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在班级学习交流中,某同学做了“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机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题发言。从“人类社会形态更替”角度,其发言的内在逻辑是( )A.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劳动工具更新→社会形态更替B.劳动工具更新→改变经济基础→改变生产关系→社会形态更替C.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改变→社会形态更替D.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2. 汉代董仲舒描述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以及唐朝李绅描述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中反映的农民生存状况,产生的根源是(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 封建土地所有制C. 收取地租 D. 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普遍降低B.是导致群众贫穷、消费受限制的根本原因C.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实质是生产和支付能力矛盾造成的绝对过剩4.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高工资、高福利的“高消费”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改变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B. 提高工人待遇,消除阶级对立C. 缓和阶级矛盾,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 D. 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可见,《共产党宣言》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历史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②巴黎公社的成立——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③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明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决定因素是( )A. 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 由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决定的C. 由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决定的 D. 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9. 一百多年前,南湖上那艘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小小红船自此驶入历史的河流,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一叶红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正确回答了“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标志着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国家经济得以全面恢复,社会的经济运行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营经济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于是,中国盛行一个政治名词,叫“一化三改”。其中,“三改”( )A. 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 其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C.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D. 是对农业、服务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2.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请将这一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④“一化三改” ⑤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 ②→①→④→⑤→③ B. ①→②→③→④→⑤C. ④→①→②→③→⑤ D. ⑤→②→③→①→④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某校同学在探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A. 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B. 四个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C. 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 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格局形成17. “神舟”飞天、“天问”探火、高铁奔驰、C919首飞……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述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 )A.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C. 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世界领先 D.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 )A. 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B. 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民族复兴C.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 我国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19.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 )A. 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实行平均分配B. 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C.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D. 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0.“四个自信”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下列关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的制度保障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④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21.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 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我们应该A.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心骨作用B.一以贯之地推进伟大社会革命C.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事业D.明确“ 四个全面 ”的总体布局22. 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 全面建成更高层次小康社会 D.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23.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③否定了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标准的唯一性,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④为人类制度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人类发展进程渐趋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坚持依法治国C. 中国共产党领导 D. 实行对外开放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下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 )A. 四个全面 B. 五位一体C. 十个明确 D. 十四个坚持26. 某班同学在学习综合探究《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的内容时,各抒己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比较别人的路,学习借鉴并且效仿别国的发展道路③远眺前行的路,牢牢掌握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动性④坚定自己的路,立足科学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7.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根本保障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两个没有变”的重大论断,具体是指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没有变④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变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29.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A. 制度的集中性,能够发挥中央集权,应对风险挑战B. 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C. 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D. 文化的优越性,能够借鉴有益成果,实现多元指导30.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梦闪耀太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由此可见( )①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中国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和主要创造者③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 ④应将每个人的梦想融入到民族梦想之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1.下列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有经济控制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②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③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32. 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说:“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下列对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表述中合理的是( )A.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 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C. 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D. 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33.G县“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已有千年历史,但囿于农户自耕自售,品质良莠不齐、销路时有不畅,后通过成立“两山合作社”,走品牌路线,与农户建立订单模式,实现销售农产品1800万元,“两山合作社”的成立( )A. 旨在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B. 深化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C. 创新了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 D. 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34. 今年1至8月份,中央企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由此可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必须( )A.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B.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C. 促进国有经济向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D. 强化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35. 下图漫画《兄弟!就等你了!》启示我们(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小问,共30分36.材料一 在 2024年巴黎第33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材料二 2024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6周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没有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奋力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4分)(2)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6分)37.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昭示着中华民族百年以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和艰难险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战斗力,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也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2分)(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国家和青年学生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8)2023 年 7 月 19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加力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 出问题,有望更有力有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有人认为,“只要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请你运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评析此观点。(10)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C D D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D A A D C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B B C D A D A C C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C B C36.(1)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①改革开放46年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因此,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日和未来。37.(1)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1)党的做法: ①为实现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②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③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四个自信。(2)青少年做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要坚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①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3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观点具有合理性。(2 分)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3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要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附期中卷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