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思想政治考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4,选择性必修1第1~2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交出了优异答卷,连续十四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社会主义制度
②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如同春雷唤醒大地,改革开放书写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篇章,铺展开一条通往复兴的中国道路。”“这是一条正确之路。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浦东闯关,平潭浪涌,前海开发,雄安启航……我们在无路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好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部门推出的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的台词可感悟到,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彰显了( )
①党的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的统一②党的理论是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③党的理论发展是守正与创新的统一④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9月,J省发布的《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目面向中小民营企业预留一定份额;落实“非禁即入”要求,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等举措。这些举措( )
①为民营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②是基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
③能够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④能保障民营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某地最为重要的富民产业和最具特色的地标产业,涉及螃蟹苗种培育、电子商务、餐饮、运输等多个行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产值超百亿元。2024年,该地螃蟹养殖面积达22.49万亩,比2023年增加0.52万亩,预计产量超2万吨。该地的成功得益于( )
A.发展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 B.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C.发挥规模效应,健全养殖产业链 D.发挥科技优势,提高螃蟹年产量
6.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破“潜规则”,立“明规矩”。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立“明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所在
②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破“潜规则”意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④破“潜规则”的关键在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某市人大常委会引导人大代表以化解邻里纠纷、近距离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形成了“腿勤转、眼勤看、耳勤听、嘴勤聊、脑勤梳、心勤办”遛弯式履职新模式,打通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米”。这一做法( )
①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渠道②进一步健全、优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有利于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④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深中通道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缩短了时空距离,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黄金通道”。这表明( )
①联系是多样的,深中通道加深了两大城市群的密切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基于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③树立全局观念,要立足深中通道激活大湾区的发展资源
④深中通道优化交通网络,激发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塑料循环经济因对解决全球碳排放占40%的产品和服务问题的贡献而被广泛认同。随着产业技术端转型,高科技企业日益增多,再生产品由低端开始转向高品质的回收利用,进而扩展到建筑、汽车、日化、户外、装饰、奢侈品等领域,进入到品牌企业的供应链中,这也对再生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挑战。这启示我们( )
①支持新事物,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塑料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人为事物的联系代替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再生产品的扩展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空杯心态”是指只有空杯子才能装满新的东西,只有放下自己的成见、虚荣心和自以为是,才能接受新的知识和经验。某地实施选调生“苗壮强基”计划,对到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强调他们要以一种“空杯心态”扎根基层。以“空杯心态”扎根基层( )
①是基于“空杯心态”作为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是基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③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能激励大学生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西合璧的建筑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巴洛克建筑外观凸显西方特色,内部则采用了中式庭院格局,装饰着蝙蝠、石榴、牡丹等中式图案。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巴洛克建筑( )
①展示了哈尔滨人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中铸就其独特的魅力
③表明只有植根民族文化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
④是通过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哈尔滨故事的典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11月11日,在日本特别国会进行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投票中胜出,成为日本第103任首相。据此可推断出日本( )
①是多党制国家②首相是国家元首③是议会制国家④首相向议会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12月1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区议会选举成功举行,顺利选举产生88名地方选区议员和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此次区议会选举彻底把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在特区管治体系之外,有力贯彻了“爱国者治港”原则,开启了香港特区地区治理新篇章。坚持“爱国者治港”原则( )
①有利于守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②有利于中央政府和香港在各自权限范围内独立行使权力
③反映了香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香港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
④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能保障香港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中国与非洲国家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平安全的现代化。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非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是中非合作的基础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中非双方加强合作的出发点
③中国在促进非洲国家发展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④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3年,中国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与周边国家携手共进,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振兴;促成沙特阿拉伯、伊朗历史性和解,斡旋缅北达成停火协议,坚持政治解决所有热点冲突。这说明( )
①中国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中国维护各国的国家利益
③中国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④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从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视角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新方案,为建设美好世界绘就新蓝图,已成为全球共识并见诸行动。这表明( )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④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2023年,广东省汽车产量519.1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253.18万辆,均为全国第一;家电以产量7598.14万台位列全国第一。广东省是我国家具家装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及贸易大省;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实体经济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信息通信产业发达,聚集了众多信息通信行业的中高层次人才;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全国最多。
2024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推动家具家装消费品换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广东省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其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
全州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村(居)民共同制订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完善协商议事制度;统筹抓好“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协同化解、法治宣传”四项机制落实,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组建38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调解组织全领域覆盖;依托基层司法所,联动派出所、法庭等部门深入村寨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近三年,全州“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顾问团等累计参与普法宣传和提供法律咨询、解惑释疑等法律服务志愿活动共计2000多人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西双版纳州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西双版纳州探索法治乡村建设对我国乡村治理的示范价值。(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2024年初,美国共和党人控制的得克萨斯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就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的矛盾激化,一度引发武装对峙,26个共和党主政的州政府公开反对民主党掌控的联邦政府。社会矛盾持续加剧,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两个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与“白人至上主义”势力激烈对撞;恶性枪击事件伴随火爆的枪支销售,控枪与拥枪阵营之间争斗不断;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工作人员频频面临威胁和骚扰……如今,美国价值和美式民主方面的分歧比19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大,美利坚合众国已然成为“美利坚分众国”。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美利坚合众国已然成为“美利坚分众国”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954年6月28日,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石。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初、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70年来,人类社会虽已走出冷战的桎梏,但“新冷战”的阴霾挥之不去,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霸权主义仍在不断侵蚀和平发展的根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卓越品质和鲜明特色。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中国外交理念是如何丰富和发展的。(8分)
(2)某班召开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列出发言提纲。(8分)
高二思想政治考试卷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C 6.C 7.D 8.B 9.C 10.D 11.A 12.D 13.B 14.A 15.B 16.A
17.①广东省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链优势明显。广东省在汽车、家电、家具家装等产业领域具有的显著优势,为其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3分)
②广东省数字经济发达,数字经济人才资源丰富,这有助于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的应用,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3分)
③广东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全国最多,这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有利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3分)西双版纳州注重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法治精神,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功能,培育乡村群众的法治信仰,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乡村基层治理;(2分)运用法治手段维护乡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分)
(2)①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协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村(居)民投身基层自治的积极性。
③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村(居)民法治观念,推动乡村法治建设。
④构建完备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考生如从“坚持自治、法治相结合”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①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难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造成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分裂”。
②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导致各州在移民、边境安全等具体议题上与联邦政府产生分歧和矛盾,这加剧了美国的分裂。
③美国实行两党制。两大政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存在明显差别,这导致不同政党控制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在移民、边境安全等问题上容易产生矛盾。
④美国利益集团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行业的利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分歧,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
20.(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中国外交理念是在长期的国际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分)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国际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国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推动中国外交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分)
(2)答案示例: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2分)
②树立全球视野,关注国际事务,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2分)
③敢于奋斗担当,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2分)
④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者。(2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