通过不洁食物和饮水传播,防止水源污染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B正确,C错误。不洁食物和饮水是霍乱的传播途径,患霍乱的人是霍乱的传染源,D错误。故选B。9.【新考向·前沿科技】[2024遂宁中考] 2024年5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球首创,将转基因猪肝脏成功移植到肝癌重症患者身上,开辟了肝癌治疗新路径。从免疫概念分析,该转基因猪肝脏相当于( )CA.抗体 B.病原体 C.抗原 D.疫苗[解析] 移植的器官可能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到肝癌重症患者身上的转基因猪肝脏相当于抗原。故选C。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CA.婴儿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天生就有的免疫C.侵入的抗原被清除后,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随之消失D.体液内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解析] 侵入的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次将抗原清除,C错误。故选C。11.[2024广西中考] 人体健康常常受到传染病的威胁,校园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对抗流感病毒,达到有效预防流感的目的。回答下列问题。(1)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该病原体____(填“有”或“无”)细胞结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若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具体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流感病毒无通过吃药、打针、输液等方法积极治疗,出门戴口罩等[解析]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由题干信息可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若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通过吃药、打针、输液等方法积极治疗,出门戴口罩等。(2)流感病毒随空气进入人体呼吸道,呼吸道黏膜会通过_____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阻挡病毒;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对抗流感病毒。非特异性免疫淋巴[解析]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这种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流感病毒随空气进入人体呼吸道,呼吸道黏膜会通过非特异性免疫阻挡病毒。病毒属于抗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3)接种疫苗可以________________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青少年应在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下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减少传染病流行。提高(或增强)[解析]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能力提升12.[2024泉州期末] 科研工作者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A组是对照组B.肺炎双球菌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致死性C.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在免疫反应中可作为抗原D.B组小鼠最终存活,是因为白细胞吞噬了肺炎双球菌[解析] B组小鼠最终存活,是因为B组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与肺炎双球菌特异性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肺炎双球菌清除,D错误。故选D。√13.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DA.甲表示易感人群B. 只包括细菌和病毒C.保护丙的措施是戴口罩、勤洗手D.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解析] 图中表示病原体,甲能散播 病原体,因此甲表示传染源,A错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B错误。丙能被 病原体感染,因此丙表示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接种疫苗、增强锻炼等,而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乙是 病原体离开甲传染源到达丙易感人群的途径,因此乙表示传播途径,缺少甲传染源、乙传播途径、丙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D正确。故选D。14.[2024宁德质检]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过程如图所(1)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______在人体活细胞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因此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示。为预防脊髓灰质炎,可口服由脊髓灰质炎活病毒经减毒后制成的疫苗——糖丸。回答问题:(2)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糖丸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抗体特异性[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糖丸是由脊髓灰质炎活病毒经减毒后制成的疫苗,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3)据图分析,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主要损伤人体的______系统和运动系统所致。神经[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属于神经系统。(4)根据上述材料,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口服糖丸[解析] 材料中口服糖丸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