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有人把原始社会称为人类社会发展“黄金时代”,实际上原始社会远非“尽善尽美”,原始人生活极其艰苦。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曾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②长期处于个体劳动状态
③主要标志是旧石器和新石器,后期犁和锄的发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④末期出现了私有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
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
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
④雇佣劳动形式中,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主无偿占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某班举办了一次有关“人类社会演变”的主题交流活动,同学们展示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相关资料,其中搭配正确的有( )
①“人身依附的绳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理想的黄金时代”——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民有了生产的积极性
④“看不见的锁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资料会逐步向无产阶级转移
②在资产阶级旧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④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①调整和完善我国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完成我国从旧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有五星红旗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2024年国庆假期,小明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 )
A. 安徽小岗村——汕头国贸大厦莲花山公园——港珠澳大桥
B. 虎门炮台旧址——圆明园遗迹——故宫博物院——世界地质公园
C. 孙中山故居——浙江奉化溪口——南京总统府——黄埔军校遗址
D. 浙江嘉兴南湖——延安杨家岭——西柏坡博物馆——天安门城楼
7.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饱经战争与苦难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②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无产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等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反映的这一新中国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
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使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深刻改变了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放发展了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可见( )
①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的战略安排
③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2024年9月 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后续将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我国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
A.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制度自信
B. 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
C.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
D. 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
12.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反贫困、建小康,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新时代中国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人以问题为导向,彰显了巨大的政治勇气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
③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我们坚持制度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只要我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这体现了(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②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书写历史新篇章
③要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
④党要开新局于伟大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社会革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广大青年要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要求广大青年要努力做到( )
①将青春融入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
②做好青春梦,自我奋斗,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实现中国梦
③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④把大我融入小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磅礴伟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的要求。这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能激发学生担当起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时代责任
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②“十四个坚持”是新思想内容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
③“十个明确”其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④“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下列行业中,更适合国有资本投入的是( )
①航空航天 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③旅游产业 ④社区餐饮连锁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磅政策举措接连落地,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是基于( )
①民营经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稳固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某中学高一学生在国庆假期规划了自己的旅游行程表,如下所示,他一天的活动中为其提供服务的经济成分依次是( )
①8∶00从南通乘高铁出发苏州 ②14∶00参加第七届大新村丰收节并参观智慧农业区 ③18∶00入住姑姑家开的连锁酒店
A. 集体经济国有经济个体经济 B. 集体经济国有经济私营经济
C.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 D.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
20.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实证明:发挥中国的体制优势,说到底就是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优势,这个巨大优势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无法比拟的。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
①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②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主观题,4小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历届政府共签订745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列强则在中国享有建立“租界”、驻扎军队、内河航行、海关管理等种种特权。旧中国,在战乱频仍中,人民被蹂躏甚至被屠杀,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即使在没有战乱的时候,老百姓也因为苛重的地租、捐税以及各种灾害,过着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华文明成果被劫掠、被损毁,中国人被歧视、被侮辱,民族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
新中国成立时的“家底”——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重工业几乎为零,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西方世界眼中是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
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综合国力飞跃的同时,我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真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知识,阐述你对“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理解。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0月1日,伟大祖国75周岁华诞,我校举办的“献礼伟大祖国”主题创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笔下展现出了中国力量和担当。
难忘那:旧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真理的曙光。
难忘那: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巨人从此屹立东方,中国有了光明的前进方向。
难忘那: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走向正确道路。
难忘那:四十六载春风,让祖国换了人间。
难忘那:百年征程,洒满了共产党人的泪水与汗水,映红了共和国的希望。
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的底气何在。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月壤样品准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学家自豪地表示,嫦娥带回的月壤样品全部使用汉语拼音编号,而非英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航天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旗帜的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在科学的大道上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积淀了深厚的航天文化,造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积极践行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思想,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国人民为航天梦凝聚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工程创造奇迹的密码。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22年1—7月至2023年1—7月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注:民间投资是非国有经济投资中扣除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的部分,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主体为中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产业链中下游。2022年数据显示,在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占比中,民营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竞争力相对较弱。这主要与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偏弱等因素有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知识,分析如何更好发挥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作用。
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试题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二、主观题,4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2题答案】
【答案】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
【23题答案】
【答案】①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将航天梦和强国梦统一起来。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航天工程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凝聚全国力量,开创航天事业的辉煌。(航天梦是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一代代航天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开创航天事业的辉煌。)③不断壮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航天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实践中造就了航天文化与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航天事业,为实现航天梦与中国梦作出重大贡献。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促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4题答案】
【答案】(1)2022年1-7月至2023年1-7月,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尤其是2023年5月以来投资增速转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反映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国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2)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营造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②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贷款额度,充分激发其生机活力。③民营企业要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